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历史上有些人、事、物总会在机缘巧合下站到风口浪尖上,真相也随着时间碎落满地。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在“庚子国变”八国联军入侵时,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军队,他们本是一群中国人却参加英军。成为一种类似雇佣兵的形式,参与到八国联军的队伍当中。

在这段不堪历史中,众多外国侵略者中,这支由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叫做华勇营。这是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名字。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当时1900年,清政府妄图利用义和团拳民,来教训外国势力。引导义和团在北京杀伤外国驻华大使,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这场联军的人数,基本可以确定在是一万多人,在天津大沽口登陆。但随着战事不断地变化,沿途逐渐增加到数万人。

虽然领头的是英法两国,可以在这数万士兵当中,人数最多的是日本和俄国。他们毗邻中国,更加迫切的需求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运兵方便,同时对中国领土的野心也最大,因此最为积极。一些欧洲国家,则属于蹭事的来沾中国的便宜。比如意大利只派了80个人参加联军。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当时作为领军的西方世界的两个头号强国,英、法均派出了上万人的部队参战。遥远的欧洲怎么可能那么快能派来大量士兵,实际上,这两个国家的部队,除了军官级别的军人是本国人,其他在前线冲锋陷阵的都是别国士兵。

比如法国的部队,就是从越南老挝一带征用的雇佣兵。自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后,由于兵力短缺,就从自己的殖民地征兵来扩充自己的部队,最主要的是从印度招募过来的“锡克兵”。同时也在威海高薪募集壮汉七百组建雇佣兵团华勇营。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在华勇营的背后是一段复杂而混沌的历史。

自1989年,英国开始在威海招募华人充实部队,遭到清政府强烈反对。但英国人辩称,这是维护治安的警察部队而已,清政府也无可奈何。开始征兵其实也并不顺利,中国人有好男不当兵的传统,招募艰难。后来英军提高军饷作为诱饵,立刻有了成效。当时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又经历太平天国、南京条约等事件人民生活十分苦难。

从出身来看,大多数士兵是直接从农村青年中招募的,少部份来自中国军队。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华勇营的几种军装服饰,左下方标志,是英国陆军部以天津城门为图案,为“华勇营”设计的军徽。

到 1900年5月,“华勇营”人数已达六百多,年龄大都在二十三至二十五岁之间。被正式纳入英军建制,并换上了英国陆军军装。

这批士兵制服订做的记录显示这批士兵平均身高170cm以上,胸围35英寸。在当年别说中国,即使在营养摄入丰富的欧洲人中亦属猛汉!

华勇营中设置了长枪连、机枪连、炮队和骑兵队,以及乐队、译员、卫生队。团长是包耳上校,尉级以上军官都是英国人。配置精良装备,每人一支马丁尼·亨利式来复枪,还配备了最先进的马克西姆机枪。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英军香港团和“华勇营”各出两个连配合联军,向天津城发起进攻。这群“以华制华”的华勇营在英军的训练中,自身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在参加的很多战役中,他们向同胞们举起了刀枪。

5月,华勇营执行命令维护游行群众,打死无辜群众二十余人,史称威海惨案。

据当时华勇营的英国军官口述回忆:威海惨案发生时,死难者中有一位在场华勇营士兵的父亲。但是那个士兵依然不折不扣的服从了开枪的命令。事件过后,这群士兵给英国当局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7月14日,“华勇营”协同日军敢死队,终于攻破天津城墙。巴恩斯写道,华勇营“是参加最后攻击并占领天津城的唯一英军代表,非常光荣。”

他们在面对清兵时的表现可谓悍不畏死。据二连连长中尉巴恩斯回忆:有一次华勇营受命增援美军但炮火十分密集,美军示意华勇营退下,但他们依然穿越了交火区来到美军阵地。另一支负责运输弹药的华勇营,更是就算骡马全部死在路上依然肩挑背扛冒死前行。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由于其在天津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华勇营被授予一种特殊勋章。这种勋章只有英国精锐陆战部队才能佩戴,上面是天津城门的图案以纪念其在天津战役中的表现。

占领天津后,联军向北京开进。8月15日晨,“华勇营”终于开进了前门,协同美军攻击紫禁城,得到美军的欢呼。

北京沦陷后,华勇营与英军香港部队在队伍最后,作为第九军参与了紫禁城阅兵。这是身为草民的他们,第一次踏入这帝国的权力中心。而当时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鄙夷与不屑和一种非常糟糕的表情。"攻占北京后,“华勇营”的任务主要是在英占区站岗放哨,干回了警察部队的本行。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1906年6月,华勇营失去利用价值被解散。多数士兵转往南非当警察,一些士兵则留在当地充任巡捕或加入中国军队。

英国人对华勇营士兵许以丰厚报酬,其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因此人们纷纷趋之若鹜,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英国人豢养的鹰犬。在八国联军战端开启之后,此华勇营士兵亦加入了联军一伙,将炮火轰向自己的土地,将子弹射向自己的同胞,罪行累累,可谓罄竹难书。

当年这些加入华勇营的士兵,虽然可能大多数都是被生计所迫,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戕害同胞的借口。他们助洋为虐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汉奸之举。这一时代和个人共同造就的悲剧,尤其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

华勇营是清末列强在华成立的唯一一支成功的僱佣军,考诸史实可知,该部队编制为 1,000 人,实际人数在五百到一千三百余人不等。军官由英国人担任,士兵从威海卫乃至山东和直隶等地招募,其中山东人占多数。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威海卫市旗

军队的待遇高于中国军队,军队采用英式训练和装备,管理严格。已有研究和介绍中,华勇营给人的印象有三,第一是他们是“残杀同胞”的“汉奸”、“刽子手”,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这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说法;第二是这来自于英国军官的评价,他们是“最优秀的士兵”。

他们虽然并不高尚,但也不是没有礼义廉耻,他们并不愿在租借地附近同亲戚老乡作战,也在乎“面子”和“传统力量”,不想背负骂名,因此,开赴天津之时,留在威海卫的士兵大部份选择了开小差。这些士兵会频繁违纪和逃跑,因为违纪的成本非常低,即便是被抓住,也是“关在非常干净的牢房里,吃得很好,还几乎不用劳动”。

令人心寒!曾有千名国人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还受过英女王的嘉奖!

由此看来,华勇营士兵“甘做汉奸”,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他们大多数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出身,为了生存和利益而入伍,也出于同样的原因而战斗。

他们的枪口不管对准谁,在乎的只是枪口背后的利益;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是最真实的人性。

这段历史由于一直被回避,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一直没有被盖棺定论的华勇营,只要人们还记住他们一天,就会被争论一天评判一天。我们作为后人,也难以评判他们的功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