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3點,從此不再掉進信用卡的“坑”

用了幾年信用卡,也不代表你真的會用信用卡,理解信用卡。小智有一位產品經理的同事,一次聊天中提到,她一直是在用“最低還款額”還款的。

小智趕緊提示她,最低還款的方式年化利息可以高達18%,很不划算,她這才反應了過來。

明白這3點,從此不再掉進信用卡的“坑”

還有一個事情發生在我媽身上,她一直有一張信用卡,額度就幾千,最近突然提示她欠費了。沒有使用怎麼會欠費呢?我仔細查看後才發現,原來是銀行每月自動扣除了36元,項目是消息服務費。

因為老年人平時也不使用,加之信用卡的很多知識也不清楚,很容易被忽悠。於是我幫媽媽操作了信用卡註銷。

所以說,信用卡不一定適合所有人,用了好幾年也不代表你一定會用信用卡。

明白下面這3點,輕鬆用卡不被忽悠

1.明確用卡目的

(1)支付工具->有時境外支付美元會用到,如去國外旅行購物

(2)積累信用->方便後續辦理車貸、房貸,信用記錄越好享受到的利息率越低

(3)享受免息期->最長50天免息期

(4)臨時應急->不過現在也有很多替代方案了,比如花唄、借唄之類

2.儘量不要負債

(1)不要用“最低還款額”還款

(2)儘量減少使用信用卡“取現”、“分期”

信用卡負債是銀行的主要盈利方式,這就是為什麼你總是接到銀行電話,推薦你將信用卡賬單進行分期的原因。

3.不要太在意優惠和積分

信用卡推出積分計劃,是為了鼓勵消費,雖然積分可以兌換一些折扣券、獎品和航空里程,但返還比例大約在消費金額的1-2%,不會很高。所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不必過於在意信用卡積分和活動。

網上有很多專業玩家,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可能是高收入群體,也可能是專門研究這些活動規則的人。

另外,也不要因為開卡禮品,就辦理了信用卡。信用卡部門的線下營銷人員經常會出現在超市、商場、地鐵、學校等地方,鼓勵你辦卡,卡片一多,就很有可能出現忘記還款的情況。

信用卡和理財規劃的關係

信用卡是一種信用管理工具。通過使用信用卡,我們可以產生信用記錄,使得金融機構能夠相信我們。從而給我們提供一定的借款額度,在我們有應急或大額消費需要時給予支持。

從理財規劃的角度來說,償還信用卡債務是優先於投資的。如果你手上有一筆錢,同時你又有一筆信用卡債務,比較好的做法是優先償還信用卡債務。因為拿這筆錢去投資的回報率可能遠低於信用卡債務的年化利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