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銀行家認為3年內會有銀行倒閉 第一個倒閉的會是誰?

7成銀行家認為3年內會有銀行倒閉 第一個倒閉的會是誰?


2月26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8)》,有69.3%的人認為未來三年將會有銀行機構退出市場。

那麼,哪些銀行會活下來?哪些不會?雖然《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8)》沒有給出答案,但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兼麥肯錫中國金融機構諮詢業務負責人曲向軍曾認為,未來只有那些真正將數字化與創新融入基因的銀行,才能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

數字革命來襲 銀行面臨多重挑戰


除了監管成本上升、新興市場經濟放緩,以及信用風險累積的顧慮以外,數字化挑戰無疑成了全球投資者對銀行業務模式最根本的擔心。

“數字化變革的速度比我們預計得更快,如果銀行不採取任何應對措施,我們預計到2025年數字技術革命將給全球銀行業ROE帶來超過400個基點的衝擊,” 麥肯錫在《全球數字化銀行的戰略實踐與啟示》中指出。

目前,由數字革命帶來的有關銀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已經在醞釀之中。比如,以前,對於用戶來講,轉換銀行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如今隨著新應用和在線服務的發展,銀行施加在客戶身上的巨大粘性已經開始打破。麥肯錫調研數據顯示,如果新的全面數字化的服務提供商能給出有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方案,一半以上的活期/存款賬戶和信用卡客戶就會轉換銀行,而且會從現有銀行轉移至少三分之一甚至多達一半的業務。

很顯然,雖然數字化革命加速途中大量潛在性顛覆尚未顯現,但在給銀行的業務模式造成了重大威脅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事實。

麥肯錫預計, 2025 年,全球銀行業五大零售業務(消費金融、按揭貸款、中小企業貸款、零售支付和財富管理)中10~40% 的收入將面臨威脅,並且20~60%的利潤將會消失,具體數據因具體業務而變動。

銀行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 表面數字化的銀行將面臨倒閉


數字化大潮即將顛覆傳統銀行業邊界,未來的金融世界將由數字生態系統構成。銀行都已經意識到實施數字化戰略才能制勝未來,然而,當銀行真正準備開啟數字化之旅時,往往會有困惑,比如,什麼樣的數字化才是真正的數字化?如何推動創新從概念變成清晰的數字化藍圖?如何讓數字化從亮點變成真正效益,並實現規模化?等等。

對此,我們不妨看看國外的領先銀行都是如何做的。

花旗銀行:致力於成為世界領先的數字銀行


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后,花旗銀行認識到:以往那種依賴併購來維持增長的戰略是行不通的,花旗必須大力強化自身的數字能力,才能應對數字時代客戶行為和競爭格局的劇變。於是花旗銀行於2012 年提出了“移動優先(mobile first)”戰略,並在2017年進一步提出“打造數字銀行”的新戰略,花旗的數字化戰略有三個核心支柱,即以客戶為中心、全球適用性和數字化合作夥伴關係。

“花旗銀行致力於成為世界領先的數字銀行。數字化對花旗來說不是流於表面的膚淺的形式,而是將整個操作系統和流程徹底數字化。”花旗銀行高層表示。

過去三年中,花旗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成果斐然:數字渠道交易量增長了15%,移動客戶總量增長了40 % ,2017 年的利潤比2010年上升了49%。

西班牙對外銀行:技術高管進入決策層


西班牙對外銀行秉承“成為全球數字銀行領軍者”的發展願景,從2006 年開始啟動了為期10 年之久的數字化轉型,具體包括四大轉型舉措:推動傳統業務數字化轉型、優化客戶解決方案、佈局金融科技、推動開放銀行。

最引人注目的是,西班牙對外銀行認識到,只擅長銀行業務,已經無法適應這個行業的驚人變化,為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西班牙對外銀行的眾多有強大技術經驗的高管開始進入決策層和核心領導層,這在目前的銀行業中還相對少見。

西班牙對外銀行的轉型最終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 年的總收入比2008 年增長43%,成功扭虧為盈;線上交易額在總交易額中佔比超過59%;數字用戶超過650 萬,佔客戶總數量的40%。

新加坡星展銀行:建立從上到下的數字化企業文化


星展銀行在2006年提出“帶動亞洲思維”(Living, Breathing Asia)的戰略宗旨,紮根亞洲開展數字化轉型:2009年星展銀行啟動全球星展銀行數字化轉型計劃 ;2018 年進一步提出“生活隨興,星展隨行”(Live more,Bank less)的戰略口號,承諾將銀行服務化繁為簡,為廣大客戶提供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為何要進行數字化轉型?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其實現成為“新亞洲首選銀行”目標的必要手段。“2013 年星展的董事會達成共識即星展甚至整個行業都必將走上數字化道路,假如當時稍微猶豫一下錯過了率先開展數字化轉型的機會,星展可能根本走不下去。” 星展銀行首席執行官Piyush Gupta曾表示。

為了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星展銀行全面推動企業文化改革,無論是審計、合規、後臺、呼叫中心還是銷售團隊,全體員工都在重新構思客戶旅程,完善業務流程,促進數字化轉型,甚至 “重新構思一段員工旅程或客戶旅程” 成為KPI 的一項考核指標。

星展銀行的特色數字化策略則是圍繞核心市場拓展生態圈,利用數字渠道佔領新市場。從轉型效果來看,目前,在星展銀行客戶的所有支付交易中,92% 均通過數字渠道進行。其推出的線上支付服務平臺FAST 的業務增速超過300%。開展數字化轉型之後,數字渠道客戶為星展銀行貢獻的收入相當於傳統渠道客戶的兩倍。

摩根大通:重金投入支持數字化轉型


摩根大通從2012年首次發佈移動銀行起就開始全面構建數字銀行,秉承“ 移動優先,萬物數字化”的戰略啟動轉型,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包括打造領先的數字化體驗、佈局生態圈、創新數字產品、打造技術型組織和能力。

摩根大通每年投入近100 億美元用於支持數字化轉型,其全行22 萬員工有25%的人員是技術/ 數據背景。其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摩根大通2017 年的總收入較十年前翻了一番,利潤提升3 倍,2018 年第二季度的活躍數字用戶約4700 萬名,相比2015年增長19%。同時,摩根大通的數字化轉型贏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股價較2008 年穩步上漲170%,其市值目前位居美國銀行業第一。

很顯然,數字化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的核心戰略,“對銀行而言,單純的數字化不夠,數字化必須成為銀行的業務核心,只有這樣的數字化才能助力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而那些表面數字化的銀行將首先被淘汰,” 美國傳奇銀行家、“Bank X.0”系列作者布萊特·金(Brett King)布萊特·金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