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設計丨商業競爭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做出準確的判斷?

導讀:世事如棋,現實中的我們,如同棋手,每天不斷地與各方進行著博弈,博弈論並不能提供萬無一失的對策,但卻能給我們以深刻啟迪。瞭解並運用博弈論,可以幫助我們在商業社會競爭中,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重複博弈是指同樣結構的博弈重複多次,其中每一次博弈稱為“階段博弈”,重複博弈屬於動態博弈的範疇。

運用重複博弈這一研究結論,可以幫助我們在商業社會競爭中,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譬如“連鎖店悖論”。


制度設計丨商業競爭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做出準確的判斷?


案例:

1、“家家”超市集團經過多年發展,門店遍佈城市各區域。

新崛起的“7-24”超市發展勢頭迅猛,到處攻城略地,準備在“家家”超市所佔據的市場區域開設新店。

“家家”超市感受到了巨大威脅,為了迫使對方放棄市場侵入,立即發出強硬威懾:“如果進入,我就發動價格戰,誰都別想掙錢!”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假定同樣的市場有20個,“7-24”超市每次只能進入一個市場,雙方的較量就轉化為20次重複博弈。

制度設計丨商業競爭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做出準確的判斷?

如上所示,

“家家”超市的一個門店,每年淨利潤300萬;

如果默許“7-24”超市開設新店,雙方各獲利潤50萬;

如果發動價格戰,“家家”自身利潤為零,同時也將“7-24”超市的利潤拉低為-10萬。

模仿前述分析過程,我們自己可得出結論:博弈均衡為“7-24”超市進入,“家家”超市默許。因為“家家”容忍“7-24”超市進入,雖然利潤比以前要少很多,但畢竟還有50萬利潤,如果發動價格戰,則一分錢都賺不到。商場上求財不求氣,“家家”超市會選擇默許。

所以,價格戰只是一個空頭威脅,就像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

制度設計丨商業競爭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做出準確的判斷?

人們也許會想,儘管從一個市場看,“家家”的最優選擇是默許,但它有20個市場要保護,為防止對手進入其餘19個市場,無論如何也應發動價格戰。

但重複博弈證明,理性的結果是:“7-24”超市在每一市場選擇進入,而“家家”超市總是選擇默許,除非違反理性。

2、如果“7-24”超市準備進入的20個市場區域,情況並不相同,則雙方就從重複博弈變成另外一種博弈——序貫博弈。

雖然在第一個市場區域,“家家”超市採取了容忍態度,但在其他市場,它會緊盯對手的出牌,只要條件允許,便會發動價格戰,打亂對方的部署。

譬如,在第二個市場區域,情況發生了變化。

制度設計丨商業競爭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做出準確的判斷?

由於打價格戰的收益要大於默許對方進入的收益,“家家”超市會毫不猶豫地發動價格戰。

制度設計丨商業競爭中,如何運用博弈論做出準確的判斷?

所謂序貫博弈,是指遊戲玩家選擇策略有時間先後的博弈形式,譬如下象棋,“你架炮、我跳馬,你拱卒、我出車”,你走一步,我跟一步,你再走一步……在序貫博弈中,首先作出策略選擇和採取行動的一方,可以佔據有利的形勢,獲得較多利益,這就是“先行優勢”。

3、沃爾瑪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一舉奠定了其在商業上的霸主地位。

沃爾瑪是山姆·沃爾頓於1969年創立的一家超級連鎖超市集團。截止到2011年底,在全球總共開設了10130家門店,僱員220萬人。

沃爾瑪的成功關鍵在於其市場進入與擴張策略。

上世紀60年代,幾乎所有的連鎖專家都言之鑿鑿地指出,大型商超只能在10萬人或以上的大中型城市中才能成功經營。

但山姆·沃爾頓不同意這種看法,並決定在美國西南部的一些小城中開店,到70年代中,當其它大型商超經營者如夢初醒時,沃爾瑪已經大量佔領了這樣的市場。

一個3萬人以上1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所具有的市場容量並不大,但卻足夠容納一家大型商超並使之獲得一定的利潤。對於小城來說,開一家店盈利,開出兩家,有限的市場容量會使兩家都虧損。沃爾瑪的策略就是先發制人,搶先一步在這種小城中開店,形成區域壟斷。

到1985年,山姆·沃爾頓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總結:世事如棋,現實中的我們,如同棋手,每天不斷地與各方進行著博弈,博弈論並不能提供萬無一失的對策,但卻能給我們以深刻啟迪:面對抉擇之時,不僅要看到自己的利益,還要看到別人的利益;面對博弈之局,不僅要看到相互制約,還要看到相互依存;在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博弈關係當中,或許更應該考慮的是設計一種遊戲規則,實現個體與別人、個體與集體的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