覆盤2018新零售:生鮮傳奇、每日優鮮、錢大媽……社區生鮮哪家強

生鮮品類是一條巨大的賽道,從無到有、從不被關注到成為風口。數據顯示,2018我國伸向市場交易規模達1.91萬億,在消費升級和新零售大趨勢下,還將持續增長。那麼在這一年中,有哪些社區生鮮值得關注、呈現什麼特徵?2018社區生鮮,一起來盤點。

01

名稱:鄰里生鮮

類型:生鮮加強型社區超市

簡介:中百集團旗下“小業態”零售佈局,定位為“小而精緻的典範”。主打3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的店型,覆蓋周邊500米到1000米商圈,強化生鮮品類,生鮮的經營面積和銷售佔比均達到50%以上。

特色優勢:

  • 專門的生鮮配送中心:中百超市生鮮配送中心專為鄰里生鮮門店量身打造,實現了蔬菜供應鏈集採購、運輸、分揀、搬運、信息處理等多項功能,降低流通環節的損耗。
  • 差異化選品:選品前先調研門店周邊的市場需求,包括門店半徑500-1000米的核心商圈環境、人群的購買力、非正常時段人流量、生活特性和消費習慣等,根據市場調研結果確定門店要經營的品類。
  • 中百集團中央大廚房構建供應鏈:鮮食商品直接由中百集團旗下的中央大廚房進行研發配送,降低採購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02

名稱:廚鮮生

類型:生鮮加強型社區超市

簡介:金好來旗下首家集生鮮商品、廚房用品與便利店為一體的新型業態,以200-300平方米的店面、2000多種商品進行呈現,滿足廚房一站式需求。

特色優勢:

  • 產品驅動門店運營:廚鮮生針對糧油、調味品、紙品和廚房用品等板塊開發自有品牌的單品,門店內售賣的2000多種商品裡,自有品牌商品有300多個。
  • 提供增值服務:收銀處放置眼鏡清洗器、在肉島處放置磨刀機器等,在商品之外,為顧客提供增值服務。

03

名稱:生鮮傳奇

類型:生鮮折扣店

簡介:立足於鮮產品及廚房周邊商品,利用精準的貨架管理和同城低價優勢,聚焦消費者廚房的核心品類,滿足25歲-65歲家庭消費者一日三餐需求。

特色優勢:

  • 軟折扣:自有品牌佔整體的一半左右,堅持低價,也會有促銷,通過陳列、環境和服務等方式讓消費者覺得便宜。
  • 門店標準化:
    採用“五定”原則來對一家門店進行標準化複製,五定原則為定位、定品、定數(SKU數)、定價(零售價)、定架(貨架組數)。
  • 商務電子化:通過自有APP加強顧客與門店的連接,“一鍵呼叫店長”功能解決家庭婦女或中老年客群不善使用智能手機的痛點。

04

名稱:永輝生活

類型:便利店+生鮮

簡介:永輝生活屬於永輝超市旗下雲創板塊業務,以精緻超市的形式呈現,經營範圍以生鮮、乾貨、酒水及生活中常用的日用百貨為主,其中生鮮佔比高達50%,定位為家門口的永輝。

特色優勢:“地網+天網+人網”的三網融合

  • 1公里1家門店,以生鮮為切入口快速佈局全國,在線下布一張高密度的“地網”;
  • “永輝生活APP+京東到家“,30分鐘快送,快切門店周邊3公里消費需求的“天網”;
  • 永輝合夥人制的“人網”,鏈接起門店的合夥人和用戶,實現員工團隊的穩定和用戶服務的連貫性。

05

名稱:好鄰居會員店

類型:便利店+生鮮

簡介:好鄰居本是便利店,2017年底被鮮生活、易果生鮮與綠城服務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收購,引入生鮮,改造升級成為好鄰居會員店。

特色優勢:

  • 線上配送:接入淘鮮達、天貓超市、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的線上流量,並實現3公里範圍內1小時送達。
  • 會員模式:顧客辦理每年240元會員卡,可享受會員價。店內增大了生鮮比例,在社區裡推行會員制也更有優勢。
  • 智能零售:門店引入了自助掃碼購物、微信小程序自助購物等功能,並植入簡單的AI智能應用元素。

06

名稱:錢大媽

類型:加盟式社區菜店

簡介:門店深入社區,定位為家門口的菜市場,專營生鮮肉菜市場,涵蓋鮮肉類、蔬菜配送類、熟食加工類、水產品、水果等五大類別逾500多種食材,目前已超1000家門店。

特色優勢:

  • 生鮮平臺化:一邊對接肉、菜等品類供應商,成為其大批量、低價格銷售的渠道商,另一面連接加盟店等商戶,為他們輸出商品資源、品牌管理、運營技術等支持。
  • 自建倉儲配送系統:從食材的採購、打包、分揀、到店整個作業過程不超過12個小時,最大程度保障食材新鮮。
  • 杜絕隔夜銷售:所有門店的新鮮肉菜產品均要求當天銷售完畢,每天19:00開始打折,每個半小時再降一折,直至免費派送。

07

名稱:每日優鮮

類型:社區前置倉

簡介:專注於優質生鮮的移動電商,重構供應鏈,鏈接優質生鮮生產者和消費者。佈局水果、肉、蛋、蔬菜、水產等九大品類,並在北上廣深等10大核心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體系,實現極速達快速配送。

特色優勢:

  • 產地直採+嚴格品控:食品買手團隊深入全球食材原產地,食材經過篩選從原產地到達城市分選中心,抽檢合格方可入庫、到達社區配送中心。
  • “城市分選+社區配送”全程冷鏈體系:在全國建立165個社區配送中心,輻射站點3公里範圍內用戶,冷鏈配送2小時上門。
  • 每週上新:每週至少上線涵蓋各大品類的30款新品,從一日三餐到日常休閒等消費需求。

08

名稱:樸樸超市

類型:社區前置倉

簡介:定位為一站式移動端30-45分鐘即時配送購物平臺,品類包含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海鮮水產、糧油調味、酒水飲料、休閒食品、化妝品、日用品以及外賣等。

特色優勢:

  • 自建配送中心+配送團隊:不同於其他社區商家選擇與京東到家、淘鮮達等大品牌合作,樸樸超市自建配送中心和配送團隊,保證商品的品質、快送到家的時效和服務的品質。
  • “純線上+前置倉”:用戶通過APP選購商品,樸樸利用設置在居民小區附近的貨倉,實現1.5公里範圍內的及時配送。

09

名稱:康品彙

類型:生鮮+超市

簡介:定位於社區生鮮企業,選址面積大約在500平方米左右,圍繞著社區佈局精選生鮮超市,並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門店三公里範圍內生鮮配送。

特色優勢:

  • 深入源頭的供應鏈體系:一方面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差異化產品策略,另一方面做到產品全程可追溯。
  • 參與“示範性標準化菜場”項目:將原有的傳統菜市場改造成社區生鮮超市和市集,做“家門口的好食材”。

社區生鮮當前發展痛點

第一,門店選址。社區生鮮市場從來不缺競爭對手,如何找到更多的優質點位入駐,是廣大社區生鮮商家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況且,找優質點位並不是制勝王道,好的商圈很少有人做不好,畢竟用戶需求就擺在那裡,能把別人做不好的商圈給做好,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規模化。

第二,人員培訓。專業的運作團隊跟不上快速的開店速度,可以說是每個社區生鮮連鎖門店都會遇到的難題。每一家店需要配備核心店長、店員、導購等人員,隨著門店數量不斷擴張,招聘並培養專業團隊就成為很迫切的任務。

 第三,冷鏈供應。由於生鮮類產品本身具有很短的保質期,因此需要冷鏈倉儲、冷藏車輛等保鮮措施。但是首先自建冷鏈配送的重資產模式,對中小電商來說,冷鏈供應首先就意味著燒錢嚴重。向樸樸超市一樣選擇自建供應鏈,則需要強大的資金鍊作為後盾,而且短期內無法實現盈利。

 第四,流通環節繁多,供應鏈冗長。

目前我國生鮮產品的主要流通方式依舊是以城鎮農貿市場為主導的傳統模式,生鮮產品的流通需要經過農戶、產地、採購商、中間商、批發市場等多重環節,流通環節繁多,供應鏈冗長,生鮮產品運輸效率低下且損耗較高。

社區生鮮是近年來頗受業界關注的零售業態,因其立足社區、貼近消費者,加上其剛需高頻的消費者點,無論是資本層面還是產業層面,都看好這一業態的前景。數據顯示,社區生鮮盲目擴張的“風口”逐漸放緩,未來社區生鮮或將呈現更穩步的發展,逐漸誕生頭部玩家,“群雄逐鹿”之後究竟鹿死誰手,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