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銀行人,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幻覺一:覺得自己對於銀行很重要。

現實:銀行裡的員工就像後宮裡的女人,年年都有新人,一撥人走了馬上就有另一撥人補上,銀行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幹活的人。學歷高的人有之,人脈廣的人有之,資源多的人有之,能力強的人有之。別為了一時的意氣用事用辭職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不要考驗銀行對員工的體恤就像不要考驗男人對女人的忠誠。銀行離了誰都能轉,可能離了你轉的更好。在銀行工作,別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別把退路堵得太死。

幻覺二:覺得努力勤奮工作一定會得到提拔。

現實:銀行絕不是一個只靠勤奮就能步步高昇的地方。相對於資源,人脈,能力,頭腦甚至是拍馬屁的水平來說,勤奮並不是提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銀行這樣一個更看重結果的地方,你努力十次不如成功一次。也許,在銀行能夠得到提拔確實需要一點點機遇和運氣。對於勤奮的人來說,人生別隻顧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

幻覺三:覺得只要自己態度好,客戶就會滿意。

現實:大多剛進銀行的新人會有這樣的想法,而經歷過風霜雨雪一次次被現實傷的體無完膚的老員工一定不會存在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你以為客戶投訴都是因為你態度不夠好麼?並不是!也許是因為他想要大米而實際上只得到了一桶花生油,也許是因為不允許他脫了鞋把腳放在椅子靠背上,也許是因為他卡里有100他卻想取出1000,也許就單純因為老子今天心情不爽。你就只負責態度好就行了,至於滿不滿意就讓客戶自己去操心好了。別對客戶期望太高,也別讓自己心情太糟。

幻覺四:覺得這個月多拉點存款,下個月就可以輕鬆一點。

現實:事實恰恰相反,如果你這個月多拉點存款,下個月只會讓你拉更多的存款。行長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應該就是每個月末的任務分解了吧。完成你的任務即可,別打亂自己的節奏,也別打亂行長的節奏。當然,對於大對數人來說,能完成任務已經是萬幸。

幻覺五:覺得不用自己說,領導也知道自己的辛苦。

現實:領導的眼睛又沒你身上。好不容易幹出點豐功偉績,你不說別人怎麼會知道。現在都不流行默默無聞了,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領導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每個人都兼顧到。領導知道誰的辛苦誰就辛苦,不知道的辛苦也是白辛苦。

幻覺六:覺得檢查組剛檢查完,一時半會應該不會再來了。

現實:有錢的地方就有風險,有風險的地方就有檢查。檢查簡直就是銀行風控的靈魂。靈魂怎能不如影隨形,全天候待機呢?銀行人不是在迎檢就是在自查。往往是一波檢查剛走又要馬不停蹄的迎接下一波檢查。是戰士,你就別放下槍。是銀行人,你就別心存幻想。

幻覺七:覺得銀行員工不愁找對象。

現實:先講一個故事,這是一個老梗了,但是放在現在仍有非常實用的教育意義。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在進銀行之前向一位銀行前輩請教:進銀行之前需要準備什麼?銀行前輩意味深長的說:準備好對象。進了銀行之後你就會發現,圈子越來越小,每天面對的人除了客戶就是同事。接觸外界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不是在接待客戶就是面對電腦。以前,在人們眼裡,銀行還是待遇高,福利好的精英形象。可現在越來越多的丈母孃已經意識到,銀行加班多,任務重,一人幹銀行全家跟著忙,斷不可把女兒交付給一個整天加班不回家的男人。沒有對象的銀行單身狗最終大多是內部消化了,所以你就知道銀行為什麼那麼多雙職工了。

幻覺八:覺得省吃儉用的話,自己那點工資還夠用。

現實:整天穿著行裡發的工裝,儘量少買衣服。手機都在行裡充電,能省點電費就省一點。如果加班行裡給訂飯就更好了,連米錢油錢也省了。本以為工資雖少但是精打細算總能攢下一點,但是我錯了,一套金玫瑰買回家,半年都不敢買衣服。去年行裡主推的基金到現在還套著,今年行裡又要賣保險。當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朋友和同事的喜帖。一年到頭錢沒攢下,信用卡花唄借唄積分倒是挺高,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用到

桔子理財來幫你去打理工資。

這是一個安全合規靠譜的平臺,網貸平臺經過前幾個月的大浪淘沙以後,桔子理財仍然良好穩健地運行著,它債權透明,你可以通過app很清楚地看見購買的每筆債權,都是來自分期樂的白領消費分期借款,而分期樂跟桔子理財同屬樂信,是其旗下的分期購物平臺(樂信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財務數據受到美國證監會嚴格審查)。並且每筆資金都是小微分散,平臺數據顯示,平均每筆借款金額僅為1000元左右,符合網貸監管關於風險分散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