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衛星 月球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地球的衛星 月球

月球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

地球的衛星 月球

月球正面大量分佈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巖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地球的衛星 月球

地球與月球互相繞著對方轉,兩個天體繞著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潮汐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幫了很大的忙。

地球的衛星 月球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晝夜溫差較大,溫度在水的沸點與凝點之間,不宜人類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響,對地球海水的引力減慢了地球自轉,使地球自轉和公轉週期趨向合理,帶給了我們寶貴的四季,減小了溫度差,從而適宜人類居住。

地球的衛星 月球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1959年前蘇聯和美國分別成功發射了“月球號”和“先驅者號”月球探測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相繼阿波羅-12、14、15、16和17號實現載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採集月球樣品和埋設長期探測月球的科學儀器,共帶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樣品,大大增長了人類對月球起源、演化的認識。迄今為止人類只有這12名美國宇航員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天體。

地球的衛星 月球

自1972年12月美國“阿波羅17號”飛船返回地球、美國結束“阿波羅”登月計劃後,30多年來,美國和蘇聯從此再未進行過任何載人登月任務。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因為所有25名飛往月球的美國宇航員都曾在月球上發現過不明飛行物,對外星強大科技的“畏懼”,促使美國宇航局(NASA)放棄了載人登月任務。

地球的衛星 月球

據說,前蘇聯曾用月球探測儀拍攝到了月球背面,從圖像上,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並沒有什麼,和月球的正面幾乎沒什麼兩樣,只不過環形山和隕石坑要更多。從這個數據就能看出,月球背面遭受隕石襲擊更為頻繁,月球真的是為我們承受了很多。其實,我們中國也曾用嫦娥月球探測器拍到了關於月球背面的很多照片,從照片上看,與前蘇聯拍到的幾乎一樣,從這點上便能證明有關月球背面是外星人基地的說法純屬虛構。

看了月球背後的隕石坑,我們要發自內心的感謝月球,如果沒有它這麼多年來的守護,那麼這些隕石坑將會出現在地球,地球將無噶孕育出生命,可能也就沒有我們人類什麼事了。目前我們人類的技術越發發達,相信還會給我們人類帶來更多的驚喜。對於此事,你有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