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餘永定:從“加快”到“有序”,政策調整說明央行是負責任的

時事> | Time Weekly - 2016-11-08 00:58:39

[摘要]

人民幣貶值情況下,如果資本仍然要外逃,就需要多付錢;不願意讓人民幣貶值,只不過是給外逃資本更好的機會。

经济学家余永定:从“加快”到“有序”,政策调整说明央行是负责任的

時代週報記者 劉巍 發自深圳

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經濟學家餘永定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匯率市場化和利率市場化兩個方面,應當優先於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10月29日,在北大匯豐商學院舉行論壇上,餘永定仍然堅持這個觀點,他甚至為此寫了一本書。在《最後的屏障》中,他闡述了適度資本管制的重要性,認為不應過分強調資本項目自由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餘永定認為,央行希望藉資本項目自由化來倒逼很多條件的改善,初衷是對的,但中國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不能通過資本項目自由化來解決,使用人民幣國際化的“倒逼機制”也不能很好解決。

這一觀點與不斷被寄予厚望的“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開放觀點碰撞,作為學者和政策研究者,餘永定從未改變過主張。最近一年來,他的觀點似乎正被印證和採用:外管局不斷採取措施,收緊資本管制—在人民幣貶值壓力不斷增大、外匯儲備不斷下降的情形之下。

“看不出貶值對國內有什麼不利”

時代週報:人民幣貶值對於國內來說是利還是弊?

餘永定:看不出有什麼不利。比如,對出口商來說。如果中國出口競爭力下降,最高興的是美國,所以美國美聯儲也好,美國財政部也好,堅決反對特朗普對中國的分析,特朗普說中國“操縱匯率”,因為中國“操縱匯率”是不讓人民幣貶值,這是完全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但這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嗎?這就存在一個大問號了。俄羅斯貨幣貶值50%,韓國貨幣貶值50%,經濟馬上就好轉了。如果允許人民幣貶值,那麼想把資本轉移到國外就更加不划算了,成本會更高,能夠抑制資本外流。

我國經濟在明年有可能有下行壓力,因為我們今年主要是房地產支撐,房地產下去了,經濟就減速了,下去之後央行不得不放鬆貨幣政策。雖然我們現在的貨幣政策有一系列問題,但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是世界潮流—沒辦法,人人都寬,你也得寬,如果不讓人民幣貶值,那經濟就束縛手腳了。在這樣一種內部需求的壓力下,貨幣政策可能也會放鬆。政府會對人民幣的控制越來越少,讓人民幣更多由市場控制。短期來講,可能會有貶值的壓力,但我認為至少不會上升。

時代週報:目前資本外流是否會加強貶值預期,使外匯消耗更快?

餘永定:央行不干預,就不消耗外匯了,關鍵在於不要干預—憑什麼為資本外逃提供便利?人民幣貶值情況下,如果資本仍然要外逃,就需要多付錢。

對於那些想資本外逃的富豪來講,人民幣貶值的話,他們的成本一下上升了7%、8%、10%,這就是一種遏制現象,即便資本要走,也要花大量的錢。我認為人民幣不貶值對資本外逃者有利—假如人民幣一下子貶值10%,後期的資本會大幅度貶值,你還到倫敦買房子嗎?不買了,匯率本身就是所有的價格機制,有調節作用。

我們對匯率貶值對中國經濟衝擊存在不必要的、過度的擔憂。在世界經濟史上,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個國家有大量的經常項目的順差,有大量的外匯儲備,經濟增長速度全球第一,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政府,它的匯率居然會大幅度貶值—除非我們創造一個奇蹟。

時代週報:這一年來越收越緊的外匯管制整體目標是什麼?穩定匯率還是控制資本外流?

餘永定:兩種都有。其中,防止資本外逃是最重要的。如果為了穩定匯率進行資本管制,就有點本末倒置了。中國經濟的增長,需要有資本。國外的資本進入中國、在中國投資,比如建工廠,收益增長了,首先是投資者要有受益,同時國內得留了一半,收益應當進行分配—如果資本都到外國去了,跟中國沒關係了,對中國非常不利。

資本管制是“最後的屏障”

時代週報:資本管制對於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意義有多大?

餘永定:“資本管制”是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最後一道屏障。從2009年開始,我的主張是,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要量力而行,要由市場推動、不要過急;而另一種主張是,中國必須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因為只有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之後,我們才能夠開放資本項目,倒逼國內的改革,這是它的邏輯。

但這麼搞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條件不成熟。根據“蒙代爾三角”,在當時匯率固定的情況下,允許資本自由流動,就會有大量的資本往外流。

外匯儲備、匯率穩定、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項目適度開放(也即適度管制),這幾個目標不可能完全兼顧。需要同時保住外匯儲備和匯率穩定,資本管制就是“最後的屏障”。

2015年之前,我們的文件中的提法是“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基本可兌換”,要求是“加快”。目前,“加快”在文件中沒有了,代之以“有序”。有序到什麼時候?一年、三年、五年,並不是特別確定。而“加快”,就必須一年比一年快—而且有非正式的途徑稱,是2015年年底要實現。

到現在,政策完全調整了,這種改革是正確的,說明央行是負責任的。

但資本管制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避免採取這樣的措施,必須加速國內的改革,並且必須要加速人民幣的匯率體制改革。

國內價格都是開放的,唯獨匯率應當是最後開放的—但現在已經到了開放的時候,實際上2005年就應該開放。

目前的匯率制度難以維持

時代週報:“8·11”匯改之後央行的政策目標是什麼?

餘永定: 是恢復穩定,已經把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所以你想把所有的東西按回去,也費了很大的力氣。2016年2月之後,央行明確宣佈實行收盤價加24小時貨幣穩定的定價機制,人民幣匯率波動情況發生了變化。

“8·11”之後到央行宣佈新的匯率定價機制之前是什麼狀況?市場預期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可事實上人民幣升值了。這是為什麼?因為央行加大了干預,市場中某一方預期人民幣貶值嗎?但央行不讓它貶值,然後市場相信了——從那時起,人民幣好幾個月都沒貶值,之後才開始進入貶值。

時代週報:新的匯率制度可持續嗎?

餘永定:我認為難以持續。如果需要固定住匯率,那麼貨幣政策就會有問題;如果目標為盯住匯率,為了使匯率穩定,貨幣政策就不可以根據國家的經濟形勢隨意調整,但是不是應該降準?這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不討論,如果你不讓匯率充分地浮動,有足夠的浮動空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就會受到極大的妨礙。

現在有了雙向波動,這個不是在均衡匯率下的,是人為的,是通過大量干預外匯市場造成的,你要消耗大量的外匯儲備,兩年消耗8000億美元外匯儲備。這是天文數字—IMF的總資源是6000億美元。一旦外匯儲備又進一步下跌,跌到3萬億以下,市場就會恐慌。資本外流雖然有所減少,但是還在持續,這是上一個季度的數字,這一季度的數字可能還有增加。

我們的外匯儲備在慢慢減少,這種減少的真實度到底是多少?總而言之,這個人為干預匯率的政策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我們應該儘快加速匯率制度改革,讓匯率制度能夠跟世界絕大部分國家一樣,是自由浮動的,或者至少是浮動的。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