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必記的葡萄品種

上個世紀的後半期,葡萄酒界掀起一場革命。許多酒莊開始不以酒生產的村莊或區域作為酒的標示,(例如:夏布利),而是以酒中主要使用的葡萄品種來標記該款酒,因此夏多內可能會出現在酒標上,而不是夏布利。對於一些葡萄酒生產者來說,他們生產酒的產地沒有數個世紀建立起來的名聲,因此標記品種可以讓他們與消費者溝通,讓消費者知道他們的酒大概嚐起來是什麼樣。

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一、常見的白酒葡萄

1、夏多內(Chardonnay):夏多內是世界上最廣為種植的白葡萄品種,幾乎有產酒的地方都有種植,但它的故鄉是法國勃艮第(法國境內的白酒,幾乎都是由此葡萄釀成)。夏多內得天獨厚、極易栽植與釀製,同時也多才多藝,可被釀成各種形態的酒款。

2、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此一品種是羅亞爾河白酒的原始材料,像是松塞爾與普依—芙美,同時也是紐西蘭葡萄酒工業的基礎。白蘇維濃愈來愈受歡迎了,甚至開始威脅夏多內的主宰地位。夏多內的氣味或許寬廣且略混濁,白蘇維濃卻是尖銳、尖酸,充滿風味,感官就有如像是被一柄劍直接刺入。

典型的紐西蘭蘇維濃,聞起來有點類似綠色植物的尖銳感,如綠葉、青草,當它陳年後,則會出現罐頭蘆筍的味道。另一方面,羅亞爾河上游的白蘇維濃,會讓人想起一些較具礦物味的東西,沒有那麼多的綠色植物感,而是帶有核棵類、潮溼的粉筆、燃過的火柴等有明顯氣味的東西。跟其他國家相比,其實大部分的法國白蘇維濃比較不甜。紐西蘭的則是比不甜要稍稍甜一點。白蘇維濃那種穿刺性的香氣是它的強項,但是如果葡萄過熟,這種特徵香氣即會失去。因此好的白蘇維濃來自沒那麼溫暖的區域。

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3、麗絲玲(Riesling):它深獲許多專家的愛戴,因為由於它釀成的酒在瓶中待上數年,有時甚至數十年後仍可持續發展,而且還會愈來愈好—陳年能力是高品質葡萄酒的象徵。麗絲玲聞起來通常有著某種花朵香氣,也永遠有展現此一高貴品種的特徵。當麗絲玲被種在德國摩塞爾河谷的灰或藍色板岩時,會帶來一種刺激神經的能量;種在下游幾里處的紅色板岩時,則會有較豐富的香味。麗絲玲的種植範圍並沒有像夏多內或蘇維濃般廣泛,但它也不是隻能種在德國,其它三地像是阿爾薩斯、奧地利,以及澳洲(尤其是克雷兒谷與艾登谷)也有。

4、灰皮諾(PinotGris/Grigio):灰皮諾(德文Grauburgunder)通常是白色的。這種灰(法文gris,意大利文grigio)皮諾是黑皮諾葡萄的變種。它有粉紅色皮,卻沒有足夠顏色可釀成紅酒,但如果釀酒師將果汁與葡萄皮接觸一段時間後,可以得到蒼白的粉紅色葡萄酒。最佳的灰皮諾通常來自阿爾薩斯,以及意大利東北方的弗裡尤利(Friuli)。它有誘人而強烈的香氣與重量—黑皮諾的特質。還有另一種變種是葡萄皮介於蒼白與綠色之間(白色,非灰色),稱為白皮諾(Pinot Blanc/Bianco)(德國稱為Weissburgunder)。此品種釀出的酒猶如豐滿、略為簡單的夏多內,或像沒有香氣的灰皮諾。許多最好的白皮諾來自於德語系國家。

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二、常見的紅酒葡萄

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卡本內蘇維濃被視為是陳年型紅酒的黃金指標。它是最知名的波爾多紅酒核心,如Chateau Lafite與Chateau Latour都在梅多克,也就是所謂的吉倫特河口左岸。此品種實際上有著厚皮、帶藍色的小粒果實,所以釀出的酒在年輕時充滿單寧與色澤,需要長時間才能成熟,種在涼爽地區將徒勞無功。當卡本內蘇維濃開花不順利或是無法完全成熟時,梅洛就是一個比較保險的品種。但在其它熱門產區如納帕谷,當地氣候暖和,能讓卡本內蘇維濃有著如天鵝絨般的柔軟,所以加入其它品種調配,就變成一種額外選擇而已。

2、梅洛(Merlot):梅洛、卡本內蘇維濃以及卡本內弗朗,同屬法國西南部葡萄大家族的成員,但梅洛與後兩者不同,它釀出的酒較柔軟,且果香較多。梅洛的果實早熟,所以可種在較涼爽的區域,位在吉倫特河右岸的聖愛美濃與玻美侯。此品種釀成的酒有著自然的甜感與梅李味,比卡本內主導的酒要來的柔軟且更早成熟。梅洛的重大任務之一,就是在卡本內混調酒的架構中,添上一些柔軟與圓潤,但是由梅洛釀成的品種酒,世界各地皆可見到。

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3、黑皮諾(PinotNoir):勃艮第的紅葡萄可說是當今葡萄酒世界的寵兒。卡本內蘇維濃向來可靠,黑皮諾則是多變且令人著迷。通常富有果香,有時還帶點甜味,品嚐來有各種不同的覆盆子、櫻桃、紫羅蘭,以及秋天森林底層的氣息,就是因為它相當難搞,所以吸引全球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注意。勃艮第是此種葡萄的誕生地,但它同時也是香檳、阿爾薩斯、德國、紐西蘭,與奧勒岡最重要的紅葡萄。

4、希哈(Syrsh/Shiraz):希哈的故鄉是北隆河,它最知名的酒款是艾米達吉(Hermitage)與羅第丘(Cote Rotie)。此品種在澳洲稱為希哈,在澳洲種的比北隆河多,如在天熱的巴羅沙谷與麥克雷倫谷,此品種可釀出豐富、色深、濃厚、帶點甜味、如巧克力般的紅酒。自1990年代起,希哈已成為全球生產者日益歡迎的熱門選擇,特別是在南非與隆格多克。

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5、田帕尼優(Tempranillo):有著菸葉氣息的田帕尼優,是西班牙紅酒的主力。利奧哈、鬥羅河岸與其它西班牙紅酒皆以它為主要品種。此外,西班牙葡萄農發狂似地廣種葡萄,田帕尼優則通常是他們的首選,因為他們最近開始認為比起在地的格那希(法國稱為Grenache),田帕尼優更具有價值。格那希較像果汁,較為清淡,或許因此被認不太重要。在葡萄牙,田帕尼優稱為Tinta Roriz與Aragonez,這也是除了西班牙外,唯一重視它的國家。

6、內比歐露(Nebbiolo):內比歐露要說是意大利的黑皮諾。它有著強烈的柏油、燻木以及玫瑰香氣,通常色澤暗淡、單寧明顯,而這種色澤與單寧的組合並不常見。它在偉大的巴羅鏤(Barolo)與巴巴瑞斯柯(Barbaresco)表現最佳,可釀出極為長壽的酒款。此品種成熟極晚,且需要種在非常合適的葡萄園才行。

7、山吉歐維榭(Sangiovese):這植於意大利中部的葡萄,比內比歐露更廣為種植。蒙塔奇諾布魯內洛(Brunellodi Montalcino)產自北區南方較溫曖之地,是最具企圖心與陳年實力的酒款。古典奇揚替(Chianti Classico)則是來自於托斯卡尼中部較涼爽的山丘,也能表現出高雅與精緻,它通常有明顯的農家氣息,但不是那種令人不悅的香氣。

喝葡萄酒前,先懂葡萄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