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发布背景: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自2015年以来,温州已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其中2018年新增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控制动系统智能制造新模式示范项目”,国家已下达资金900万元),3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6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我市新动能政策对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最高分别奖励1000万元、500万元。此外,市县两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全面开始实施,全市每年遴选一批示范项目,最高奖励500万元;瑞安市遴选汽摩配和制鞋企业实施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段项目,最高分别补助1200万元、800万元和300万元。在大力度的政策引导和智能制造领先企业的示范作用下,我市企业智能制造进程明显加快,各行业实践智能制造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案例不断涌现。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具有推广和发展智能制造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企业不能客观评价自身处于智能制造的阶段水平,不能有效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实施推进策略,极大地影响了智能制造的有效落地和实施应用效果。

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近日,温州市经信局发布了《温州市智能制造评价指南(2018版)》(以下简称评价指南),评价指南是在国家标准立项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和省经信厅《浙江省智能制造评价办法(2016年版)》的总框架体系下,重点面向电气、汽车零部件、泵阀、制鞋、服装等五大行业,构建的更加符合我市行业和区域特色的智能制造评价体系,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深入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指南将作为本市经信系统评价各行业、各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并与相关政策挂钩的重要依据,其评价结果具有反映国内外工业4.0实施情况一致性,以评价为指引,打造一批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在国家智能制新模式应用、省重点智能制造项目申报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

主要作用:

评价指南包括综合版本和五大重点行业版,综合版适用于通用的离散制造企业,不受行业限制,行业版则针对电气、汽车零部件、泵阀、制鞋、服装等五大行业进行评估诊断的要点进行了说明。

依据评价指南,企业可进行自我评估与诊断,将评价指南中的指标和要求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客观评价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等级,帮助企业发现不足和差距,从而结合企业的智能制造战略目标,制定改进方向和实施方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评价指南也可供产业主管部门、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相关单位使用。各相关单位依据评价指南可开展智能制造诊断评估,筛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对象;可开展智能制造项目评价,明确试点项目实施效果并提出需要改进提升的内容;可开展区域和行业智能制造水平评价,提供区域和行业智能制造统计分析资料,发布区域和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报告。

指南详解:

0

1

三个方面

一个中心:“制造域”即以制造为中心,分析企业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业务过程是否实现数字化协同管理。

三大特征:“人员域、资源域、技术域”,分析人员与组织架构、设备与网络基础、以及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水平。

一个基础:“附加域”即企业是否具备实施智能制造的基础,包括流程制度的建设,产品创新能力、制造技术的先进性、财务水平和投资保障能力。

温州市智能制造评价指南框架体系

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0

2

三级指标

评价指南共包括9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每级指标下设若干评价点。企业在评价过程中,结合评价指标的要求,按照“不满足、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大部分满足、全部满足”分别在0-1之间进行赋分计算。

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0

3

五个等级

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一级即初始级、二级即规范级、三级即集成级、四级即优化级、五级即引领级。

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评价过程:

温州发布智能制造评价指南,帮助企业进行现状诊断和发展路径规划

01

组建评估团队

由具备评估能力的智能制造专家、行业顾问、业务顾问和企业关键业务部门成员共同组成评价小组。

02

确定评估范围

根据制造企业的所处行业、业务特点、制造模式和评估要求,选择与企业自身业务活动相匹配的评估范围。

03

评估执行

评价小组根据小组分工,分别与各业务流程和环节中的关键部门和岗位人员进行访谈、考察和验证。

04

评估结果

评价小组对照标准要求,将采集的证据与其满足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打分,得出综合得分。

05

项目实施

企业根据评价结果,开展进一步的咨询规划、系统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和推进,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断持续改进。

编写者:

依托温州市智能制造研究院,温州市经信局通过组织重点行业企业调研、专家讨论、征求意见、咨询论证等一系列过程环节,编制完成了评价指南2018年版。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培根院士、欧阳劲松教授级高工等专家的指导;温州市电气行业协会、温州市泵阀工业协会、温州市汽摩配行业协会、温州市服装商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了调研和论证工作;来自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的相关专家、教授,以及各行业龙头企业相关工作负责人参与了指南的研究和分析。

智能制造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推广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力量,特别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以便能够在较广的范围内开展评价体系的试验验证工作。2019年,我市有望建成智能制造评价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以“企业自评+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广泛便利地在制造业企业中开展评价活动,积累基础数据,总结分析我市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和改进点,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