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巨無霸,蘇寧2018年整體交易規模逼近2萬億

“買電器,到蘇寧”一度成為中國城鄉消費者腦中根深蒂固的概念,直到如今很多人依舊只是把蘇寧當作一家“賣電器的”。

而如果說,線上蘇寧易購交易規模已超過1000億、線下門店已經超過10000家、建立硅谷研發中心、收購視頻網站、申辦銀行牌照、開辦小貸公司、申請虛擬電信運營商、成立保險銷售公司、投資地產等等一系列操作也是蘇寧乾的,你會如何定義蘇寧?

蘇寧總給人意外

去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蘇寧將“蘇寧無人店”帶上國際舞臺,“刷臉購物”驚豔全場,很多人從那個時候瞬間感受到蘇寧的科技實力。

後來,蘇寧打造的全國最大AGV機器人倉庫群成功在上海、濟南落地,根據實測,智能化機器人倉庫揀選效率相比傳統人工提升5倍,準確率高達99.99%以上,一舉成為行業標杆。

2019年蘇寧“智慧零售大腦”亮相拉斯維加斯,再次驚豔CES,蘇寧智能家居、智能稱重、移動售貨機器人等一眾黑科技產品也同時亮相,也讓“AI、物聯網、VR/AR”成為蘇寧的新標籤。


隱形巨無霸,蘇寧2018年整體交易規模逼近2萬億


尤其是備受爭議的2018年,經濟發展態勢不被主流論調看好,關店、裁員也被認為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卻新開了8000多家門店,擴招了6萬多員工,門店已超過11000家。

在其他企業增速普遍放緩的情況下,物流方面全年完成109個新倉儲的建設,新增了100萬平方米倉儲物業,增速顯著。

因此,社會各界也開始對蘇寧產生更多的好奇,現在的蘇寧規模到底有多大?

蘇寧易購背後的隱形巨無霸

目前,許多消費者甚至行業人士對蘇寧的認識,還一直停留在蘇寧易購層面。這其中原因很多,主要還是蘇寧近年的發展速度很快,外界對蘇寧存在著傳統零售企業的認知慣性。

事實上,經過29年的發展,蘇寧早已不再是當初的蘇寧。圍繞服務體驗,結合AI、零售雲、物聯網、VR/AR等新興科技,利用互聯網的無邊界性,蘇寧已成功打開品類天花板。

從原有的家電3C,擴張到生鮮、母嬰、體育、汽車、超市、文娛等領域,覆蓋全品類產品。並打造出蘇寧小店、蘇寧零售雲店、蘇寧易購店、紅孩子、蘇鮮生、蘇寧汽車超市、蘇寧體育、蘇寧極物、蘇寧影城等多種業態。

去年1月底,蘇寧發佈公告稱,計劃出資95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港幣購買萬達商業約3.91%股份,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人猜測蘇寧要去做房地產了。

其實,蘇寧一直在圍繞消費場景資源,進行大力開發。僅2018年一年,蘇寧廣場又拿下南昌、紹興、合肥三地區;蘇寧易購生活廣場拿下瀋陽、成都、淮安地區;蘇寧高端酒店物業拿下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徐州蘇寧凱悅酒店、鎮江蘇寧凱悅酒店、南京徐莊蘇寧雅悅酒店;蘇寧投資相繼完成對萬達商業、商湯科技、迪亞天天等企業的投資或收購。

此外,蘇寧還與恆大、中石化、交行、北汽、咪咕、大潤發等行業巨頭跨界合作,不斷髮展智慧零售的觸手,在完善微觀消費場景的同時,豐富完善智慧零售生態。

而蘇寧體育與蘇寧金融,因為增速和規模,雙雙成為所在行業的“超級獨角獸”。

因此,2018年是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的一年,年初張近東在蘇寧集團全體管理人員會議上提出,3年內開20000家店、2020年將衝刺交易規模4萬億元的目標。當時在很多人看來都像是打雞血,如今剛邁入2019年,開店的目標、交易規模就已經完成過半。

根據蘇寧易購2018年前三季度財報,1-9月實現商品銷售規模2348.83億元。以此推算,2018年蘇寧易購GMV大概率會達3000億元。公開數據顯示,蘇寧金融2018年前10個月交易規模超過10000億元,全年交易規模預計超過12000億元。若加上蘇寧集團旗下體育、文創、置業等其他版塊業務,2018年蘇寧整體交易規模估計接近20000億元。

1月15日,張近東在蘇寧年終大賞期間,提出“極智”的發展思路,提出2019年將新開門店15000家,新增員工8萬多人。

蘇寧的“實”向來大於蘇寧的“名”,這跟張近東低調審慎的風格有很大關係,張近東一直是個行動先於口號的人,往往是布了局,打了基礎,出了結果,才慢慢對外揭示,然後就是自我挑戰。

因此,關於蘇寧到底有多大,不會是一個定值,而是一個變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