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保险可以避税吗?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唯有死亡和税收无可避免。

关于保险避税,保险业内传的神乎其神。例如:只要买保险就可以避税了;买了这一款保险,它对应的税就不用交了……

保险只是保险,是一种金融工具。

既然是工具,我们就需要合理的去利用,而不是滥用。

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税法的本源以及保险与税法的交集,了解保险所涉及的规则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去帮助我们的客户进行财富管理。

你确定保险可以避税吗?

以往说海外大额保单可以避税,是因为纳税环境和征税条件不具备,但是随着CRS的落地实施,高现价保单同样是需要报回内地的。

保险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神奇,也许保险在某案件上起到了避税的作用,但这绝对不是因为保险能够避税。

因为我国居民用来购买保险的费用,是已经缴纳过个人所得税后的资金。国家正常情况下会避免双重征税,所以有些人会说保险可以避税,事实上不是避税,而是已经纳过税了。

现在有一些税延型保险,可以在发工资之前先扣除要缴纳的保费,然后再去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我们现在要缴纳的税负。

税延型保险一般是养老年金产品,等到多年后领取年金的时候,再根据当时的税收要求进行纳税。

起到了延迟交税的作用。

你确定保险可以避税吗?

针对年金险未分配的红利,保险公司按照累积生息或者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给付利息,国税局有过批复,批复的第二条规定:

对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以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支付给在保期内未出险的人寿保险保户的利息(或以其他名义支付的类似收入),按“其他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利息的保险公司代扣代缴。

当然《个人所得税法》也有明确规定:保险赔款不计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这两个条款对比一下,我们其实应该能够理解,保险赔款指的并不是年金保险建议书中的“生存总利益”,而是死因或风险补偿给付。

说到死亡和风险补偿,我们就能想到,为什么我们建议在美国有资产的客户,准备或者已经移民美国的客户一定要购买美国寿险呢?

是为了避税吗?

恰恰不是为了避税,而是为了应税。

美国的税收和中国一样,是属人兼属地原则,而且都是先交税,再继承。

购买美国寿险,是为了准备遗产税的应税现金,因为美国的遗产税最高可以到40%以上。

所谓遗产税,就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进行征税。

遗产的范围不仅是现金和存款,还包括珠宝、字画、房产、厂房设施等固定资产。

遗产税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贫富差距,避免财富的过度集中,而非增加财政收入。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税。

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只有缴纳了应税现金,才能顺利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你确定保险可以避税吗?

说完美国,我们再说回中国。

这几年,网络上的许多传闻都直指深圳将会首开中国遗产税,作为遗产税的开征试点城市,《深圳特区报》在2015年曾发表了一篇声明,指责并证明了我国还没有正式征收遗产税。

但是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目前我国资产透明化的进程:

1、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收集纳税人基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国籍、性别、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

2、信托登记制度是金融类资产透明化的要求。

3、CRS是掌握中国居民在海外的金融资产,海外涉税资产都会被交换回国内。

4、网联清算中心是消费端的资产透明化,居民的每一笔消费都在大数据中,只要有交易,国家都可以无缝清查。

5、个人征信、外汇等制度对资产透明化的辅助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国已经逐步具备了征收遗产税的能力和条件。

开征遗产税需要全面、准确掌握居民财产信息,资产透明化已经让个人资产无法藏匿,国家都一清二楚了。

征收遗产税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可能会将财产由高税负区域转移至低赋税区域,对于国家来说,会造成资本外流。

虽然具备了条件和能力,但是遗产税会不会开征?什么时候开征?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是保险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开征遗产税,那么寿险的理赔金可以作为继承人的应税现金,保证继承人能够顺利继承到被继承人的资产。

如果不征收遗产税,通过杠杆撬动的寿险的理赔金也为自己的继承人增加了一笔财富,因为法律规定身故理赔款是无需纳税的。

所以,我们不能说保险一定能避税,但是至少可以合理的帮助我们应税、节税、或者说是延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