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告诫崇祯不要杀魏忠贤,崇祯不听,17年后崇祯悔恨不已

朱由校告诫崇祯不要杀魏忠贤,崇祯不听,17年后崇祯悔恨不已

朱由校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整天沉迷于木匠活不能自拔,任由魏忠贤和乳母客氏在朝中作威作福。朱由校虽然不理政事,但是脑子还是清楚的。他信任魏忠贤,即使是知道魏忠贤做了不少错事,但是临死的时候,还是告诉自己的弟弟朱由检不要杀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他与魏忠贤多年的感情?

朱由校告诫崇祯不要杀魏忠贤,崇祯不听,17年后崇祯悔恨不已

魏忠贤出身于贫苦人家,后来在一次赌输之后大概是大彻大悟,一咬牙挥刀自宫,进宫当了太监。魏忠贤由于善于巴结奉承,因此往上爬的很快。明熹宗朱由校登基的时候,正是魏忠贤势力形成的时候。

由于朱由校不喜政事,因此给了魏忠贤和客氏干政的机会,很快,魏忠贤一党与东林党成了对立之势。虽然魏忠贤为了一己私欲,迫害了不少忠良,但是魏忠贤也不是毫无用处。明朝末期,东林党争愈发严重。有了魏忠贤一党,东林党开始团结起来,共同对抗魏忠贤。因此朝廷就此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使朝廷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能够继续运转。

朱由校告诫崇祯不要杀魏忠贤,崇祯不听,17年后崇祯悔恨不已

后来魏忠贤又为了笼络钱财,设立了工农商税。虽然魏忠贤的初衷是为了中饱私囊,但是由于这份税收太大,自己吃不下,因此大部分都流入了国库。因此在魏忠贤干政期间,国库还是相对充盈的,不像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连军饷都拿不出来。

朱由校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些,因此才在临死之前告诫朱由检:“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魏忠贤虽然是奸臣,但是是对皇权却是畏惧的,对皇帝非常忠贞,不然朱由检可能当不上皇帝。但是朱由检看不到这些,他看到的只是魏忠贤残害忠良、草菅人命等。

朱由校告诫崇祯不要杀魏忠贤,崇祯不听,17年后崇祯悔恨不已

因此朱由检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魏忠贤一党。俗话说墙倒众人推,东林党那些文官见皇帝的态度,他们早就巴不得魏忠贤倒台,因此在朱由检和东林党的共同努力下,猖獗十年多年的魏忠贤势力终于被连根拔起。

从此之后,由于没有了天敌,东林党一家独大。魏忠贤死后,当时魏忠贤制定的所有正政策也自然失效,当时本该归入国库的银子全部都被东林党中饱私囊,而且东林党根本不听皇帝的话,眼里没有皇帝。

朱由校告诫崇祯不要杀魏忠贤,崇祯不听,17年后崇祯悔恨不已

渐渐地,崇祯皇帝才发现,没有魏忠贤的朝堂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他已经控制不了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后来李自成围攻北京的时候,太监曹化淳叹息:“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时候,朱由检也悔恨不已。煤山自缢之前的早上,崇祯皇帝在皇宫的大殿前召集百官,但是谁还管他这个皇帝,早已各自逃命去了。崇祯皇帝悲凉地说:“诸臣误朕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