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内江境内风景秀丽,名胜众多,有被誉为“立体史书”的隆昌古牌坊群、号称“川中第一禅林”的圣水寺、“巴蜀四大文庙”之首的资中文庙和始建于明代的资中武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

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1、隆昌石牌坊:位于隆昌市境内,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有石牌坊17座,石碑4座,分别分布在隆昌市区北关和南关,其中北关(道观坪)7座,南关(春牛坪)6座,另有4座分布在相应村镇。目前,在我国其它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

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2、资中文庙和武庙:位于资中县城北郊重龙山麓,两者相距仅约百米,相互辉映。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原在大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年)迁此,仿曲阜孔庙修,占地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廊、钟楼、鼓楼、乡贤祠、名宦祠等。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初名“关公庙”,后相继改名“关帝庙”、“武庙”。

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3、圣水寺:座落于四川省内江市城郊,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因后山有泉水溢出,终年不竭,被视为“灵泉”、“圣水”,故名。宋初扩建后更名为“兴慈禅院”,宋末复名“圣水寺”。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4、盐神庙:位于资中县罗泉镇,罗泉盛产井盐,创于秦,盛于清,盐商们为祈福和方便联络,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筹资修建盐神庙。该庙属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建有庙门、牌坊、戏台、耳楼、大殿、走廊、院坝等。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雕刻有双龙戏珠、金凰戏凤等精美图案,其木镂花窗堪称鬼斧神工;正殿屋顶为全庙“点睛”之处,主脊的龙、凤、虎、豹等栩栩如生,每个翘角均挂有一个铃铛,入夜逢风便发出悦耳的悠扬铃声。

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5、翔龙山摩崖造像:始于唐,盛于宋,延至明清。在内江市翔龙山长206米、宽9米的崖壁上,现存造像61龛,大小造像368尊。其中,唐代阿弥陀佛坐佛高4米,刀法简练,刻技精湛;千手观音造像高8米,造型端庄,气势恢宏;佛教故事图有大小造像150尊,人物各异,造型精致,栩栩如生,代表了各历史时期雕刻造型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川内江这六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看看都是些啥宝贝?

6、顺河崖墓群: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观音洞村和回龙湾村附近,分布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要有蛮子山崖墓群、观音洞崖墓群、狮子山崖墓群和后山崖墓群等,总计约200多座。顺河崖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对研究汉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等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