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现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除道教外,其他都是外来宗教,信众也是相对较多的。当然,这并不能说是中国人崇洋媚外,也不能说外来宗教传教好,其根本原因(我个人以为)是中国人不了解道教。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发展起来的宗教,一向崇尚“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一向包容的道教,而今却成了外教徒褒贬的对象。高道大德清静无为、不染不著,不在乎流言蜚语,我因不明道德,所以对一些道教的误解简单地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欢迎道教之音网友、道友批评、指正。

1

道教是迷信吗?

什么是迷信?迷而信。很多人说到迷信总觉得是个贬义词,根本不懂其本来意思。如果不信道教,又怎么能说起迷信呢?难道是道教自己迷信自己吗?所以,我在这里简单说说,凡是信道教的,不了解道教的都是迷信。而那些不信道教的,不了解道教的根本就是不信,何来迷信之说呢?

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2

道教出轮回吗?

什么是轮回?轮而回。很多人觉得轮回不可思议,佛教认为人生活的娑婆世界乃五趣杂生地,如果不修行,便随着业力、十二因缘等在六道中来回流转。所以轮回一定会有生死变化,看看道教的“炼度”、“真人”的解释。

道教崇尚“炼度”,也就是《清静经》所说的“金液炼形,玉符保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炼度科仪是灵宝斋法的一种,炼度醮坛上要设置水池和火沼,亡魂被召来后通过水池和火沼中的交炼,以涤除秽垢,内外莹彻,百骸流光,婴成升仙。《太极祭炼内法》指出:“炼度是炼自己造化,以度幽魂。未能炼神,安能度鬼。全仗真心内事,其符其咒乃寓我之造化耳。” “即身之妙”,指的是生者行持之士,内炼交媾坎离,通过炼形合炁,炼炁合神,炼神合虚,与道合真,以生者之妙无真阳之气,度化亡魂,使亡魂具无质之质,全真中之真,炼成圣胎法身,度化自然成真,达到以生度死,以己度人的目的。

道教境界“真人”,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简单地说就是把握天地自然变化之机,掌握阴阳消长之要,吐故纳新,保养精气,精神内守,超然独立,肌肉形体,永远不变,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永无终结。这是因为契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长生。

道教的“炼度”和“真人”,如此清静,常清常静,常清静矣。既已得道,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怎么可能还在轮回呢?佛教没有专门的经典针对道教的神仙说法,所以这里不与佛教的天界对照了。


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3

为什么信道教?

作为中国人,这里不讲人情世故,单从文字上来看,道教也是最可信的。佛经的原文是梵文、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讨拉特》、《引支勒》等,原文为阿拉伯文,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圣经》原文是英文等,不论是哪个译本,也难免加入个人理解。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道教的经典,比如《清静经》、《心印经》、《北斗经》等都可能是后人假借神明而杜撰的,但是至少有三本书(《道德经》、《黄帝内经》、《周易》)至少是可以相信的。而其他的宗教纵然是原文不翻译,有几本可以值得推敲的呢?

4

三本书了解道教


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道德经(资料图)


《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其在道教界视为“天书”,道藏的经典很多经书看起来自立成册,却在解释《道德经》。


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黄帝内经(资料图)


《黄帝内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同时,其与道教“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相呼应,在道医中也是最重要的之一。


有三本書,讓妳“迷信”道教


易经(资料图)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易经书,由伏羲氏所创。由于时间的原因,《连山易》和《归藏易》已失传,只剩下《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如果这三部书不可信,那恐怕中国现存的经典中找不到可信的了。等看了这三部书,回头再看佛经、《古兰经》、《圣经》,你会迷信道教吗?不要因为别人的褒贬去褒贬不了解的宗教,也不要因为刚接触一个宗教觉得好的不得了,就觉得别的宗教是最好的。正所谓人有耳目鼻口,都能感受社会万象,却不能相互通达,诸子百家、天下宗教都有自己的长处,在需要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利益社会和众生。《庄子•天下》言:“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道教包容万教,但说正法皆是道法,道法自然。正如太清宝诰所言:“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又何必相煎何太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