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於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南京會擴容嗎?

南京的城市首位度過低早已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何為城市首位度?即一個國家中第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放到省裡自然也可以套用,假設南京為江蘇省的第一大城市,那麼按照2017年南京人口833.5萬人,蘇州人口1068.4萬人,則得出比值為0.78。這一數值已經不能用偏低來解釋了,近年南京又先後入選了長江經濟帶、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長三角城市群、國家級新區等多個國家戰略,被國務院批覆確定為了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名頭加身下,南京註定了不可能抱著“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心態當個普普通通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也不可能允許他這麼做。在此背景下,提升南京的城市首位度就被提上了議程。

2018年8月15日,南報網發表《優化城市功能 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文中提到:江蘇省委常委會調研南京時提出,建設“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

急於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南京會擴容嗎?

文中提到的一個觀點更是引起了廣泛關注,即:

南京在新一輪發展中,受到了區劃面積的限制。南京的地域特徵是南北長、東西窄,需適當通過擴大區域規模提升城市首位度。

考慮到南報網“中共南京市委機關報《南京日報》主辦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臺”這一身份,這被認為代表了南京市黨媒的官方態度。

當然,這篇報道本身畢竟只是南京市社科院院長、創新型城市研究院發佈的研究成果,只此一個的話,還不至於引起多大反響,偏偏兩天後的17日,新華日報發佈了一篇《南京行政區劃調整“路線圖”》。

兩篇文章接連放出,這被認為像是官方在放風,自然就點燃了關於南京行政區劃調整的熱議,議論普遍偏向於認為南京擴容在即。

另一方面,2011年8月,安徽巢掉巢湖,省會合肥市合併原地級巢湖市的原居巢區、廬江縣。2016年5月,四川省會成都市代管原地級市資陽市代管的縣級簡陽市。兩例跨地級市的調整恐怕也給了江蘇和南京不少信心。

急於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南京會擴容嗎?

那麼假設南京擴容,結果可能會是怎麼樣呢?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1950年從南京劃歸鎮江的句容復歸南京肯定跑不了的。句容剛好能填補住南京東部凹陷的空心地帶,可以很有效的緩解南京轄境“南北長、東西窄”的侷限。

但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鎮江怎麼處理,是合肥模式直接撤銷,幾個地級市瓜分原鎮江下轄區域,比如句容和鎮江市區劃歸南京,丹陽劃歸常州,揚中劃歸泰州;還是成都模式只拿掉句容,鎮江仍然獨立為地級市;又或是單獨開創一個更復雜涉及大半個蘇南的模式。

除了鎮江外,南京膽子大點的話,其實可以想辦法拿下儀徵,甚至於拿下鍥入江蘇的天長市。不過天長市就涉及到跨省了,真要動手,代價恐怕不是一點半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