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说到太监,大多数人都是鄙视这个群体的,因为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太监不仅身体畸形,心理也大都畸形,让人极其反感,今天侃侃要说的这个太监堪称明朝最牛的了,他不仅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清朝还被传唱过很长时间!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这个太监的名字叫王承恩,明朝崇祯年发迹,本是大太监曹化淳名下的小卒,但是为人忠厚老实,对崇祯皇帝也是忠心耿耿,最后累官至司礼秉笔太监,可以说是太监领域里混得极好的人了。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崇祯十七年,明朝面临覆灭,王承恩没有抛弃自己的皇帝,终日在崇祯身边伺候。三月,李自成进攻北京,无人可用的崇祯任命王承恩率兵抵御,但是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守城士兵已经寥寥可数,但是王承恩仍命人炮击李自成的军队,并在抵御了一整天后才被攻进城门,王承恩的勇气可见一斑。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已经大势已去,他在王承恩的陪伴下登上了紫禁城旁边的煤山,面对如海的李自成军队,崇祯自缢于老歪脖子树,而忠心的王承恩则自缢于旁边的海棠树上。李自成以为崇祯是逃跑了,命士卒们到处追查,但是直到第三天才有人在煤山上自缢的崇祯和王承恩。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纵观历史,能够在朝代覆灭之际护主的人不多,能够做到王承恩这样的忠勇太监的也是少之又少。清朝是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口号入关,所以当他们得知王承恩的忠勇事迹后,想法设法地让世人传唱。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顺治二年,顺治褒奖王承恩的事迹,并命人雕刻于石碑之上,全文240字,碑首刻“御制旌忠”,这件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也被清朝时期的汉人们传颂。到了顺治十七年,顺治第二次给王承恩立碑,这次的碑文字数更多,达到了800字,石碑高两米,正面由吴下倪钦刻行书“王承恩墓”。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王承恩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民间传颂的人也是极多,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帝也是钦佩王承恩的忠主行为,再一次为王承恩立碑,并且命人给王承恩写了传记。清朝帝王对王承恩的钦佩可能是出自政治需求,但是民间对他的钦佩可是真正的感动。

明朝最牛太监,死后被安葬在明十三陵,事迹被清朝人传唱!

王承恩是个太监,但是他却是一位忠君、忠国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