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兰:京剧叶派创始人

京剧中的叶(盛兰)派:小生流派。创始人为叶盛兰。自幼坐科于富连成科班,得萧长华、张彩林、萧连芳等传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又从其姐夫茹富兰习武小生。出科后,拜程继先为师,经长期的舞台实践,除与马连良、言慧珠等合作外,曾独自挑班演出,开创了小生挂头牌的先例。在继承程、茹等名家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叶派。

叶派小生追求阳刚之美,尤擅长表现剧中人英武之气。在唱、念、做、打诸方面均很有特色。叶嗓音宽亮高亢,“龙、虎、凤”音俱全,行腔华丽、饱满,音色柔润而甜美。能从唱腔中表现人物性格,每出戏的运腔极少雷同,独创了许多旋转多变的新腔,如《柳荫记》中的[反西皮]、《周仁献嫂》中的[反二黄]腔,为小生行当的演唱开拓出新的境界。

叶盛兰:京剧叶派创始人

其念白刚劲有力,讲究口劲,四声准确,大小嗓结合自然,如《群英会》、《悦来店》等戏的大段念白,层次分明,富有情感,很有艺术感染力。表演气度大方,表现人物性格细腻入微,特别是塑造周瑜、吕布、罗成等人物,传神逼真,潇洒从容,富有儒将风度。

叶的武功基础扎实,在《白门楼》、《罗成》等剧中有出色的发挥,且能演《探庄》、《八大锤》、《雁荡山》、《狮子楼》(饰西门庆)等武功繁重的戏,其中开打、身段、扑跌,皆甚精彩。

叶派小生区别于其他派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刚多于柔,所以雉尾小生戏尤为出色。突出体现特色的戏,当属《群英会》、《白门楼》、《罗成》和《柳荫记》。《群英会》,可称叶氏传世佳作,诸剧的唱、念、做、舞,均引人入胜,已拍成的戏曲艺术片,是研究叶派艺术的珍贵资料。《白门楼》的[西皮娃娃调]唱腔,其中许多唱法,有别于传统唱法,体现了叶派唱腔独树—帜的创新精神。该剧开打的编排,不同凡响。

叶盛兰:京剧叶派创始人

《罗成》是叶将传统剧目《叫关》、《淤泥河》、《小显》连缀而成的—出大戏,每演必引起轰动。《柳荫记》是代表叶派艺术晚期的精品,唱来新腔迭出,表演刚柔并济,更见火候,在人物刻画上,较前期作品更见功力。

除上述剧目外,叶派剧目还有《临江会》、《辕门射戟》、《借赵云》、《战濮阳》、《水淹下邳》、《吕布与貂蝉》、《周仁献嫂》、《得意缘》、《断桥》、《金田风雷》及武小生戏《翠屏山》、《雅观楼》、《八大锤》、《探庄》等。传人有子叶少兰及学生张春孝、萧润德、茹绍荃、张岚方、夏永泉、张学济、郭自勤、马玉淇、李元瑞、马荣立、朱福侠等。

叶盛兰:京剧叶派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