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实践能否超然理论

最近在《庄子》这本书上重温了庖丁解牛这个小故事,想起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说起庖丁解牛,最容易想起来的两个词语,一是游刃有余,一是目无全牛。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庖丁解牛的熟练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庖丁自己说解牛的程度,已经不用感官,没有什么具体技术,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用“道”这个词语来形容。就我的理解,庖丁的这一宰牛实践活动最后已经超然理论,技术达到了顺其自然而成的“道”的境界。简言之,就是实践已经超然理论之上,难道真的有此境界?

如果仅仅从理论层面来分析,上述的说法可能是站不住脚的。就唯物论而言,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我们学习理论,指导实践,也渴望有一天能够超越理论,形成自己的一套实践方法。这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这套实践方法也是由实践得来的理论支持的,并非毫无根基如同虚无缥缈的“道”一般。所以,从这点来讲庖丁说自己游刃有余可信,至于说超然技术,或是目无全牛我觉得是有些夸大的成分吧。

再者,从这个小故事本身我们也可以发现,庖丁所谓的“道”,并非毫无章法。而是很有章法,他每次从牛骨节的间隙下手,顺其自然不硬来,而是从关键位置入手,也是很有诀窍的。这些方法或是诀窍,我们可以把他看做技术理论吧。

所以,实践可能无法超越理论的吧,但是庖丁这种技艺还有钻研精神,还有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也很切合这个故事,技艺要精,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解牛”方法和理论,确实很值得借鉴。
庖丁解牛:实践能否超然理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