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大头曹化淳:为大明练就虎狼之师,却蒙不白之冤受世人唾弃

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都会刻意的抹黑太监,认为大多数太监都和魏忠贤一样贪赃枉法、胡作非为,手握大权还四处无恶不作,是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在金庸先生的著作《碧血剑》里,还刻意把崇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曹化淳写了进去,并被刻画成一个受尽崇祯皇帝宠爱,却在大明岌岌可危时,开城门迎强敌,让崇祯皇帝不得不自杀在煤山上。

而在电视剧《天下第一》里面,也有一个作者刻画的人物——曹正淳,而这个人物也是暗自映射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曹化淳。在这部剧里,曹正淳被刻画出一个阴险毒辣的形象,以至于人们一提,大太监曹公公,都会想到这肯定是一个反面人物。但实际上,曹化淳并不是如历史所说的那样,阴险毒辣,开城门迎敌人的坏蛋,反而是一个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一个人物。

曹化淳出生一个贫苦人家,十二岁便净身入宫。崇祯皇帝继位后,曹化淳担任司礼监大太监负责平反魏忠贤时期的冤假错案。通过这件事,曹化淳也受到崇祯皇帝的认可,成为司礼秉笔太监,同时还是东厂提督。在崇祯十二年,曹化淳告老还乡,开始享受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

冤大头曹化淳:为大明练就虎狼之师,却蒙不白之冤受世人唾弃

但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大明首都北京,在李自成的猛烈攻击下,大明王朝开始走向覆灭的局面,崇祯皇帝也在煤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清军入京后,为崇祯皇帝举行葬礼。十月份,顺治入住北京,原本跟在崇祯皇帝左右的曹化淳听闻这个消息起身去了北京,请求处理崇祯皇帝的后事。

但这个消息却被一些好事者加以利用。前朝遗臣杜撰道:“曹化淳开门迎贼,现在清军成为天下之主,又出来伺候新主子,这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一无端编造的事实被一些野史收录了进去,而在金庸先生的《碧血剑》里也有这么一段描述,最后卖国贼曹化淳被清军乱刀砍死,也算是圆了读者的一个心意。

但真实的事件是,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曹化淳便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安享晚年,又怎么能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开门迎贼?但好事者无端造谣却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事实,以至于越解释越无力的曹化淳感觉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在他临终之前,曹化淳写了一首诗抒发自己受到的不白之冤:“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

冤大头曹化淳:为大明练就虎狼之师,却蒙不白之冤受世人唾弃

那么为何曹化淳会受到这些不白之冤?因为曹化淳是继魏忠贤之后的一个大权在握的太监,历史沿袭下来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负面形象的代表。但真正开城门的却是当时的兵部尚书,他为了迎接新的主子命人打开城门迎接敌人。自古以来,文人一支笔,诛民诛臣诛人心,但名声已经败坏的太监这一群体是最好的泼脏水的地方了,所以曹化淳才会成为那个“背锅侠”

曹化淳除了处理魏忠贤时期的冤假错案,还为大明留下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早年间,大明有一支专门保护皇帝的禁卫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军队变成了一个终日只知吃喝玩乐的酒囊饭袋。面对这种情况,曹化淳便大力整编这支队伍,四处召集忠诚勇敢之士入伍,并加强这些士兵的训练程度。在曹化淳的辛苦打造下,这支部队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重新成为一支虎狼之师,被称为“勇卫营”

冤大头曹化淳:为大明练就虎狼之师,却蒙不白之冤受世人唾弃

崇祯年间,勇卫营的士兵先后与起义军、清军作战,每战必胜,成为在大明军队中独具一格的军队。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下降,只有勇卫营一枝独秀,连战告捷,但大明的整体衰落让这支部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最后勇卫营的战士无一不是在以一敌十、百的战斗中被孤立无援至死,全部都壮烈赴死,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让清军在战场上吃了很多苦头。在大明王朝彻底灭亡后,勇卫营的士兵仍然不惧强敌奋勇与敌人作战,直至全军覆没。

曹化淳虽说被蒙受不白之冤,但他却没有公开与这些人对峙,只能自叹一声“无端造诬自何人?”可是他训练的勇卫营却为大明守护了一片天下,而勇卫营的辉煌离不开曹化淳背后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