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检察成绩如何?5大关键词带你读懂

中国生态环境检察成绩如何?5大关键词带你读懂

“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为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中国生态环境检察做了哪些工作?成绩如何?一起来了解吧!

批捕起诉

2015年至2017年

★ 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18398件26527人,起诉58498件91131人

2018年1月至12月

★ 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9470件15095人,起诉26287件42195人

挂牌督办

2015至2017年

☞ 最高检挂牌督办54起重大污染环境案件

☞ 对腾格里沙漠系列污染案、天津市静海区万亩坑塘污染案件、甘肃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广西来宾“3·14”非法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系列案件等重大案件进行现场督导

2018年

☞ 最高检单独或与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挂牌督办长江流域系列污染环境案等56起重大环境污染案件

☞ 联合林业与草原局对10起重特大涉林刑事案件挂牌督办,并赴安徽、湖北、四川督导案件办理

☞ 挂牌督办湖南省洞庭湖区下塞湖矮围“6·21”犯罪案件

两法衔接

2017年

✎ 经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共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3104件3997人

✎ 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813件3524人

2018年

✎ 经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共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3550件4782人

✎ 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3140件3942人

生态恢复

❀ 截至2018年12月底,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三级检察机关会同法院、公安、环保等部门共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性检察工作机制2327个,建立各类生态环境恢复基地459个、面积21万余亩

❀ 2018年,各级检察机关结合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共补植复绿树木8591万余株,增殖放流鱼苗7467万余尾,恢复耕地8.4万余亩、草场

1.7万余亩,修复平整矿山519个,当事人缴纳生态修复费用3.6亿余元

❀ 各级检察机关结合办案提出生态检察建议5202份

公益诉讼

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底

☼ 全国检察机关共收集环境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6.4万余件

☼ 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布公告等诉前程序案件约12万件

☼ 提起公益诉讼4611件

2015年7月试点以来

☼ 通过公益诉讼办案,共挽回各类被损毁的林地约312.5万亩,耕地约15万亩,草原约

25.2万亩,湿地约68.3万亩

☼ 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面积约121.5万亩

☼ 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废气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的企业4015家

☼ 保护被污染土壤约23.7万亩

● 保康检察:春节上班第一天“满血复活”

● 保康检察院扎实开展政治轮训

● 保康县检察院开展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

● 做好新一年检察工作,要紧紧抓住落实二字下功夫

● 思维导图来啦!2019年检察工作发力方向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