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太阴星君

嫦娥,原称姮娥、常娥,是中国神话人物,美貌非凡,温柔贤慧,风流仙子,为后羿之妻。神话中为了保持年轻美貌偷食西王母赐予后羿的不死药而奔月。

信仰起源

《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又《太平御览》卷四引张衡《灵宪》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或说嫦娥奔月后居住于十四中,有玉兔和吴刚相伴。

道教人物—太阴星君

一说嫦娥或由常仪演变而来;常仪相传为帝喾妃,以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因古代“仪”与“娥”同声,所以有此说法)。李商隐有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清代毕沅在音韵学上的考据,嫦娥的前身,正是“生月十有二”的常羲。顾颉刚写有《嫦娥故事的演变》。

道教人物—太阴星君

道教中的称呼

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道教人物—太阴星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