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呼籲將肥胖列為疾病,胖子膝蓋又中一箭!

近日,英國皇家內科醫學會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建議將肥胖列為疾病。專家表示身體的肥胖並不是由生活方式造成的,更多的是與生物遺傳和個人的生活環境有關,將肥胖定義為疾病,會減少肥胖帶來的恥辱感。目前已發現有100多種DNA與肥胖有關,這就意味著,有些人會肥胖,而有些人不會。但是,也有專家認為:肥胖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狀態一種結果。

英國專家呼籲將肥胖列為疾病,胖子膝蓋又中一箭!

對此網友觀點各異,有人支持將肥胖列入疾病,引起人們高度關注、重視亞健康;有人反對將肥胖列入疾病,說他人“你有病”比說“長得胖”更具有打擊諷刺意味;也有人持中立觀點,表示:列入不列入都無所謂,肥胖不是最大的疾病,社會歧視才是最大的疾病。

不少網友紛紛調侃稱自己已經病得不輕了,請求病假。長胖也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應該算為工傷。

英國專家呼籲將肥胖列為疾病,胖子膝蓋又中一箭!

肥胖在英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丹麥研究人員預測,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2045年,全世界幾乎一半的英國人和五分之一的人預計會得肥胖症。肥胖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威脅人類疾病的十大疾病之一,它易導致三高、心臟病、糖尿病、脂肪肝、食道癌、大腸癌、胃癌、腎臟癌。

最新統計顯示,我國超重人數約有兩億,達到肥胖程度的超過9000萬,與之密切相關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約為1.1億,雙雙居世界首位。

如何判斷:

根據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女性155.8cm。關於肥胖的判斷標準,綜合考慮人種、地域差異,我國的計算公式為:

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 =kg/m2)

英國專家呼籲將肥胖列為疾病,胖子膝蓋又中一箭!

肥胖大多數個體的體重指數與身體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顯相關性,能較好地反映機體的肥胖程度。但是BMI是一個較為粗略的指標。具體應用時應考慮到其侷限性。如肌肉較發達的運動員或有水腫的病人,體重指數就不能準確反映其肥胖程度,如有條件應,同時測兩腰圍及體脂比會有助於判斷肥胖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