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努尔哈赤(下)

公元221年,刘备趁曹丕刚刚继位之际攻打东吴,结果在夷陵败于名声不显的书生陆逊,病愧交加,于223年死于白帝城。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趁魏忠贤的阉党刚刚掌权之际,试图出兵攻击山海关,结果在宁远败给了同样名声不显的书生袁崇焕,惨败回盛京,同年八月病逝。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努尔哈赤(下)

袁崇焕画像

努尔哈赤在逐步建立后金政权的过程中,为了巩固统治,他先是在1612年囚禁了自己一起创业的弟弟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一起被继母赶出家门,一起在山里渔猎为生的那个),又在1613年诛杀了战功赫赫但功高震主的长子褚英,将国家的军政大权完全握于自己手中。然后建都赫图阿拉,将部众从山林里带出来,强化了女真部落的国家意识形态。此时的后金,兵甲足备,军力强盛,国家运行有序,士兵勇于开拓,地利人和都已在手,已经做好了一场战争的准备,只欠天时这一阵东风。

天时很快就来了,1618年,东北大旱,人民吃不饱饭,为了转移矛盾,努尔哈赤适时发布七大恨,举兵讨明。

第一个目标是旅顺。努尔哈赤故技重施,先是暗地里用“和亲”的招数策反了旅顺巡抚李永芳,而后派兵潜入城中内外夹击,在杀死了主战的将领后,李永芳顺势投降,不到一天,旅顺便陷落了,努尔哈赤俘获人畜三十万,战绩比想象中都好。李永芳成为“青史留名”的首位明奸,但并不是最后一个,几十万城民,几万里中华,几十年学问,竟都比不上努尔哈赤的一个孙女。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努尔哈赤(下)

李永芳

大喜过望的努尔哈赤趁胜攻打广宁,明军英勇抵抗,两军相峙之际,突发大规模沙尘暴,不幸的是,风往南吹。明军目不能睁,口不能张,在后金铁骑的冲击下全军覆没。

随后,努尔哈赤马不停蹄攻打清河,在这里受到了起兵后最强烈的抵抗,大明参将邹储贤据城坚守,八旗兵在攻城时伤亡八千多人,最后努尔哈赤派奸细装作运粮军进入清河城,再次里应外合,才将清河击破,杀死明军11000多人。由于此战伤亡极大,为了发泄怒火,努尔哈赤下令屠城。此战也给他的野心泼了一盆冷水,让他意识到八旗兵并非天下无敌。

努尔哈赤对明朝的第一次征伐就此结束。在袁崇焕之前,邹储贤是第一个给满清迎头痛击的将领,由于最终战败而事迹不显,我在此特意记录此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英雄不朽。

努尔哈赤的胜利惊动了长年不上朝的明神宗,万历虽然懒散,但丧师辱邦的事还是容忍不了的,立即调集福建、江西、四川、甘肃和浙江的兵马入辽,又发文调集朝鲜和叶赫残部,诸军共计十万人汇集沈阳,同时加发饷银200万两,以兵部侍郎杨镐为帅,务求讨灭后金。又悬赏一万两,要努尔哈赤人头。东北大地一时野哭千家闻战伐,山雨欲来风满楼。

努尔哈赤立即将兵力集中到萨尔浒附近,一方面坚壁清野,另一方面对明军展开多重侦查,结果了解到的情况让他成竹在胸,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

那么,努尔哈赤了解到了什么情况呢?原来,明军来自各地,士兵对于远赴千里之外作战怨声载道,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的士兵占了明军大多数,他们对东北的气候非常不适应。而且这些军队互不统属,将领秉性各异,互不协同。主帅杨镐又以临阵脱逃和虚报战绩出名,仅仅凭着东林党的势力才坐上侍郎和主帅的位置,难以服众。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库空虚,明军长期筹不足粮草,竟然在沈阳待了将近十个月,士气沮丧,师老厌战。

据记载,当年哈雷彗星冲撞紫微宫,东林党的文官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要求杨镐早日出兵,尽快消灭努尔哈赤这个隐患。

于是,杨镐在地形不明、将领不和、粮草不多、士气不足的寒冬季节(二月二十五,东北一般零下十几度)被迫出征,其战略计划是兵分四路,士兵长翅膀飞过所有关隘,会师于后金首都赫图阿拉城下。

四支厌战的队伍,不明敌情,不明地形,在一个脑回路清奇的战略规划下,就这样出发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努尔哈赤首先瞄准了贪功冒进的左中路明军,先派小股士兵引诱明将杜松分兵出击,后率主力突袭杜松大营,然后伏歼匆忙回援的杜松,干净利落的把三万明军斩于马下。

而后集中兵力攻打左北路的明军马林部,马林听说杜松全军覆没,立即止步不前,原地列阵等待救援——原地在山岗低处。努尔哈赤如同见到傻子一般,立刻组织骑兵居高临下冲击明军,马林临阵脱逃,帅旗一倒千军溃,努尔哈赤很轻松的赢了这一仗。

而此时右中路的刘綎由于人缘太差兼之地形复杂,压根不知道左路已经败了,还在按部就班的向赫图阿拉前进。刘綎是明末的优秀将领,武状元出身,手上大刀重一百二十斤,史载其“抡转如飞,半晌不歇,脸不红,气不喘”,曾入朝与倭寇大战,也曾多次平灭西南叛军,可说是武功高强,军功彪炳。其军队军纪败坏,但战斗力极强。因此一路攻城拔寨,在左路兵败时已前进三百多里,结果这唯一获胜的军队却成了孤军深入的困兽,被努尔哈赤东西夹击,全军覆没。刘綎和其子手刃数十人,力尽而亡。清朝对其高度赞赏,乾隆就曾感叹“刘綎勋劳特助,胆略素优,奋勇争先,捐躯最烈”。

至此,最勇的杜松死了,最能打的刘綎亡了,跑回去一个胆小鬼,而右南路的李如柏,走的磨磨蹭蹭,竟然到此时还未进入战场。杨镐见势不妙,发挥其优良传统,立刻拉着李如柏逃跑,将沈阳让给了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以明军惨败告终。此战,使明军数十年蓄养之精锐伤亡殆尽,从此辽东战事的主动权,落于努尔哈赤之手,明朝只能被动防御,再也没有得到出征讨伐的机会,甚至后期流寇四起时,都招募不到足够的军队去平叛。而在个人才能上可以和努尔哈赤为敌的明神宗万历,也在一年之后病逝,明朝进入东林党和阉党争权的时代。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努尔哈赤(下)

之后,军锋无两的努尔哈赤先后击败袁应泰 (兵败自杀)、熊廷弼(被天启处决)、王化贞(被崇祯处决),至1625年,此时明朝在辽东仅剩下山海关到宁远巴掌大的地盘。志得意满的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然后与蒙古科尔泌部联合压制察哈尔部,又与朝鲜结盟,后金的势力范围西达贝加尔湖,东至日本海,幅员接近500万平方公里,已经与明朝所控地区不相上下。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努尔哈赤(下)

图为一度与努尔哈赤相持的孙承宗。

骄横的努尔哈赤,仿佛看见了完颜阿骨打的荣光,于是在1626年,趁魏忠贤刚上台、辽东临阵换将之际,出兵五万,兵锋直指山海关。

一开始,他们仅用了一天就占领了广宁,满以为胜利在望的努尔哈赤和他的后金铁骑,却在宁远遇到了一个抵抗者——袁崇焕。袁崇焕听说后金来袭,先是坚壁清野,然后制订军民联防制度,又在城上装备了新式大炮,并刺血立誓与城共存,向士兵磕头,恳请他们与自己一起死守宁远,悲壮之气弥漫全城,人人表示要死战鞑子。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努尔哈赤(下)

图为宁远古城门。

出于对勇者的尊重,努尔哈赤还是先进行了劝降,被袁崇焕直接拒绝。恼羞成怒的努尔哈赤命令军队围攻宁远,自昼入夜,攻击不休,努尔哈赤见久攻不下,亲自上阵督战,混战中城墙上“发一炮,火炮击中黄龙幕,伤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官兵抬去,放声大哭”。次日,后金退兵,此战双方放箭十万余枝,宁远城墙上超过十米的大洞有七十余处,袁崇焕率两万孤军,困守孤城却击退敌军,八旗兵伤亡过万,史载宁远大捷。

败回沈阳的努尔哈赤,于五月勉强接见了科尔泌部的贝勒,又强撑了三个月,于1626年八月十一日驾崩。

眼看着明朝君臣暗弱,眼看着自己国富军强,马上就要打入山海关了,却在宁远这样一个弹丸小城,输给了之前的无名之辈袁崇焕。在终点前倒下是最憋屈的,创业未已半道崩沮,努尔哈赤就这样死掉了。熟悉《三国演义》的他,临死之前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赖在白帝城没脸回成都的刘备?史载战败后的努尔哈赤也一度不想回沈阳,而是去了清河养伤。威风一世,却在最后败得如此难堪;踌躇满志,却如丧家之犬一般狼狈逃回。杜牧那首描述刘备兵败的诗,正好可以让努尔哈赤对镜自照。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君临天下,南柯一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