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看过小编上一篇文章《 》又名:《 》的朋友,相信对日本这个赌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既然是赌徒,那么短时间内的获利必然无法满足他的胃口,日军在战场上也一直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压迫清军,但是一次突发事件打乱了赌徒的步骤。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李鸿章彩照

1895年3月24日第三轮《马关条约》的谈判后,清政府的全权大使李鸿章在回接引寺住所的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李鸿章左眼下受伤。此次意外事件的发生更是出乎日本人的预料之外,令日本人不得不联想到是不是有外国势力从中作梗,甚至是俄国。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不仅是中国的惯例,也是国际惯例,日军此时在战场上获得了暂时的全面性的优势,舆论上也是日本占据优势,如今外国大使在日本遇刺,凶手还是个日本人,舆论上就使得日本人矮了一截。

一旦李鸿章回国,找出欧美强国,在舆论上进行造势,日本如果继续打,好像没什么很强硬的理由了,而且毕竟是赌国运,连天皇都拿自己的私房钱出来造军舰了,再耗下去,日本恐怕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而让日本尴尬,所获利最大的国家,用屁股想都知道是俄国。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此次事件使日本的谈判优势锐减,日本政府极为狼狈,气急败坏,承认“由于此次凶变,帝国不得不立于甚为困难之地位,反之,清国却因此对各国得到最好的口实,清使或将立即归国。而当其向各国哀诉时,各国将向彼表示同情,且难保不转而以其联合之压力抑制我方”。

也就是说,在战场上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而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是逐利的,日本失利,他们自然乐观其成。

所幸最后查明没有外国势力干涉,属于个人行为,加上当时日本政府姿态摆的足,尽管赔款少了1亿两,但是至少其他的目的还达到了,其中包括最重要的一个地点:辽东半岛。

看到日本人获得了如此重要的黄金地段,日本的北方邻居俄国坐不住了。辽东半岛有中国北方最优秀的不冻港,这些港口都是俄国人梦寐以求的,有了这些不冻港,再加上西伯利亚铁路以及即将建成的中东铁路,俄国人将称霸远东。

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俄罗斯就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如今日本一意孤行,直接抢了俄国人自认为的嘴边肉,俄国人当然不干了。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三国干涉还辽

1895年4月17日,也就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罗斯首先发难。俄罗斯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说:“俄罗斯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我们的计划是,如果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罗斯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与本国间的一切交通。”

同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将一艘装甲舰、一艘巡洋舰开赴远东。同时德国外交大臣马沙尔同其驻日公使哥特斯米德发出电训:“现在日本的和平条约(指《马关条约》)损害了欧洲和德国的利益,尽管后者的范围尚小,我们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斗争是没有希望的。”

法国驻华公使蒙得培罗通知俄罗斯外交大臣罗拔诺夫,法国决定参加俄罗斯的计划。这样,三国联盟正式成立。当时英国没有参加联盟,因为英国政府认为《马关条约》对英国有利,中国进一步开放将给他的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胜利将会阻止俄国势力南下。

1895年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要求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并限定在十五日之内答复;甚至准备派出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三国剑拔弩张,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话说的也是冠冕堂皇,我这可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在舆论上就站住了脚。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美英支持日本对俄作战

此事乃飞来横祸,完全出乎日本人的预料之外。日本人没有想到原本战前说的好好的事情结果签订条约之后俄国突然变卦,最终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使日本藉由甲午战争获胜之机侵占满洲(中国东北)的企图遭到粉碎,也使俄国增强其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在东北及朝鲜的扩张。

尽管日本后来又敲诈了清政府3千万两白银,作为清政府赎回辽东半岛的代价,仍旧获利颇丰,狠狠赚了一笔,但是与其侵占朝鲜与东北所获得的战略利益,达成的战略目标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有了东北,何止是3千万两白银,3亿两白银都是小意思。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再次深深刺激了日本人脆弱的神经,刚刚于帝国主义世界崛起的日本人被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政治课+军事课,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三大帝国主义的羞辱令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民粹主义思想愈发浓厚,对俄罗斯的仇视也愈发深刻,报仇二字深深刻在脑海。

可是俄罗斯不是满清,彪悍的老毛子高喊乌拉冲锋的威力也是不小,而且当时的老毛子坐拥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百万大军,海军拥有两百余艘舰船,很多还都是自行建造,军工实力不容小觑,跟满清完全就是两个重量级,想打赢老毛子,以现在的家底儿肯定不行,得发展,得花钱。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马关条约谈判

当时马关条约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加上三国干涉还辽索取的3千万两白银,总计有2.315亿两白银的进账。

而这2.315亿两白银也不是一次性进账,而是分批收进来的。

《马关条约》第四款约定,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

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

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递年之款于两年内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内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内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内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内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内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约批准互换之后起算。

又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无论何时将应赔之款或全数或几分先期交清,均听中国之便。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三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及两年半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1896年海军阅舰式中作为天皇座舰的“镇远”

《马关条约》第八款约定,中国为保明认真实行约内所订各款,听允日本军队暂占守山东省威海卫。又,于中国将本约所订第一、第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约章亦经批准互换之后,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军队。倘中国政府不即确定抵押办法,则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应不允撤回军队;但通商行船约章未经批准互换以前,虽交清赔款,日本仍不撤回军队。

《马关条约》另约第一款:遵和约第八款所订暂为驻守威海卫之日本国军队,应不越一旅团之多,所有暂行驻守需费,中国自本约批准互换之日起,每一周年届满,贴交四分之一,库平银五十万两。

除了这些条约规定的赔偿数字,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还曾获得中国大量的军舰、船只、机器、以及粮食弹药等,这个数字也有1亿两之多,其中包括著名的镇远舰。1895年2月17日,“镇远”舰被日军掳去,编入日本舰队,成为日本海军第一艘铁甲战列舰,参加过在神户举行的海军大校阅,服役日本海军十七年。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八幡制铁所全景

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向中国索取赔款共折合日元约三亿零二百二十五万。这笔巨额的偿款使日本大发横财。日本前外务卿井上馨曾兴高采烈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地富裕。”

而作为对俄复仇的重点,便是军工。实际上这3.5亿日元的赔款大部分都拿去作军费了,还是那个大藏大臣松方正义,他的分配方案是:5500万把甲午战争的军费给报销了,5000万陆军扩军费,13000万海军扩军费,500万国营八幡制铁所经费,5000万备用军费。

所谓的国营八幡制铁所实际上就是兵工厂,是日本政府花了1920万日元建造的,从德国引进全套设备和技术,日本政府曾明令其以军火生产为主,并指定其同吴造具工厂(日本军火企业)配套生产。吴造具厂生产大炮、水雷、枪炮弹等,八幡制铁所生产炮架,造船材料和速射炮弹坯料等。

国营八幡制铁所于1901年投产。其原料采用中国湖北大冶的铁矿石。钢铁厂投产后,其生铁和钢材产量在日本钢铁总产量中均占极大的比重。该钢铁厂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为日后的日俄战争等提供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也为整个日本重工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明治金币

按照松方正义的记载,处理完这些之后,还剩余85012645.974日元用途未定,考虑到由于明治初年,日本的货币制度动摇不定,在金币本位和银币本位之间徘徊,这对国内经济发展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开创性成果,欧美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各国相继采用金币本位制,国际市场金价持续上涨,而银价则日趋低落,在购买同样的货物时,银币本位制需要比金币本位制支付更多的白银,也就相当于更多的本国货币,这对于日本这样实行银币本位制的国家是极为不利。

日本战后想要对俄复仇,从欧美国家购进更加先进军舰、武器、钢铁和机器扩充军备,在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就必须用售卖国的货币本位制度,也就是金币本位制结算更加划算。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明治金币

此外,由于金价对银价的持续走高,采用金币本位制也可以有效地引进外国资本来本国投资,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减轻因为甲午战争导致的国内经济紧张。

甲午战争的赔款是折成英镑金币支付的,日本政府于1897年2月决定利用这笔赔款购买黄金和英国证券,充实黄金准备和外汇储备,实行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的建立使日本货币纳入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也使日本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了联系,这对于日本稳定币值、扩大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国家机器迅速膨胀,加上急迫得需要对俄复仇,国家的财政支出将近翻了一倍。在甲午战争前(1890年~1893年)日本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约占国民经济总支出的9.8%,但是战后(1897~1900)直接跳到了17.3%。其中的大头自然就是军费,战前是5.3%,战后直接翻了一倍多,达到了11.7%。

军费大头自然是海军无疑。日本海军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开始了横跨十年的海军扩张计划,又称“十年造舰计划”。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六六舰队战列舰一览表

这“十年造舰计划”的核心就是“六六舰队”:六艘战列舰+六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日本联合舰队新核心,甲午海战的结果让日本抛弃了防护巡洋舰和三景舰这样的缺乏装甲保护的旧式战舰,转向欧洲寻求吨位更大,武备更强,装甲更厚的新式战舰。六六舰队包括:

富士号战列舰(富士级,英制)

八岛号战列舰(富士级,英制)

敷岛号战列舰(敷岛级,英制)

初濑号战列舰(敷岛级,英制)

朝日号战列舰(朝日级,英制)

三笠号战列舰(三笠级,英制)

浅间号装甲巡洋舰(浅间级,英制)

常磐号装甲巡洋舰(浅间级,英制)

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出云级,英制)

磐手号装甲巡洋舰(出云级,英制)

八云号装甲巡洋舰(八云级,德制)

吾妻号装甲巡洋舰(吾妻级,法制)

其中1902年(明治35年)交付的敷岛级战列舰四号舰,也就是三笠号战列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舰之一,也是当时日本军中最贵的一艘战列舰,造价为109万英镑(金币)。

三笠号由英国著名的维克斯公司承建,采用了最新的火炮装置,装甲,防御和动力设计,连许多英国战列舰都没有使用的最新试验性技术都被应用到了三笠号身上(英日同盟条约的作用),包括最新式12英寸/152mm速射炮炮塔,最新损管控制和循环冷却水系统等等。射速提高到了40秒/发,水密隔舱数量由敷岛级的261间上升到288间,并且增高了上部装甲。

之所以出现一艘德制一艘法制,说是为了分化瓦解俄国的同盟,表示日本的海军扩张只针对俄国,对德法两国没有威胁(话说这话骗鬼呢吧,而且就几艘船就想瓦解同盟也太草率了吧)。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六六舰队巡洋舰一览表

当时的日军已经开始注重标准化后勤了。日本海军在外购军舰时要求各个船厂装配统一口径的舰炮,战列舰一律为305mm口径主炮,巡洋舰一律为203mm口径主炮,速射炮则统一为152mm,3磅炮和2.5磅炮,所有口径的炮弹都是统一规格,这样后勤部门的工作大大减轻,效率更高。

经过两次对俄海军扩张计划,日本海军在此期间建造了109艘军舰,总吨位超过了27万吨,海军人员的规模从15100人扩大到了40800人。全新的舰队包括了6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9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63艘鱼雷艇。

由于日本人民的巨大牺牲,对俄海军扩张和六六舰队在1903年就提前完成了,这之后日本又进行了一次三三舰队海军追加案和战前紧急购买案,三三舰队无法在战前完成加入日本海军,因此日本海军在1904年紧急从意大利购买了两艘装甲巡洋舰“春日号”和“日进号”。

而三三舰队中的香取号和鹿岛号则由于无畏舰的出现,刚刚完工便已经落伍,三三舰队中预计由日本单独建造的扶桑号战列舰和伊吹,榛名,雾岛三艘巡洋舰则在战后大幅度修改最初设计,以便追随无畏舰的脚步,进入下一个军备竞赛的轮回。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三笠号战列舰

在此期间,三菱等公司也开始自行建造舰艇。日本海军也开始组建了潜艇部队,1901年井出谦治大尉(后为大将)奉命赴美,在驻美使馆工作。1902年井出回国,在海军省和镇守府等单位作过演讲,介绍了潜艇的发展情况,以引起人们对潜艇的关注。

1903年,海军省副官小栗孝三郎少校(后为上将)奉命赴英,在驻英使馆工作,他曾到英国海军学院去学习战术课程。 他认为,日本海军也要有自己的潜艇,至少必须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上述意见向大使馆武官作了报告,并请他转给海军省,不过由于战争爆发耽误了。

1904年6月11日,日俄战争爆发后(明治37年),日本海军从通用动力电船公司购买的五艘潜水艇运抵横须贺海军工厂,次年年底组装完毕并投入了使用,不过主要用于学习与研究。

在海军武器选择上,作为一种能够破坏装甲舰艇水线以下舰体的强大武器,日本海军给予了鱼雷高度关注,于明治17年( 1884年)从德国进口了鱼雷,并很快装备了水雷艇部队,当时的水雷艇是在舰首装备有固定式单管鱼雷发射管的小型舰艇。在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对鱼雷武器的研发和运用投入更大的热情,还特意从战争赔款中拨出3000万日元作为发展鱼雷艇的基金。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左一大山岩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尝到了现代化军事管理体制的甜头,开始着手扩张现有的海军学校,大量派遣年轻海军军官赴欧美学习,聘请更多的西方海军教官;在先前创办的大学内开设造船、冶金、军火制造等专业;

日军不少军官曾到德国留学。部队和院校也雇请了许多德国教官,按德军条令进行训练。东北战场日军统帅、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元帅就极为推崇推崇欧洲军事,崇拜德国的老毛奇元帅,1870-1874年赴欧洲日内瓦学习军事,参观普法战争,回国后致力于陆军现代化建设,主持了军队改革,甲午战争期间任侵华日军第二军司令官、山东作战军司令官。

1903年5月,大山岩提出日本针对俄国势力东渐的充实军备意见书,要求日本根据俄国海军状况,抓住机遇对其先发制人。他的这个意见书,对1904年2月9日日本对俄国的不宣而战爆发的日俄战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本海军的作战思想,同陆军一样强调进攻。“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曾在英国学习,他积极求战,但重视准备,行动谨慎而诡诈。就总体而言,俄国人口和陆海军数量都大大超过日本。但具体到远东战场,则日本的实力超过俄国。加上其他有利条件,如后方近,训练和装备较好,指挥能力较强,对中国东北情况熟悉等等,则日本的优势更为明显。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前排中央的东乡平八郎,右一秋山真之

联合舰队第一参谋秋山真之在甲午战争后转和泉舰服役。1896年年1月划归横须贺,并且在海军水雷术练习所(海军水雷学校)学习布雷技术,毕业后担任横须贺水雷团第2水雷队副队长。后来在通讯舰八重山服役升任大尉。同年11月被军令部作为谍报员派往中国东北活动。

1898年,秋山真之以私费身份留学美国,就读于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师从著名海军战略家马汉,学成后又在英美从事了两年的考察活动,还以驻外武官的身份随美国大西洋舰队出航,观察了美西战争的战况,他还设法调查了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教程。1900年,秋山真之归国后提交了非常详尽的调查报告,引起了日本海军高层的重视。后来,秋山被派往海军大学任教官,建立了海军学术教育的理论体系。

秋山是日本海军中第一个提出要将战略和战术区分开的人,并将美国海军的教育训练方法引入日本。秋山在海军大学任教时使用的讲义《海军基本战术》中,能看到他关于T字战法和乙字战法的说明,这是在日俄战争前关于T字战法的唯一文字资料。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秋山任联合舰队第一参谋,提出了许多大胆的作战设想,如驱逐舰夜袭旅顺口、沉船堵塞旅顺港、敌前大转向等,被东乡司令誉为“智谋如泉涌”,誉为天才参谋。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岛村速雄

东乡平八郎另一个助手便是岛村速雄,他是军令部指定的首席参谋长,他常年在英法等海军强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发现日本海军应该学习英国的“见敌必战”主义,因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因为日本不具备大英帝国的国力,没有打持久战的资本,所以日本必须更加坚持“见敌必战”,说穿了,就是一定要靠突然袭击,打闷棍,先下手为强,一棍子把对方干趴下,打得他毫无还手之力。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三菱长崎造船厂第三船坞

在经济上,国内大力扶植产业,重点扶持军工厂和造船厂,推出《造船奖励法》、《航海奖励法》和《远洋航线补助法》,其中《造船奖励法》直接对国内造船业者进行补助,降低造价,促进国内造船业发展,并且开始在横须贺等海军造船厂自行建造1000-4000吨级左右的中小型战舰,到1903年日本已经可以自行制造当时很先进的152mm速射炮。

同时海军扩充计划促进了民营造船业的迅速发展,使国产船舶总顿数很快超过进口船舶数。

在对外贸易方面,随着工业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贸易总额成倍增长。

在银行业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银行数量从1893年的454家增加到1900年的1802家,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

从1894年到1902年,日本建立的公司和工厂,分别增加了5.2倍和1.3倍。公司的资本,1903年比1894年增加了3.3倍。据统计,在甲午战争后的10年内,日本各个工业部门的公司总数,已由2844家增加到8895家。

不仅数量激增,而且机械化程度也迅速提高。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成品与半成品的出口的增长,特别是1887-1892年的5年间,纺纱设备扩大了5倍,产量扩大了9倍,资本比重占全部工业资本的40%以上。据统计,从1896年至1899年短短三年间,棉纺产品出口量增长8 倍,总产量增长近一倍,大量的资金从中国和朝鲜回流国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三菱长崎造船厂巨型吊臂

除了纺织工业外,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也有了巨大发展。为了发展钢铁工业,日本于1897年开始创办规模庞大的八播制铁所。这家工厂成为日本钢铁工业大发展的重要标志。据统计,日本的生铁产足和钢材产量, 1904年分别为68000吨和59900吨,1905年则上升为79000吨和71100吨。

在钢铁工业的带动下,重工业的其它部门也跟着发展起来。在此期间,日本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得很快,其中尤以铁路为突出,据说还在旅顺的仓库发现了六千多根铁轨,“大力支援”了日本的铁路建设。从1894年到1904年,铁路由3402公里增加到7539公里。

在航运业方面,从1896年到1903年,日本的海运能力增加了将近一倍,船只由570艘增加到1088艘。由于战争的需要以及受到政府的特殊保护,甲午战争后,日本邮船、大阪商船、东洋汽船三大公司已对日本的航运业构成垄断地位。日俄战争期间,又增加了400多艘,而且多数是适合远航的大中型船只。

明治维新后日本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棉纺织业方面,从1893年—1903年间,棉纺产量猛增了近3倍。并且在1896年棉纺织输出量开始超过了进口量,日本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纺织品输出国。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机械纺纱厂

据1900年的调查,纺织工业部门占了全国工厂总数的73%,马力总数的46%和工人总数的67%。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部门完成了工业化,以钢铁工业为大标志的重工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至日俄战争前,日本已具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为了准备对俄作战,日本又增加税收、发行公债和实行烟草专卖。从1893年到1903年,税收由7000余万日元增加到14600多万日元,增加了一倍。1903年,公债达到53800万日元。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据统计,1904年,收入32750万日元,支出27710万日元;1905年,收入53530万日元,支出42070万日元。另外美英等国还给予了日本大量援助。

在1895-1905年这10年间,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差,因此不得不提高税收,到1903年日本经济已经转向以垄断资本为主导的帝国主义阶段,而日本民众的平均收入只有英美等国的十二分之一,税收负担却相当于英美民众的3-4倍,日本的工业化是依靠掠夺本国民众尤其是农民以及中国和各个殖民地来完成的。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日本煤矿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1904年2月4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俄开战。当时,元老伊藤博文和井上馨发问:“日本有没有进行长期战争的财政实力?”大藏大臣曾祢荒助当即表示:“日本没有这种财政实力,我无法担当此任”,并提出辞职,尽管最终被天皇制止——开战之际大藏大臣辞职,必然遭致外界尤其是欧美对日本财政实力的不信任。

但“财政管家”曾祢荒助说的是实话。当时,日本财政状况确实非常拮据:银行库存资金只有1.17亿日元,支付进口货款后仅剩0.52亿日元。鉴于甲午战争所耗军费为2.2亿日元,日俄战争至少需要两倍于甲午战争的4.5亿日元军费

为了筹措足够的军费,2月24日,即战争刚开始2周,日本政府派遣日本银行副总裁高桥是清前往美国。表面上高桥是去美国进行“市场调查”,实际上是募集外债,指标是1亿日元。在送别高桥时,元老、原外务卿井上馨含泪对高桥说:“你如果不能顺利募集到外债,军费问题无法解决,日本将遭灭顶之灾。”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明治33年日本陆军

身负重任的高桥到了纽约后,发现他接受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产业振兴的高涨期,正竭力引进外资。让美国人购买日本公债,把钱花花往外掏,怎么可能?于是,高桥便去了伦敦,想通过日英同盟这层关系,获得英国方面的支持。

英国人确实很热情。在伦敦,高桥受到各方招待。但是,英国舆论认为,这场战争日本必败无疑(话说甲午战争英国舆论也不看好日本)。在伦敦资本市场,日俄战争前日本发行的利息为4%和5%的公债一再暴跌。英国人普遍认为,如果贷款给俄国,俄国好歹有土地和矿山可以作抵押,日本啥都没有。

但高桥并不气馁,最终,英国同意由银行购买500万英镑(合0.5亿日元)日本公债,年利率为6%、偿还期为7年,以日本关税收入做抵押。这个条件相当苛刻。因为,当时外债的利息一般是2%。英国所以还愿意放贷,是认为万一得不到关税,可以让日本以“六六舰队”做抵押——还是生意,哪有什么同盟友谊?

筹集1亿日元完成任务过半,可另外0.5亿日元如何筹措?就在高桥倍感困惑时,全美犹太人协会会长、著名金融家雅各布·希弗向高桥伸出了援手,使他喜出望外地超额完成了任务。原来,正好在伦敦旅游的雅各布·希弗了解到了高桥的苦衷,他第二天即派属下前往拜访高桥,表示愿意为日本提供帮助,条件是余下0.5亿日元战时公债,必须全部在纽约发行——这几乎谈不上是条件,高桥一口答应。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高桥是清与斋藤实

雅各布·希弗所以愿意帮助高桥,主要因为俄国有500万犹太人,长期遭受压迫。就在日俄双方激战正酣时,俄国各地发生了大规模屠杀犹太人事件。另一方面,当时俄国正处于1905年革命前夜,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希弗和很多犹太人一样,希望日本能战胜俄国,使犹太人获得拯救。不仅自己为高桥筹款,雅各布·希弗还呼吁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和纽约所有银行购买日本战时国债,使高桥从美国和欧洲筹得了2亿美元,远超筹款指标。

日本在海外发行的战时公债,约半数是犹太金融资本家,特别是受洛克菲勒石油财团支持的“洛克菲勒普通教育委员会”出资购买的。按《日俄战争秘史》中的说法:“雅各布·希弗在日本进行一赌国运之战的日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同时,日本发行公债的条件也日渐优惠。如上所述,最初资本市场的公债利息是2%,但日本战争公债的利息是6%,偿还期7年。在日本取得旅顺战役、奉天战役、日本海海战的胜利后,利息降到4.5%,偿还期长至20年。高桥是清一人筹得的军费占全部筹款的42%。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犹太人

与甲午战争需要获得老牌帝国主义支持一下,这次日本同样找上了英国。经历过甲午战争一役之后,英国人对日本人已经是刮目相看,甲午战争前,《圣詹姆士官报》上就有一篇反映这种变化的社论:“如果日本企图……瓜分中国,我们必须加以干涉。不过,目前它不大可能会这样。……在今后许多年中,日本对于我们不会有任何损害。我们不必反对它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无疑地,它将威胁和震动俄国,但这和我们毫不相干。……如果日本对于正向亚洲北部伸出一个长爪的令人可怕的帝国形成一种对抗力量,我们并不吃亏”。

说白了,日本与俄国的战争绝对是英国人喜闻乐见的。

作为英国人钳制俄国人的战略手段,《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英日两国越走越近,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英日两国走上了协商订立同盟的道路。1901年4月17日,日本驻英公使林董以个人的名义向英国外交大臣兰斯顿提出了有关英日同盟方案的设想,兰斯顿也给予了积极的响应。

5月15日,林董就此问题再次拜见了兰斯顿,表明了日本同英国结盟的意愿。

7月15日,索尔茨伯里因此会晤林董,表示英国政府愿意与日本建立同盟关系。

7月31日,兰斯顿又对林董表示:目前正是“就缔结长期同盟进行谈判的最适宜的时机。”

10月8日,日本政府决定了采取和英国订立英日同盟的政策,并正式授权林董,让其就英日同盟问题与英国政府进行交涉。

11月6日英国提出了第一次草约,

11月28日,日本政府通过了日方修正案,

12月7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英日同盟

这也标志着英日同盟终于进入实际性谈判阶段。经日英两国的反复磋商,1902年1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佩蒂-菲茨莫里斯和日本驻英大使林董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即第一次英日同盟。

协约主要内容如下: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5年。

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 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也是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工具。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罗斯福

至于美国的立场,最初美国表面上保持中立,“日俄战争”刚一开始,实际上已经与英国连成一气,偷偷站在日本的背后,以对抗俄德法三国的联合阵线。罗斯福就警告德法两国,“如果出现一个反日的联合,试图重演1894年俄、德、法对日本所做的那件事(三国干涉还辽)那么,我会立即站在日本方面,为了她的利益,需要走多远,我就走多远”

美国的想法不无道理,俄国就是头吃不饱的棕熊,他们与英国担心俄国战胜之后会改变远东地区的战略均势,俄国人一家独大。因为早在1899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约翰․米尔顿․海伊(John Milton Hay,1838~1905)就曾经对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 希望能与列强共享在中国与远东的利益,而这个政策的最大威胁,就是国土与中国相接的俄罗斯帝国。

西奥多·罗斯福在7月26日,写给国务卿海约翰的信中就说“日本人已在为我们而战”“如果日本胜出,我们会真诚提供帮助,以防止出现抢夺其胜利果实的干涉”。

但随着,日俄“对马海峡之战”(1905年5月27日-28日)后,日本的胜利令罗斯福斩钉截铁地改口说:战争初期我同情日本,但现在我更同情沙俄。沙俄的失败是文明的损失,强俄是一个威胁,强日同样是一个威胁。

1904年4月,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阿德纳․罗曼扎․查菲中将(Adna Romanza Chaffee,1842~1914)即根据(老)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总统的指示,于“陆海军联合委员会(1903年7月17日成立)”中重新修订了在1897年由海军战争学院所拟定的一项对日作战计划,并扩大制定为--《橙色战争计划》(War Plan Orange,简称:《橙色计划/方案(或称:橘黄计划)》),这是美国首次将日本视为“假想敌(opposing force)”。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至少在日俄战争开始之前,美国是明确表示支持日本的,这对日本来说已经足够了。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1905年清廷实行预备立宪,并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这是赴欧洲考察大臣及随员在罗马合影

当时的满清政府态度也很耐人寻味,尽管甲午战争之后满清被打得满地找牙,割地赔款在国际上颜面无存,但是却开始向日本人靠近,双方交流明显增多,还派遣大量谍报人员协助日本,希望联日抗俄,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赶走侵占东北的沙俄。

《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陆续从北京撤走,交收东三省事宜再次提上日程。沙俄一再制造借口,不肯从东北撤兵。东北人民展开武装抗俄斗争,英、美、日等国也以利害冲突,出面干涉,德国、法国也表示反对,要求俄国从东北撤兵。

1901年10月,俄国不得不再与清廷谈判。此时清廷已摆脱庚子年的空前危机,又有英美日德法五国的支持,其态度自然更加强硬。1902年4月8日,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沙俄,终于不得不与清廷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1900年10月,李鸿章(中坐者)与俄国卫兵的合影。

条约规定:俄军在一年半内,分三期从东北撤军。虽然条约中附加了一些不平等的内容,如俄军撤退后中国在东北驻兵,“应添应减,随时知照俄国国家”,但总算是保住了东北,逼迫沙俄承认了中国对东北拥有的领土主权。

条约虽然签署,但沙俄从无履行条约之诚意。其所谓的“撤军”,竟成了大举增加其驻旅顺海军,并将辽河流域的俄国陆军集中至中东铁路。1903年4月18日,沙俄居然肆无忌惮地向清廷提出了所谓的“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竟有“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变相独霸中国东北的条款。

清廷在武力上既无力驱逐沙俄,亦不足以迫使沙俄履行外交承诺撤军,如此,唯一的出路就只有诉诸列强,将东北问题国际化。在接到沙俄所谓的“七项撤军新条件”的第二天,清廷外务部官员将俄国“七项撤军新条件”透露给了日本驻华外交官。

同日夜,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拜访了庆亲王奕劻,力劝中国拒绝俄国的这些条件。1903年4月25日,美国也向俄国提出抗议,谴责其违背了“门户开放”原则。稍后,美、日又照会清廷外务部,“忠告”其勿对俄国做出任何让步,同时警告,如清廷签字画押,则各国恐怕会“立待效尤”,列强会立刻向俄国人学习;而早在1902年,为了在远东地区对抗俄国,英国已经与日本缔结了联盟。如此,东北问题就形成了日、美、英、中与沙俄对峙的局面。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反应当时的漫画

法国人作为当时俄国的盟友,受到英国与德国的牵制,却并没有发挥出什么很积极的作用,反而在战争中迫于压力给俄国下绊子。

德国人自然是乐得看到日俄大战,容克军国主义与日本武士道军国主义本质上有许多的共同点,两国民族性格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加上共同的敌人:俄国,使得当时的德国

与对满清的甲午战争一样,对俄谍报工作同样是日本豪赌的重点,明石元二郎几乎是非常出色得完成了任务。

明石元二郎1865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天神町,1894年赴德留学,1901年任日本驻法公使馆副武官,1902年任驻俄公使馆副武官。1903年秋,随着日俄战争临近,日军参谋本部的谍报活动进入临战部署,特别指挥驻俄武官明石元二郎加紧策动俄国内部反沙皇各派政治势力制造动乱。

明石研究了俄国历史后,得出一个结论:“俄罗斯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即使拿破仑攻入莫斯科,也不能征服它。假如日本陆军从满洲方面进攻的话,也不可能打到莫斯科。如果敌人顽抗到底,日本靠武力是不能取胜的;但如果运用谋略从背后动摇其国内,却有成功的可能”。

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及初期,曾津贴俄国的许多反对党派包括列宁的党派。1904年暗杀沙俄内政部长维亚切斯拉夫·冯·普勒韦,1905年1月22日约4600名请愿工人被打死打伤的彼得堡“流血星期日”等都与他有关。

日俄战争——日本为何敢押上身家性命与俄国赌国运

乃木希典与幕僚在庆祝

就这样,日本再次压上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赌国运,展开了一场对俄国的大战,只是这一次的胜利,却远不如甲午战争来得丰厚,沙俄直接来一句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怼得日本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是至少,日本觉得自己赌赢了,先下手为强,一拳打垮对手然后坐下来和谈的模式被固定下来,对外的侵略扩张也更加频繁,最终被自酿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