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与科学的一点点差距在哪里?

  大家好,我是冷言。

  曲率飞船的那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写完那篇文章首先是有小伙伴问冷言为什么更新科普类的内容速度越来越慢,接着就有人把刘慈欣先生的三体搬出来讲话,一边是说冷言是照搬三体的话,一边说冷言讲的不对叫冷言去看看三体。

科幻与科学的一点点差距在哪里?

  对此冷言先声明冷言对科幻小说很有兴趣,但是迫于某些原因冷言很少去看科幻小说。(研究自己的物理理论都研究不过来,有空去看科幻小说论文还没翻完呢。)冷言也不想多废话什么就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根据冷言个人对刘慈欣的理解,他对物理理论是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他在三本里描写曲率飞船的时候是用正确理论描述的这并没什么问题。同一个理论不同的人讲,用的例子可能不一样最终你听到结果是一样的,这个理论就是这个理论。不可能说冷言在讲相对论的时候说到了光速恒定不变原理,别人讲相对论的时候就不讲或者讲出来就是另一个意思。

科幻与科学的一点点差距在哪里?

  想到这里冷言思考过一个问题,目前为止到底是科幻领域对物理定律的描述比较全面,还是理论物理学领域对物理定律的描述比较全面。再冷言没有深入的了解理论物理学时候觉得科幻肯定比理论物理学领先,后来冷言就被18世纪的一个外国科学家打脸了。黑洞这个理论在理论物理学界被广泛承认是在20世纪,但是冷言在翻一些历史文献的时候,发现在18世纪有个物理学家提出过一个叫做暗星的星体,就是引力大到光也不能逃逸的星体。各位再找找看在科幻小说里面黑洞穿越时空这种概念最早在哪本小说里面,冷言打赌绝对不会早过18世纪。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爱因斯坦跟黑洞的最大关系就是爱因斯坦在数学上面证明了黑洞的存在。)

  还有就是在科幻小说层面如果你的理论与理论物理学界提出的理论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能讲的通在科幻小说上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既然大家都是到三体知名度高,冷言还是拿三体举例子吧。三体这部科幻小说里面的很多物理定律是非常正确的,不过也有一些纰漏:三体人用来监视地球人的装置“智子”是利用量子纠缠这个理论进行的,但是三体里面写的是有问题的。不过依照作者的思路理解也可以理解下去,但是和理论物理学界提出的量子纠缠理论是不一样的,如果放在理论物理学分分钟被打死。

科幻与科学的一点点差距在哪里?

理论物理学的发展还是早于科幻小说故事的,因为弦理论和超弦论这些理论已经把宇宙扩张到一个非常非常不可描述的程度了。科幻作家不懂什么时候会把弦论完全的融到科幻小说里面。

  冷言也最后再说一句拿三体举例子并不是对三体有任何意见就是就事论事。

  大家对科幻与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冷言喜欢我的文章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