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三國後期,三個家族之間非常有趣的爭鬥過程。這三個家族分別是司馬,曹氏以及恆氏這三個家族。在曹家奪得天下卻被司馬家篡奪了,後來恆氏家族又從司馬家奪了天下。並且這三個家族在曹魏時期就有著相當大的仇怨。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一開始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曹氏家族,魏國建立之後這個國家的兩任皇帝都很短命,這兩位皇帝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熟知分別是曹丕和曹睿。在曹丕40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曹睿更是短命36歲就去世了。當時魏國的皇帝曹芳繼位時只有八歲,在這時候就需要託孤了。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在託孤這件事情上曹睿繼續沿用了他爹的方法,把國家的兵權交給自己的宗親,朝廷的一些文官系統則交給手下的有功之臣。最後他把國家的軍權交給曹爽,原本只是掌管禁軍的曹爽在的時候一夜成為了大將軍。在曹丕託孤的時候,還是將文官的系統交給了司馬懿,陳群等人。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很多對於三國有所瞭解的讀者們,紛紛都認為司馬家篡奪曹魏的政權,主要是來源於司馬懿有著非常深厚的韜略和城府。但是也有一點是不能夠忽略掉的,那就是對曹睿委以重任的曹爽實在太過無能。在曹睿去世之後,魏國幼主繼位的時候年紀十分幼小。對於司馬懿和曹爽這兩位託孤大臣,這個小皇帝也並不能從中調節。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郭太后想要垂簾聽政,卻在曹爽的干涉之下兩人分開。為了這讓自己能夠獨自控制皇上,當時在朝廷之上曹爽扶植一些跟自己關係好的人,排擠其他重臣。更是讓自己的親生弟弟把握朝廷當中的禁軍。從這幾點就能夠看出來,當時在曹爽已經將自己當成一個太上皇。在曹爽掌權之後,幾乎朝廷大臣都讓他得罪光了,但是卻還留給這些人可以還手的餘地。這就是等於把自己得罪過的人全部送到同一個陣營當中。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在當時唯一讓司曹爽感到十分顧忌的人也就司馬懿了。因為司馬懿在陝西關中還有一支軍隊。曹爽找不到機會可以瓦解司馬懿的軍權讓他非常著急,司馬懿卻主動願意讓曹爽往自己手下軍隊當中安排他的人。但是作為交換,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也能掌管一支禁軍,就是說著雙方各自進行了一次交換。沒過多久時間,司馬懿就開始了他的計謀,假裝因為中風快要離開人世,將曹爽等人都騙了過去。在這個時候曹爽非常開心,認為當時的魏國終於沒有人能夠和自己抵抗了。找了一個好日子讓自己的弟弟和小皇帝去高平陵祭拜祖先。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司馬懿知道曹爽的勢力如今都在城外,就帶領手下幾千名死士和司馬師手下的禁軍控制住皇宮。在當時朝中大臣們以及郭太后早就對曹爽十分不滿,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對於司馬懿的行動十分的配合。最後司馬懿通過太后的名義,下詔廢除了曹爽的職位。 這時應該是恆氏家族登場了,當時有個名叫恆範的人他對於曹爽十分的支持,在祭祖之前他就對曹爽說,你們兄弟兩個人一定一個人把握軍權,一個人把握朝政,千萬不能一塊出城。在這時別人把皇宮佔了,你們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但是他的勸誡曹爽卻沒有聽進去,最後果然出了事。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在當時司馬懿是通過太后的名義將曹爽廢除,是當時曹魏的皇帝還在曹爽的大營當中,恆範認為皇帝他的名義科比太后管用多了。曹爽完全可以逃到鄴城當中,通過皇帝的名義徵集天下來解決司馬懿。只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曹爽一定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是曹爽對於這樣的計策卻根本不聽,決定交出自己手裡的兵權,好讓自己能夠好好的度過晚年。對於曹爽的做法,恆範氣得要吐血,大罵對方無能。

司馬懿發動政變這人跑了,不想此人卻為後來的司馬家帶來災難

再後來曹爽決定投降,被司馬懿殺掉之後。恆範他的家族也受到了牽連,從此之後司馬家把握著曹魏的天下,最終篡奪皇位,建立晉朝。但是讓司馬懿也沒有想到的是,在當時恆範的有一個兒子卻從這次浩劫當中逃了出去。保住了恆家的血脈並且一直隱姓埋名。到恆範他玄孫這一代,也就是恆溫這個人在東晉朝廷當中是一個十分有地位的大臣,差一點就將司馬家的皇位給奪走了。同時恆溫的兒子恆玄最後卻完成了篡位這項工作,幫他的家族完成了最後的復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