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谈性:安全套可能并不那么“安全”!

据《》称,预防的失败率为16.7%,而《》则称失败率可高达31%。2011年,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多部门联合发表的报告中说:

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安全套能够预防大多数,并对、艾滋病、、、梅毒、软下疳、淋巴肉牙肿、和等9种性传播病进行检查,发现目前广泛使用的安全套不能防止任何一种性病传播。

严肃谈性:安全套可能并不那么“安全”!

严肃谈性:安全套可能并不那么“安全”!

为什么戴套了,也不能预防性病传播?

1、安全套使用方法不正确

贮藏不当,如暴晒;安全套质量存在问题;触碰到尖锐物;型号不合适,过大或过小;戴套前未将前端小囊内的空气挤掉;阴道润滑度差;使用不当的润滑剂,减弱了乳胶套的强度;性交幅度过大。

严肃谈性:安全套可能并不那么“安全”!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性交过程中安全套破损,致使男女双方性器官有了直接的接触,从而增加了性病传播的可能。

2、没有“密不透风”的安全套

安全套的主要材料是天然乳胶,其分子间隙在5000~70000纳米之间,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安全套只是一个橡胶网。因此,安全套虽然能够网住直径在5000纳米左右的人类精子头部,但是,像支原体、、细菌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很微小病毒颗粒,体积都远远小于天然乳胶的分子间隙,如艾滋病病毒的直径仅为120纳米、乙型肝炎病毒为42纳米、人体乳头瘤病毒在50—55纳米之间,远远小于5000纳米,非常容易钻过安全套。

严肃谈性:安全套可能并不那么“安全”!

据调查,即使正确使用安全套,对于艾滋病的预防成功率仅为84%,的预防成功率只有56%左右,而尖锐湿疹几乎为0。也就是说,即使正确使用安全套,依然可能感染性病。

3、安全套的不安全区域

即使戴了安全套,与阴道没有直接接触,但是安全套并不能防止根部等部位皮肤的相互接触,也无法避免阴道分泌物的粘染。如果或等发生在大阴唇外侧,或在阴毛、外阴等处粘有分泌物,则会在性交过程中通过接触发生性病传播。

严肃谈性:安全套可能并不那么“安全”!

事实上,预防性病传播只靠宣传安全套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甚至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有些人会认为使用了就不会感染性病,从而变得肆无忌惮,反而增加了感染几率。以某省卫生厅通报2010年该省艾滋病疫情为例:2010年1-10月,新发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2062例,比上一年同期上升39.3%。

因此,预防性病应该从个人道德教育开始,洁身自爱、树立正确两性价值观、维持夫妻关系、杜绝不正当性行为等才是预防最坚固的堡垒

推荐阅读: 得了,手术之后医生笑道:全是“舍利子”啊 痛心,27岁年轻妈妈因产后抑郁,带着女儿走向极端! 面对患者,医生有理由拒绝为他手术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