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黑科技的意義在於高科技的基礎上繼續演化而生,亦或者說是同級別下工藝技術超前或突出的產品,看似簡單的摩托車,在歷史悠長的發展中擁有著不少攜帶黑科技而生的產品,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鈴木歷史上五大黑科技產物“14個前進檔黑科技、轉子發動機 、十字曲軸、機械增壓、自平衡不倒翁 ”,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1)“14個前進檔黑科技”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目前市場上的車型,最常見的變速形式都是五檔或六檔的國際檔位,還有被逐漸被淘汰的循環檔。本田正在自家產品上推廣DCT變速箱,在摩托車中也是較為罕見,但要是說到黑科技的程度,那這個DCT可就遠遠不夠瞧了。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小排量自吸發動機增加功率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變態轉速,在賽車上尤其如此。但是當排量小到一定地步(尤其是小到低轉扭矩可以忽略不計)的時候,繼1966年本田在GP賽場上推出RC166這款250cc級別的直列六缸發動機,狂瀾全年所有冠軍之後,鈴木在1967年也推出了一款黑科技的小排量GP賽車:KR76,工程師在這款兩衝程雙缸50cc發動機上壓榨出了17.5Ps的功率輸出,但是相應的其功率曲線被限制在一個極小的區域。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為了解決這一尷尬的問題,於是那些以黑科技著稱的鈴木尼轟工程師喪心病狂的給這款車搭載了一臺擁有14個前進檔的變速箱,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在拿下年度冠軍之後,國際摩聯一紙令下,將參賽車型的檔位限制在六個以內,於是KR76在歷史上僅僅曇花一現,便步了六缸250cc的RC166的後塵。

在本田的強大壓力下,KR67還是在1967年贏得了50cc組別的冠軍,但是國際摩聯很快修改了規則,規定50cc發動機只能是單缸,變速箱最多6個擋,於是這臺變速箱又一次驗證了賽車場下的一個定律:黑科技沒有好下場。

(2)轉子發動機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轉子發動機憑藉著體積小、結構簡單、重量輕、功率大、重心低等優勢,在汽車、摩托車領域受到了各大廠家的關注,馬自達的RX-7就是採用轉子發動機的代表車型之一。但摩托車中採用轉子發動機的車型也不在少數。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德國大力神公司的wankel-2000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轉子發動機形式的量產車型,但是由於技術尚未成熟,這臺轉子發動機在清潔、冷卻等環節存在著大量的技術缺陷,在發佈後短短三年內便選擇了停產。雖然之後英國諾頓收購了這一技術並研發了Interpol 2這一轉子發動機車型,但也是未能大量推廣。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而在摩托車工業領軍者的日本,轉子發動機也是被各大廠家競相追逐的技術,雅馬哈和川崎接連發布了RZ201和X99這兩款概念車型,但真正將轉子發動機車型量產的還是要看鈴木的RE5。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鈴木RE5,這臺497cc排量的單轉子發動機在高轉輸出的高功率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出了極佳的性能,但是由於複雜的機構,它必須使用兩個潤滑機構、兩套點火系統和兩套冷卻系統,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否則甚至會因為高速運轉的熱量而自毀,正是因為這種種缺陷,轉子發動機最終也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成為了一段傳奇的往事,不過近些年隨著技術的發展,轉子發動機也有著一絲復甦的苗頭,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重新見識轉子發動機的光輝。

(3)十字曲軸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不管是汽車也好,摩托車也罷,在傳統的並列發動機中,曲軸的佈置方式都是以0°—180°—0°—180°的形式排列,但是在雅馬哈的旗艦運動車型:YZF-R1上,採用了Cross-Plane,俗稱十字曲軸的佈置方法,讓四個活塞對應的曲軸以0° - 90° - 180° - 270°的垂直形式排列。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這種佈置形式的好處在於,相互垂直的活塞能夠在運轉過程中處於相互獨立的做功行程,實現非對稱式的點火間斷時間,以減低機件的慣性扭力。簡單說它的實際作用是增加了中低轉的功率,又維持了高轉功率不降低,中高轉速攀升更線性,不會像往常車型那樣會有暫短的動力遲鈍反應,但實際上,對於街道騎行而言,能感受到十字曲軸發動機特性的機會並不多,大家感受到最大的變化其實是帶有一點V4味道的聲浪。

(4)機械增壓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這款車應該叫做Ninja 1.0T,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就能知道賤賤想說什麼車了吧。沒錯,就是摩托車領域目前唯一搭載渦輪增壓技術的量產車型:川崎 Ninja H2/H2R。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與汽車上常見的廢氣渦輪增壓不同,為了更符合摩托車的動力模式和駕駛特點,川崎選擇了更為柔順、發熱更小的機械加廢氣的雙重增壓形式,利用做功尾氣動力的同時,直接在發動機曲軸上獲取動力來源,由於川崎對於增壓器在做工、材料、性能、重量上苛刻的標準,很多供應廠家無法到達相應的需求.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於是川崎摩托車部門調用了川崎重工集團為波音和勞斯萊斯研發部件的航空部門,為H2量身打造了一個鋁合金增壓機,在運轉時的轉速是曲軸的9.2倍,能夠達到恐怖的130000rpm,使得進氣壓力足足增加了2.4倍。目前在川崎內部僅有兩位高級工程師能夠對這個增壓機進行裝配和維修,如果哪位土豪的愛車出現了問題,哼哼,拿號排隊吧!

(5)自平衡不倒翁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1982年本田首次推出一款逆天車型,HONDA GYRO(國內稱為“不倒翁”),採用陀螺回正式窄三輪結構,僅需簡單的學習後就可以駕駛它上路,上手難度甚至要比小踏板還要低,它是類似於小型鉸接式的後車尾,也就是說車座、車把部分和車尾並不是一個整體,車尾負責傳遞動力,而類似於鉸接式車尾的設計加上陀螺儀,讓後輪在壓彎時候不會產生傾角,穩貼在地,只有駕駛室部分可以產生傾倒。

摩托車工業黑科技產物“前進檔”

但雖然它的名字叫不倒翁,不意味著它真的不會在騎行中發生倒車情況,只是在一般日常騎行情況下,它可以保證車輛不會側翻,但是在非常激烈的駕駛下,後輪會由於慣性、車身不穩等等因素,有可能導致單側車輪離地,而產生側翻,對於日常出行來講,不倒翁是非常方便的一種代步工具,直至現在,日本仍然有很多便利店用它來送貨物,相比兩輪騎行難度底,而且GYRO UP版本在車尾甲板還設有儲物箱,增加攜帶能力。相比起三輪車和汽車,它的體型自然佔據了絕大通過優勢。

總結:

以上幾個黑科技,有的已經被充分推廣到產品上,給消費者帶來了實用和便捷;有的則因為種種原因被時代淘汰。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用戶需求的提高,未來一定會湧現出大量的黑科技來豐富摩托車的方方面面,摩托車工業還在不斷進步中,未來的摩托車還會搭載更多黑科技技術,它不僅改變著車輛的功能性,還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一種科技都是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提升產品的同時,更是方便了日常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