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除黄皓可以理解,不制姜维是何道理?

重舟难过千重山


别把诸葛瞻想得那么高尚,事实上诸葛瞻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照着蜀汉朝廷给诸葛瞻设定的路径,沿着其父诸葛亮的光辉路径,却越走越难行。

诸葛瞻是诸葛亮46岁才得的儿子,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却在儿子出生的半年后,开始历经6年的5次北伐,终因操劳过度而死在战场,临死前诸葛亮特意修书一封,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内容是这样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归结为八个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养德。

正因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使得蜀汉朝廷将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任务无情的加在诸葛瞻的身上,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17岁娶了公主为妻,拜骑都尉,18岁任羽林中郎将,不久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



34岁的诸葛瞻担任他父亲诸葛亮同样的职务军师将军,而且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的年龄也是34岁。

35岁的诸葛瞻,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这个升迁速度,要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也没有其它原因了,蜀汉朝廷把对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加在了诸葛瞻的身上。

不过好在诸葛瞻聪慧可受、才思敏捷、为人忠诚、道德高尚,但诸葛瞻为什么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实上诸葛瞻主要针对的是姜维,对于黄皓,诸葛瞻并不排斥。

陈祗死后,蜀汉尚书台执政的主要有三个人:尚书令樊建、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陈祗生前执政时,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维北伐的人,陈祗死后,尚书台执政都反对姜维北伐,而且诸葛瞻和董厥还上表皇帝,削姜维兵权,将姜维调职。

同样希望姜维倒台的人还有宦官黄皓,而且有理由怀疑诸葛瞻与黄皓合谋拉姜维下马,尚书台中只有樊建不与黄皓来往,而诸葛瞻面对黄皓的弄权并没有制止和纠正。



黄皓为什么之前不敢弄权?

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这样的名相来制止,来约束,从陈祗开始,不再约束制止黄皓,包括诸葛瞻,这才让黄皓有机会弄权,换句话说,蜀汉朝廷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讲真话,或者没有正直之士来制止黄皓小人的行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姜维一生最执着的事,就是北伐,这同样是诸葛亮当年的理想,身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理应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何以诸葛瞻要排斥姜维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要求这样做的。

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袆,没有姜维。而蒋琬和费袆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国内,休养生息。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后,如果再进行北伐,蜀汉国力就会严重透支,提前走向灭亡 。



而蒋琬和费袆的能力,治理内政绰绰有余,对外战争则心力不足,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姜维却是另一个有理想的极端主义人物,执着北伐,毫不放弃,哪怕刘禅投降后,姜维都没有放弃复国的理想。

而诸葛瞻呢?显然继承了父亲诸葛亮的遗属,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国家,与姜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对于诸葛瞻来说,姜维是战略分歧,黄皓是内部问题,因此诸葛瞻没有制止黄皓,反而一力针对姜维。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此子少年成名,聪明好学,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就将对诸葛亮期望全部转移到诸葛瞻身上。奈何诸葛瞻志大才疏,名过其实,他主政国事后,对内不能铲除奸佞宦官黄皓;对外又无法调动大将军姜维。因此诸葛瞻虽然名义上担任蜀汉丞相,实际上他权力小得可怜;尽管诸葛瞻名声如雷贯耳,但是跟他父亲比起来差得太远了。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反应了诸葛瞻的“丞相”职位名不副实,同时也反应了他执政水平差。

诸葛瞻有一位好父亲,因此他成为官二代,且升官速度十分的快。17岁时诸葛瞻迎娶公主,官拜骑都尉;18岁时诸葛瞻官拜羽林中郎将,35岁时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就再没有设置丞相一职了,诸葛瞻执掌尚书台政务实际上就是当上了丞相,全国军政统归他节制。当时宦官黄皓十分得宠,皇帝刘禅对他言听计从,黄皓玩弄权术,弄得蜀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涣散。统领国事的诸葛瞻对黄皓一点办法没有,只能任由黄皓弄权献媚,国家情况每况愈下。姜维作为大将军,一心要收复中原失地,因此他先后六次北伐,每次都兴师动众,结果都是小胜小捷,长此以往,蜀汉国力越来越虚弱。对于姜维支持北伐,诸葛瞻也是一点办法没有,他无法让姜维听他号令行事。

诸葛亮当丞相时,全国军政皆他说了算,没有人敢反对诸葛亮,包括皇帝刘禅,因此诸葛亮能成就北伐的大功业。诸葛瞻总领国事后,没有人听他的,大家都把他当成摆设,按理说大将军姜维应该听诸葛瞻的调令;宦官黄皓更不应该干政,干政就应该处死他。诸葛瞻权谋手段、威望能力皆不及父亲远矣,在其位却无法谋其政,不亦悲乎!邓艾领兵进入蜀地后,诸葛瞻亲自统兵迎敌,他或许想通过军功增加自己的威望,却不想第一次领兵出战就兵败身死了。死前诸葛瞻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返。他说的这三罪其实就是证明了他父亲对他的评价: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大秦铁鹰剑士


不止诸葛瞻,在蜀国内部,对姜维不满的大有人在。后世史家,也不少人把蜀国灭亡原因之一,归于姜维的穷兵赎武。下面我就分析一下:

第一,诸葛亮死后,蜀国之对外政策趋于保守

蒋琬、费祎当权时期,蜀国一改诸葛亮积极进取的政策,趋于保守。姜维是少数坚定主战的将领,主张以武力夺取陇西。蒋琬、费祎毕竟是文人出身,做事小心谨慎,三思而行;姜维则是武人,大刀阔斧,壮志凌云。费祎不认同姜维穷兵黩武的军事冒险计划,有心压制,每次姜维请战,他拨给的士卒不超过一万人。一万人能干什么,不过是小打小闹,隔靴搔痒罢了。

第二,费祎被刺后,蜀国又一次转向激进的对外战略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成为蜀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内外军事。在接下来几年里,姜维对魏国发动急风骤雨般的进攻,原本相对宁静的蜀魏边境再次烽火迭起。蜀国对外战略趋于激进,除了有姜维性格烙印之外,还与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司马氏发动政变控制魏国大权后,魏国国内形势趋于动荡,内乱迭发。对蜀国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必须赌上一赌。

从姜维上台这一年开始,蜀国几乎年年用兵,屡兴战事。对姜维来说,这是责任心的体现,是继承丞相诸葛亮收复中原的遗志。应该说,姜维的勇气与决心是值得赞扬的。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事后对这些战争进行复盘,发现对敌人的打击甚微,对自己的损害甚大。

第三,久战无功,蜀人生怨

姜维上台后,几乎年年发动对魏之进功,多数徒劳无功。非但士气严重受挫,国内对姜维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维”。以前诸葛亮五次北伐,久战无功,然而国内没什么怨言;同样是北伐失利,为何姜维会背上骂名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情况不同。

诸葛亮时代,魏国朝廷新立,不少人视之为“伪政权”,认为是曹丕篡夺汉室江山,实为汉贼。那么谁才是汉室衣钵传人呢、当然是盘踞在西南的蜀汉政权。到了姜维时代,时间又过于二十余年,三国并立,谁也打不过谁,大家对此心安理得,不再追求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追求实实在在的幸福,什么正统不正统,没有人爱理会。

第四,得不偿失的北伐

蜀在三国中实力最弱,只是据有山川之险,得以割据西南。以弱国频频出击强国,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实是得不偿失。从诸葛亮到姜维,蜀国对魏国发动的进攻不下十余次,给我们的印象,战略意图十分不明确,没有一以贯之的长期计划。

姜维与诸葛亮一样,一会儿攻击陇西,一会儿攻击关中,在战术上或有一二小胜利,在战略上着实乏善可陈。蜀军的战斗力不弱,但有短板,长于野战,短于攻坚。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姜维,倘若遇到敌人坚守不出,几乎没辙,粮食一吃完,必定退兵。攻城战的短板问题没解决,北伐毫无意义可言,敌人只要玩乌龟战术,你就寸步难行。




作为蜀国的军事一把手,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矢志北伐,出发点是不错的。然而,彼一时,此一时。北伐最终导致蜀国更加衰微,包括诸葛瞻、张翼等蜀国将领,都对姜维激进的对外政策是持反对意见的,是不满的。诸葛瞻在临死前,吐槽姜维一番,正是这种不满的表现。


君山话史


这一句遗言恰恰道出了诸葛瞻的无能。作为蜀汉重臣,明知黄皓迷惑圣听专擅朝柄却不能除此奸吝,而对姜维,诸葛瞻的妒贤嫉能更是一再被放大。




黄皓阿谀献媚迷惑圣听,在侍中董允死后,他与陈袛朋比为奸互为表里。蜀汉景耀元年(258年)侍中、镇军将军陈袛病死,黄皓从黄门令被后主提拔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至此开始手握实权专擅朝政。景耀二年(259年),樊建担任尚书令(丞相),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开始统领尚书台政处总摄国事,而大将军姜维长年在外领兵作战,黄皓在朝中作威作福,甚至蛊惑后主强令姜维收兵中止北伐。身为顾命大臣的诸葛瞻、董厥反而庇护黄皓,没有纠正后主的错误,对姜维的北伐一再采取打压、泼冷水的态度。




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第九次北伐又一次无功而返,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连年北伐皆徒劳无功,是好战而黩武,北伐导致国内疲敝,国力衰弱。于是诸葛瞻联合其他人上表后主,请求将姜维内调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以达到终止北伐的目的。




姜维无论从智谋韬略、军事指挥能力和国中领导地位不及诸葛亮,蜀汉到了中后期内部政治已经非常腐败和混乱,所谓:“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死。入其朝,不闻直言;径其野,民皆莱色”,臣子尸位素餐混日子,宦官弄权无人谏。在这种情况下姜维还要强做“不可为”之事连连北伐,无疑加重了蜀汉的经济负担,削弱了蜀汉的整体国力。同时,姜维作为蜀汉掌军权的第一人,却不能在国中树立威望,连一个皇帝身边的宦官都摆平不了,并最终为避免遭到黄皓的报复迫害而自请屯田沓中以避祸。


姜维才德虽不及诸葛亮,诸葛亮却视他为最好的接班人。看看诸葛亮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他的赞扬:“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才兼于人”。作为诸葛亮亲定的接班人,他更是将毕生所学尽传授于姜维。姜维谨遵师命,“北伐中原,恢复汉室”,在“贤人日退,小人渐进”的时代力图挽救蜀汉大厦,对北伐志愿的推崇和“将以有为也”,一切都因对武侯对他的知遇之恩,用“士为知己者死”足以解释他的一切行为了。




姜维在“明知不可为强要为”的现实面前,所要面对的各种非议是巨大而激烈的。上至后主下至诸葛瞻、董厥、张翼等人,都并不主张姜维连年北伐。可以说,姜维在儒家思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恢复汉室”的道德支配上,他已经无路可选,从这一点来看,姜维是“忠臣良将”的绝对楷模,是足可以使他名垂青史的重要表范。诸葛瞻不能抑制姜维,恰恰是他私心妒贤的表现。


大国布衣


不除黄皓,不制姜维,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诸葛瞻临死之前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除掉黄皓这个宦官可以理解,但“制”姜维这个北伐英雄又是什么意思?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此的解释是,诸葛瞻无法接受姜维一个从曹魏过来的降将,竟然当到大将军,甚至还被认为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所以诸葛瞻忌妒姜维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个讲法,可以说完全站在姜维的角度,如果换成诸葛瞻的立场来看,那就不是这样了,他完全有理由要打倒姜维和黄皓。

蜀汉这个国家很有趣,不同于曹魏、孙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不直接管事,都是交由专业经理人在打理。按顺序来说,蜀汉的掌权顺序是这样,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祇—诸葛瞻、董厥。我之所以不认为姜维算是蜀汉的领导人,是因为姜维长期领兵在外,很少亲临朝会,因此实际的政治权力主要落在陈祇手上。陈祇虽然只是侍中代尚书令,官职比姜维低,但他内连黄皓,外结姜维,打造一个宫中—朝廷—军方的蜀汉三巨头。在这个政治结盟中,陈祇扮演的脚色就像罗马三巨头的克拉苏一样,平衡着互看不顺眼的姜维和黄皓。当陈祇死后,这个脆弱的同盟也随即瓦解,姜维和黄皓都想除掉对方。

过去因为姜维—陈祇—黄皓垄断蜀汉政权,朝野对此莫可奈何,但伴随着陈祇的逝世,倒姜变成可能。因此,景耀四年,诸葛瞻和董厥一执政,首要目标就是推动以右将军阎宇替换姜维。孙盛《异同记》记载:“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瞻有人品但能力不如其父诸葛亮,对于这点我持保留,因为推动撤换姜维,他竟然打算和黄皓连手。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右大将军阎宇与皓恊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诸葛瞻非常清楚,单凭他自己要撤换姜维是很困难,但如果得到后主宠臣黄皓的支持,这件事就有可能。诸葛瞻的策划,就如同当年诸葛亮对法正一样,只有懂得妥协,才是合格的政治家。这个计划失败也不是因为诸葛瞻,而是黄皓。

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恶皓之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诱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皓协比阎宇,欲废维树宇。故维惧不敢还。”黄皓前脚说要撤换姜维,结果姜维向黄皓低头认错道歉后,随即打着练兵的名义,外放沓中,撤换姜维一事,就此不了了之。

从姜维的角度来看,北伐是延续诸葛亮的目标,只有收复中原,恢复汉室才能停止。但对于蜀汉的百姓和众臣来说,姜维连年北伐,兵车久驾,百姓疲弊,民生困顿也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没有继续北伐,也是因为蜀汉在诸葛亮连年北伐下,需要休养生息。同样的,在经过姜维连年北伐后,疲弊蜀汉,也确实要喘口气。更何况,虽然姜维和黄皓已经闹翻,但长期以来,姜维—陈祇—黄皓长期垄断蜀汉政权,早就被视为一丘之貉,黄皓弄权之罪,不能说姜维完全无责任,所以诸葛瞻上台才要“内除黄皓、外制姜维”。

只可惜时间并不站在诸葛瞻这边,景耀六年,曹魏大军入侵,邓艾奇袭阴平,蜀汉就此灭亡。如果景耀四年,诸葛瞻成功撤换姜维,是否就不会有洮阳之败?是否会放弃姜维的肃壁引敌,改回魏延的重门之策?如此一来,汉中不会有危机,蜀汉也有足够兵力保障阴平,那么,蜀汉是不是就不会灭亡了呢?


重舟难过千重山


这个话其实很好理解。我们想一想诸葛瞻当时的身份就知道了。他是蜀汉名相诸葛亮的儿子。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景耀四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也就是并列宰相)也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出兵抵抗邓艾的主力。


诸葛瞻这句话是在战前对众将士说的:“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江油,有何面而返!”这其实是结合他蜀汉宰相的身份,名相诸葛亮的儿子以及这个人早熟的性格,这三件事情就是他安排给自己的历史任务

任务一:“内不除黄皓”很好理解,黄皓作为一个典型的弄权宦官,上献媚蒙骗皇帝,下威凌祸乱朝纲。这样败坏朝纲的人,自然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

的宰相想要除去的。

任务二:“进不能守江油”曹魏两路大军攻打蜀汉,蜀汉主力远屯在外。最终姜维只能带领残兵退保剑阁关。最终邓艾率领一支军队翻山越岭突袭蜀汉内地。确实到了蜀汉危急存亡之秋。责任心极强的诸葛瞻把抗击外辱当作了自己任务。

任务三:“外不能制姜维”这个的道理就是“人心隔肚皮。”姜维掌握着蜀汉的主力军队远屯在外。作为宰相就是应该制衡控制姜维。使得他安心听话,为国尽忠。这也是让诸葛亮的儿子作为宰相最大的作用。毕竟诸葛亮对于姜维有知遇之恩。可惜,诸葛瞻这个人志大才疏,少年老成,却难以成大器。 终究未能控制住姜维。致使皇帝刘婵和大将军姜维之间互相猜忌,蜀汉才落得那样的危急时刻

所以,诸葛瞻才会感慨自己三件事情都做不好,于国于家完全无用,产生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感。可惜历史大势不可违抗,蜀汉之亡已经无力回天


历史的拐点


这个也不难解释吧?

除黄皓,是蜀汉正义之士翘首期盼的一件事,后主刘禅恩宠黄皓,使这厮得以祸乱政权,甚至散布谣言,逼得姜维撤兵,屯田沓中,大好的北伐形势无端葬送。思之,现在又有几人不恨这该杀该剐的阉宦?

制姜维,可以分析为以下几点:

1.姜维势大,几次强硬建议北伐,然而尽皆无功而返,且使蜀国国力削弱,民生凋敝,大不如前。制姜维,则可以不许他贸然北伐,储存资本,以图蜀国再次大治。

2.姜维建功,虽然北伐屡次失利,但是姜维每次也都有大小不同的斩获,因此他的大将军位置无人可以撼动。制姜维,可以控制其发展,免得姜维逐渐壮大,尾大难掉。

3.姜维身份,其实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姜维是降将,但是对魏征伐坚毅果断,从不手软,可以看出姜维之决心,也可以看出姜维是真心为了蜀汉。制姜维,无非是怕蜀汉势竭,姜维反水。

4.姜维专权,前线指挥权由他掌握,国内兵力、粮草、资源也都由他调拨,被打退至剑阁一线,收缩防守,依旧“指手画脚”,这让很多人看不惯。最后被邓艾偷渡阴平,蜀国危急。制姜维,可以第一时间命令部队撤回保护成都,但是实在指挥不动这位大将军,无奈长叹。

5.姜维太弱,身为诸葛亮的亲传弟子,竟然没有太大长进,而作为诸葛亮的儿子,竟然得不到真传,心有不甘。假设传给我诸葛瞻,大事早已定矣!可惜全都是假设!!!制姜维,证明自己本事比姜维强,出心中一口恶气。

以上纯属个人浅见,胡诌一番。不到之处,祝君指点。


禁街虎1



路遥lgy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姜维是诸葛亮一手裁培起的军事上的传人,二人都是蜀汉王朝的忠臣,从大的方面精忠报国讲,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阅历,年龄、成长环境等不同,在蜀汉王朝大政方针方面,存在争议,在是否休养生息还是出兵伐魏的问题上,两人观点对立,分执应属"人民内部矛盾"。但诸葛瞻的”吾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的话,显然是性质变了,两人的关系已尖锐至敌我矛盾,看来蜀汉的气数确实尽了。

谢谢轻舟难过万重山的邀请!


王洪涛6807


此是诸葛瞻绵竹战死前的遗言,也是怨言!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子,但水平,能力,气魄,威望和诸葛亮相差甚远!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丞相制,收归相权,虽禁止蜀中百姓为诸葛亮立庙,但对诸葛瞻还是不错的,不仅把公主嫁与他,还重用诸葛瞻,曾官至平尚书事、代理都护、卫将军等职,位高权重,可说是蜀中最牛逼的官二代,但诸葛瞻却有无法诉说的苦处,这些实实在在的职位竟都是“虚职”?内有黄皓专权国政,黄皓和刘禅的关系在蜀中是第一级的,诸葛瞻面对黄皓又能怎样?外有姜维领兵独霸军权,诸葛瞻又能做些什么?毕竟诸葛瞻水平能力就那么点,更无巨大的威望来驾驭两人!换句话说,黄皓见诸葛亮怕,毕竟就是刘禅见了诸葛亮也怕三分,姜维见了诸葛亮是敬,诸葛亮的任何指示,姜维都不会违背。但黄姜两人对诸葛瞻就不会有什么敬畏,黄皓怕,是诸葛亮的威望在,姜维敬,是诸葛亮的水平能力在,诸葛瞻有什么?所以说诸葛瞻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话中的“制”无非是压制和制服的意思,大意就是内指挥不了黄皓,外调动不了姜维,但忘了找找原因是什么?诸葛瞻的临终遗言,把蜀汉之灭归罪于黄皓两人,黄内乱朝政逃不了责任,姜维军事部署上有失策,导致钟会大军长驱直入,也脱不了责任,可诸葛瞻平时又做了些什么?诸葛瞻率5千精兵在绵竹面对远道而来的邓艾仅几千疲惫之军,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战术部署失当,错失良机,终被邓艾全奸直接导致邓艾军直捣成都而使蜀汉亡!实际上,蜀汉之亡,不仅在于黄皓,姜维,诸葛瞻之过,更在于众人之过,俗话说,雪崩,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蜀汉之亡是国力弱的原因,更是众人合力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烂到根子上了,诸葛亮一死,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抬头了,矛盾凸显了,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派就等着魏来“解放”呢!所以邓艾一到成都,即刻投降!蜀汉就象栋残缺破败的大厦,诸葛亮就是那根主柱,大厦虽风雨飘摇,却因主柱尚在而屹立不倒,诸葛亮一死这大厦岂能不倒?诸葛亮号称“卧龙”,诸葛瞻虫而己,当然其为国壮烈战死,精神可嘉,但这对行将灭亡的蜀汉又有什么作用?以上仅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