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起源

古往今來,社會上一直把買賣人稱作“商人”,把做買賣這個行為稱作“經商”,做買賣的行業叫做“商業”,市場上用來交換的物品叫做“商品”。為什麼凡是與買賣有關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為什麼沒有被稱為秦人,周人,或者其他什麼人呢?

這是因為中國商業的鼻祖王亥是遠古商部落的人。王亥生於公元前1854年,大概是現今河南商丘人。王亥天生有一種屬於生意人的超前意識,他發現馬可以被馴服,於是突發奇想,那麼牛呢?這種龐然大物能不能被馴服呢,於是經過王亥的努力,牛終於被馴服了,成了家畜。這項技能使王亥所在的商部落農牧業迅速發展,然後王亥又發明了牛車。王亥發現在部落和部落之間總有一些物品是存在差價,那麼這中間就有利可圖。

“商人”的起源

於是王亥經常趕著牛車,在部落之間以物易物,搞交易,雖然這是5000多年前,但是王亥在交易中依然秉承的是現在代商業的原則:“誠信,仁義”所以很多部落願意和王亥做交易,這是商業貿易的雛形,漸漸的王亥積累起了可觀的財富。商部落成了當時最強大的部落。商族到了商湯時期,手工業尤其是紡織業已相當發達。商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把貿易作為政治鬥爭的武器,最後滅了夏朝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後,商族人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其手工業也相當發達。

歷經盤庚和武丁兩代君主的統治,國勢甚為昌盛,經濟呈現出繁榮興旺的局面,從而使民間貿易活動有了相應的發展。與此同時,隨著社會分工不斷複雜化,以及生活消費的不斷多樣化,“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革,即由原始的“物物交換”演化為使用貨幣購買。於是,也就奠定了商業貿易的基礎和產生以買賣貨物求利的商人了。

“商人”的起源

自從武王伐紂,商殷滅亡,天下為“周”,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商代的臣民沒有立足之地,他們從都城遷往外地,以販賣活動來維持生活,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固定性的職業了。由於從事這些販賣活動的人,大都系商代遺民,所以被世人稱之為“商人”。這就是“商人”的由來。

不過,“商人”之說,在古代是分為兩類的,就是固定在一個地方經營者,如開店坐鋪則稱為“賈”。“春秋”時代魯國曾設有“賈正”這種官職,專門管理市場貿易事務。而流動在外面進行貿易的,才叫“商”。然而,現在“賈”“商”已經不分,凡是作買賣的,統稱為“商”。至於在市場上所流通交換的物資叫“商品”,從事這種行業活動叫“經商”,固定在一個地方以鋪面來銷售物品的叫“商店”。一些帶有“商”字的叫法,都源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