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病中惊坐起,满满是舍不得你!谁才是白居易的真爱?

大家高中时都学过唐朝文人白居易的诗文,也知道他有个死忠兼换帖老相好元稹,两人最有名的事迹,就是病到快往生的老元听到老白被贬官的消息,马上“垂死病中惊坐起”,传为千古佳话,两人因志同道合、诗风相近被并称为“元白”。

垂死病中惊坐起,满满是舍不得你!谁才是白居易的真爱?

元稹跟刘禹锡,哪个才是白居易的“真爱”?

但在元稹死后,白居易又另结新欢,曾跟刘禹锡互相写了上百首诗送给对方,也并称“刘白”。究竟白居易的“真爱”到底是元稹还是刘禹锡?

三人之间又是怎样的感情纠葛?故事要从他们考上公务员的那年说起…

盖一条被子了不起?心有灵犀才是真爱

白居易和元稹在同一年考上了国家公务员,那年白居易28岁,元稹小他7岁,但对诗的热情和对改革社会的意志,让他们两人一拍即合,几乎是一见如故。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的关系是盖一条被子、携手同行,那么元稹和白居易则已经到了“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地步,连晚上躺在床上,作梦都要和彼此相见,甚至还要“梦中握君手”,好甜蜜呀!而且他们还有神奇的心电感应:

有一年元稹到外地出差,在长安的白居易就和李杓直等几个朋友一起到曲江春游,酒足饭饱后,白居易不免想念起在出差路上的元稹,写下“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推算一下好友出发的时间,现在大概已经到梁州了吧。

没想到十多天后元稹从梁州来的信,说他在夜里梦到他和白居易、李杓直一起去了曲江玩。白居易按照送信的时间细细一算,发现元稹做梦的那晚,竟与出游那天完全一致。这样心灵相通、梦中同游,跨越时空限制的情感,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满满是舍不得你!谁才是白居易的真爱?

宜昌市三游洞摩崖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塑像。

垂死病中惊坐起,满满是舍不得你

后来元稹跟白居易因得罪了朝中当权势力,在同一年被贬官。先被发配的元稹被贬到通州(四川境内),白居易则到了江州(江西境内)。因为从长安到这两个地方的道路,有一部份是重合的,所以白居易在贬谪路上就在各大驿站(类似休息站)寻找先走一步的元稹是否有留下诗句,然后再写一首类似主题的附和,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感觉元稹陪在他身边。

而听到白居易被贬官的消息时,原本觉得自己病到快往生的元稹,一下子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写下了那首令人动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在这三更半夜,听说了你被贬谪,忍着还在生病的痛苦坐了起来,冷冷的夜风吹进房间,我感到万分心痛。

当时的白居易读到此诗,反反覆覆地看了好多遍,感觉身心都被治愈了。他还在回信里深情地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这些诗句别人听了都心痛不已,更何况是我呢!到现在读起这首诗,我依然能感到那悲伤。

这些感人的故事配上两人的诗句互动,让元稹跟白居易传为千古佳话。

垂死病中惊坐起,满满是舍不得你!谁才是白居易的真爱?

白居易

从笔友变挚爱,互送情诗上百首

那么刘禹锡和白居易又是如何认识的呢?最初刘禹锡和柳宗元更为交好,白居易也是文学大将,已名满天下的两人有了结识之心,便以书信、诗歌交往的方式联络,交流感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笔友啦!

刘禹锡参与朝廷改革失败,被贬为连州刺史(广东境内),走到一半又被赶去朗州(湖南境内),这一贬就是十年。白居易曾寄上百首诗给他,想安慰、鼓励他,而刘禹锡也回了百首给他,后代人看来两人像是在比赛一般,但这一唱一和、一来一往之间更多的是彼此诗艺的切磋与情感的交流。

刘禹锡回复的其中一首提到:

“吟君遣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玉琴清夜人不语,琦树春朝风正吹。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读你送我的这百篇诗作,让我身在异乡也不感到寂寞,你的诗就像仙人的衣服般没有一丝瑕疵,哪里还找得到这么好的你呢?

由此可见刘禹锡对白居易的欣赏与爱慕。

垂死病中惊坐起,满满是舍不得你!谁才是白居易的真爱?

刘禹锡像

爱的结晶:《刘白唱和诗集》

刘禹锡在这二十多年的时光里,被反反覆覆贬官了好几次。直到55岁那年才从遥远的南边被召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也自苏州返回,当了这么久的笔友,两人终于在扬州相遇,一起开心地饮酒谈心,也互相留下了许多肉麻的诗句。

两人回京后,因年岁已高,分别做了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的闲职,成了同事。而此时元稹已经去世,刘白两人互相扶持,时常聚在一起,还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这首白居易写的《赠梦得》,能看出两人晚年生活多么幸福快乐。这段时间他们也整理了先前往来的诗作,集结成了《刘白唱和集》。

白居易回京十多年后,刘禹锡也过世了,痛失挚友的他写下了《哭尚书刘梦得诗二首》,但最后一句却暗藏玄机: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明明是写给刘禹锡的悼亡诗,却偏偏提到了元稹,觉得刘、元两人在黄泉彼岸应该能成为好朋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

即使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如胶似漆,元稹可能仍是他心中“最软的一块”。

懒人看历史,感谢大家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