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區塊鏈佈局提速 跨境支付優勢凸顯

商業銀行的“智能化轉型”正在提速。一方面,效益較差的網點被裁撤,大而全的網點向輕型化、智能化升級;另一方面,多家銀行明確表示,將重金投入金融科技。而在銀行的金融科技佈局中,區塊鏈技術正在逐步得到應用。

記者發現,目前,五大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均已開始了區塊鏈項目的研發工作,個別項目已上線運營,且主要應用到扶貧、金融欺詐、貿易金融、數字票據和雄安新區租房等應用等場景中。

傳統金融機構藉助區塊鏈深度融合產業互聯網、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的聯防聯控。所以,傳統金融機購佈局區塊鏈已經是大勢所趨。截至目前,五大行均已入局區塊鏈,並有相關應用場景落地。

五大行區塊鏈佈局提速 跨境支付優勢凸顯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五大行對區塊鏈的探索主要包括扶貧、金融欺詐、貿易金融、數字票據、跨境金融和雄安新區租房應用等場景。

目前,銀行佈局區塊鏈呈現幾個特點:首先是關注區塊鏈帶來的業務實效,其次是區塊鏈能否拓展銀行的生態圈和業務場景,再次是區塊鏈能否幫助銀行解決金融風險管控的目標。孟昭莉表示,銀行在佈局區塊鏈技術時會傾向於和擁有成熟技術能力的互聯網企業合作,一方面可以依託其技術實力改造傳統銀行業務;另一方面則可以與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開展新業務的探索。

孫楊表示,銀行不僅僅趨向於聯合互聯網企業,還希望能夠聯合傳統企業。現在已有很多銀行和傳統企業聯合開發區塊鏈應用,比如畜牧養殖、酒廠產品溯源、零售供應鏈等。因為,區塊鏈可以幫助銀行更深入的融合產業互聯網,實現金融服務嵌入到更多的場景。

未來區塊鏈將通過聯盟鏈、智能合約等技術幫助銀行業構築機構間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此前時間冗長、手續繁雜、有時間限制的金融資產交易將可以瞬間完成。

區塊鏈技術未來可能幫助銀行突破到以往不敢做或者不敢做大的業務中,比如動產質押、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實現銀行服務進一步下沉到產業。而金融服務體驗將從過去的天級、小時級縮短到分鐘級甚至是秒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