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市銷售28年來首次下降:震盪轉型,江蘇汽車業“駛”向何方?

4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啟動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的措施。“稅槓桿”發威,汽車企業在減負的同時,在售價上也獲得更大閃轉騰挪空間。幾乎與之對應,3月中旬,奔馳、寶馬、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多家進口車企不約而同宣佈下調在售車型價格,降幅最高超過8萬元。

不過,記者採訪發現,下調售價不僅僅是“稅槓桿”的單一作用。事實上,去年全國車市銷售出現了28年以來第一次下降。熱了很久的車市降溫也許將成常態,江蘇汽車產業又該如何應對?

國內車市銷售28年來首次下降:震盪轉型,江蘇汽車業“駛”向何方?

降價背後,

折射國內車市震盪轉型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宣佈,作為減稅降費改革的主要內容,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將降至13%。這成為今年開年來汽車業的最大利好。

3月15日,奔馳宣佈根據增值稅降幅提前下調零售價,旗下品牌降幅7000元到6.4萬元不等。第二天,寶馬跟進降價,幅度在6100元至6萬元。

3月20日,記者來到南京寧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鼓樓分公司寶馬官方銷售點,發現前來看車的顧客絡繹不絕。銷售人員吳葉紅介紹,“寶馬3系最近銷量最多,比如國產320長軸,原本標配運動款上路大概30萬元出頭,如果加上裝潢、購置稅、保險,共34萬元左右,這次降價1萬元。”

在南京利之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河西分公司,看車的人同樣不少。銷售顧問焦東雲說,“現在市面上所有在售奔馳車型都降價了,因為國家調了增值稅,車的官方指導價也會相應下調。”

隨著奔馳、寶馬等車企宣佈降價,其他豪車品牌如捷豹、路虎等紛紛跟進。

事實上,這一波降價,並非“一時興起”的應對之策。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表示,增值稅稅率下調只是降價的導火索,更重要的是競爭需要,車企對價格變化早有佈局。

這主要源自國內車市的震盪轉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去年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4.16%和2.76%,自199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據預測,今年可能還會負增長。這對中國汽車行業而言,意味著20多年的“消費紅利期”已經過去。

但從結構看,去年21萬元-50萬元這個區間的銷量是增長的,而且增幅接近5%。這說明,車市正在步入中高端爭奪期:一方面是傳統豪華車之間的競爭,另一方面是傳統車和新能源車的爭奪。

汽車價格進一步降低,有望刺激萎靡的汽車消費市場。在寶馬銷售點,南京市民江良盤算著,“與其花20多萬元買二三線品牌的車,不如‘咬咬牙’買輛寶馬。”這種消費心理,有可能促使不少中高端車型跟著降價以提高競爭力,也會給“爬坡成長”的國產車帶來更大挑戰。

“大”而不“強”,

江蘇汽車產業加速“突圍”

面對國內汽車行業的諸多挑戰,汽車大省江蘇正加速“突圍”。

一組數據彰顯江蘇汽車產業體量——全省汽車保有量超過1700萬輛,去年全省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3618億元,汽車類零售佔限上批零業零售額的28%;全省汽車行業規上企業2188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52.7億元,全國第一;截至去年底,我省有整車生產企業40家,建成產能356萬輛,其中乘用車產能300萬輛,產能全國第一。

從產業集聚看,南京、揚州、鹽城3市佔全省整車產量的八成,成為我省三大整車生產基地,蘇州、無錫、鎮江形成全國重要的零部件生產基地。

另一方面,大而不強,是我省汽車產業的現狀。

去年,我省生產汽車189.64萬輛,同比下降0.54%,佔全國的6.78%,位列重慶、廣東、湖北、山東之後,居全國第五。但總體還是以中偏低端價位為主,研發總部、銷售總部不少在外省,全省40家整車企業中有15家為加工工廠類型的分公司。

另一個尷尬是:全國產量前20位的車企中,並沒有江蘇企業,產量超過50萬輛的,蘇企一家沒有。龍頭車企少,也就少了市場的頂級競爭力。

位於鹽城的悅達起亞以89萬輛年產能居全省第一,去年產量36.16萬輛同樣居全省第一。但其產能利用率只有40%,對標國內一線車企差距明顯。在全省40家整車企業中,只有南汽集團等4家企業產能利用率大於70%,11家企業產能利用率低於20%。

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評價說,總體看我省汽車產業呈現出分佈區域多、產能總量多、企業數多,自有品牌少、龍頭企業少,產能利用率低的“三多兩少一低”特點。

差距所在,正是增量空間所在。省工信廳產業政策處處長、省汽車辦主任盧載貴表示,我省汽車產業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強,在乘用車、客車及汽車零部件等領域擁有較強競爭優勢。

據省工信廳調研統計,1月和2月,總規模佔全省90%以上的19家重點企業產銷汽車21.5萬輛、29.5萬輛,儘管同比減少27.25%和25.87%,但降幅分別低於全國13和11個百分點,在全國車市不景氣的現狀下難能可貴。

提早佈局,

搶佔新能源車“賽道”

業內人士認為,從汽車保有量來看,截至去年底,全國每百人汽車保有量僅約16.5輛,而世界平均水平約為19.5輛以上,這意味著,未來中國汽車行業還有成長空間。

未來增量空間正在於開闢“新賽道”。

3月19日,鹽城悅達東方4S店展廳人頭攢動。江蘇悅達東方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展廳主管吉凱介紹,去年上市的K5插電混動型汽車百公里綜合油耗最低僅為1.3升,以高性價比廣受青睞,高峰時日成交量近40臺。

見微知著,1月和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全省八成的14家車企,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1.6萬輛、1.7萬輛,同比增長289%、229%,分別高於全國205和130個百分點。較之於傳統乘用車銷量的下滑,新能源汽車增勢兇猛。

新能源車,正是江蘇著力奔向的“新賽道”。去年,江蘇新能源車產量佔全國13.3%,增長139.9%,率先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目前,全省有23家整車企業生產新能源車。

1月10日,《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正式實施,通過明確的導向,鼓勵汽車產業的主戰場逐漸聚焦到新能源汽車領域。

“發令槍”響,江蘇一馬當先,一個更宏大的目標已經提出。“引導南京、常州、蘇州、揚州等市新能源汽車企業整合重組,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省工信廳副廳長高清說。

各地已經行動起來。南京市市長藍紹敏介紹,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和集聚度已在省內形成突出優勢,該市將新能源車樹為集全市之力打造的“產業地標”,去年新能源車產值增幅達155.8%。

智能網聯汽車成為另一條“新賽道”。高清介紹,目前,我省已經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行動計劃,以南京、無錫、蘇州等為重點地區,打造國家級車聯網發展先導區。

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拜騰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總投資110億元,今年1月,其智能製造基地的衝壓、塗裝、焊接、總裝與電池工藝車間已完成封頂,預計年底實現公司首款純電動SUV的量產投產。

“智能汽車產業面臨的機遇遠大於挑戰。”拜騰汽車首席事務官丁清芬說,更多企業進入新能源車領域可改變目前市場競爭格局,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和信賴度。未來,智能電動車或將像智能手機一樣,成為更多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記者:付 奇 梅劍飛 實習生 雙 爽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新華經濟369”。

頭條號關注“新華經濟分析師”,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