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人极重冬至,即重阳历


钱穆:中国人极重冬至,即重阳历

中国人极重冬至,即重阳历也。禾一熟为一年,中国人重农事,故改从阴历。除夕方尽,元旦随起。除旧布新,天运循环。

阴历二十四节,取名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凡所取名,皆与农事及日常人生有关。

上述“二十四番花信风”,即从小寒起。是中国从汉武帝时,虽决然一依阴历夏时,而阳历中之重要点,亦复保留。自今断然改用阳历,然社会习俗于阴历诸节令,亦终不能尽废。

今社会乃有不重冬至与元旦,而改重耶稣诞日者。然从此乃与天隔绝,祀天之礼,毫无意义,必待耶稣为之作仲介。此则有合于宗教信仰,而无科学为之证验。抑且中国民族又尚急切不能完成为一耶教民族。

此诚邵雍诗所谓“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也。惟其“易得意”,故中国人于冬至与元旦,可以不烦多言;惟其“难下辞”,故宗教神学之外,犹须有哲学,以阐申此宇宙人生大理,而终亦彼此抵牾,莫能论定耳。

摘自《晚学盲言》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