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在自我身體狀況的認知上,僅19.2%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很好,31.1%的醫師認為身體狀況對工作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響,被調查醫師中33.2%的醫師罹患一種疾病。整個群體處於這樣的健康狀況下,發生意外情況並不難理解。

在整個醫療行業內,急診科怕是醫院最繁忙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地方,更是傷醫事件最集中的地方。尤其在不少醫院,急診科由於工作量更大、待遇更差,招聘的醫護人員嚴重不足,加上培養週期長,輪班的頻度高,有時候一位醫生要連軸轉,出現“黑+白+黑”的值班制度,這種連續的高強度工作,嚴重危害醫生群體的健康。因此鮮有醫生主動到急診科工作,但有醫院不惜大幅降低標準仍然招不到急診科醫生。工作量越來越大,急診科醫生越來越不足,造成了每個人所承受的負荷加大,健康風險也隨之加大。

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不要總以為自己年輕,不要總以為自己懂醫,就認為“倒下”離自己很遠,因長久高強度工作造成的身體不適,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申請適度的休息,提出合理的人員輪換要求等,不能逞一時之能,而忽略身體所承受的極限

。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要健康的活著,才能為醫療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醫院也許可以沒有你,患者也許可以找到另外的替代醫生,但對於家人來說你卻是頂樑柱,是親人們的唯一。醫生亦是普通人,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地理解、關愛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