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与根本

〖原创〗 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与根本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根本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和底线。提高教育质量,更是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最集中、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以创新发展激发农村教育活力,协调发展优化农村教育结构,绿色发展引领农村教育风尚,开放发展拓展农村教育资源,共享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公平为基本指导和思路,改革创新,协同发力,综合施治,抓住关键和根本。

一、抓住关键,强化学校的科学管理

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学校管理,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手段,要尽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克除目前农村中小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弊端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分类推进,上下联动,内外发力,精准突破。一是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管理思维观念,去除行政化、行政化的管卡式管理模式机制,主动简政放权,增强指导服务意识,坚决地、真刀实枪地贯彻落实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管理政策文件,放下架子,给学校松绑,下放该下放的管理权,真正兑现学校及校长应该享有拥有的办学自主权,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落地生根。二是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改革选聘形式,提高管理队伍素养。要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创新改革意识不强,管理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作为上级管理培训机构,应总结现时校长管理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吸取教训,采取问题式、订单式、能力提升式、工程项目式的多种有效培训形式,抓好岗前、岗中、超前跟踪培训等环节,尽快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建议尽快改革校长的任命选拔方式,引入社会公认的公开招考和教师推荐形式,减除由县级行政部门单一任命的方式弊端,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专业职级制,调动其积极性。三是农村中小学要以人为本,实施精细化管理,尽快制定学校管理章程,完善效率各项管理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前,应尽快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强化质量形成各个环节的指导、监控、检查和反馈,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突出根本,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根本;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根本更在教师。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因而,必须果断地抢抓历史性机遇,采取多种得力举措,花大气力,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到2020)》,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当前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工作予以重视,要恪尊师德为先,以德化人,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等基本原则。加强农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建设,适时补充农村教师队伍的数量,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二是要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各种待遇。国家及省级政府已经出台了惠顾农村教师待遇的多种政策规定,包括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办法,重要的是市县级政府要迅速落实,再也不能只见雷声不见下雨了。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工资收入过低,职称评定指标少,条件苛刻的问题。三是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实效性、针对性,省市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师资培训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继出台的《送教下乡培训指南》《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指南》及《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指南》等重要方案,结合市县实际,制定出台适应形势,符合农村教师实际的培训计划,理清市县学校的职权责任,抓好教师培训队伍建设,确定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综合采取生动活泼、富有实效性的培训方式,尽可能使培训体现普适性、普惠性、针对性和高效性。四是学校要强化和落实校本培训,尽快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学校要改变等、靠、要式的校本培训,开展发生在教师中间、教育教学现场、问题解决的校本培训活动,制定激励性措施,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提升自身能力的培训之中。

除此之外,要采取多轮驱动,强化教研教改工作;导向激励,构建质量评价新的体系,也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原创〗 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与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