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是三条路也是一条路

济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是三条路也是一条路

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对不熟悉济南的人来说,还以为这是独立的三条路,但其实它们是首尾相连的“一条路”。其中,从经十路与经七路交叉口向东一直到杆石桥这一段是经七路,从杆石桥向东一直到历山路这一段是泺源大街,从历山路往东这一段是和平路。

可能你会纳闷,既然是一条路,何必分为三段起三个名字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三条路的历史


济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是三条路也是一条路


经七路与经十路交叉口。

我们首先从经七路说起。经七路的历史比较久,明代就有了,不过当时名为“西南孔道”,直到1930年前后才被命名为经七路。此时,这还是一条西起纬十二路东至纬二路的泥巴路。1980年开始,经七路延长,向西延长至南辛庄街东口与经十路相接,向东延长至纬一路路口。1991年12月20日,泺源大街开通后,以杆石桥为界,以西被命名为经七路,以东是泺源大街。

现在的泺源大街,最早这里是一条小巷子连着另一条小巷子,弯弯曲曲被分为好几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七路以东,从纬一路到杆石桥是杆石桥街,从杆石桥到趵突泉南门是西青龙街,从趵突泉南门到剪子巷南口是趵突泉前街,再往东是正觉寺街、岳庙前街、仁里街、红墙街、三义街。到1991年,道路拓宽,这些小街巷才被统一称为泺源大街。


济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是三条路也是一条路


泺源大街与和平路相接处。

和平路相比之下年代较新,70年前这里是一条无名泥巴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第一辆轻骑摩托车在这条路上的济南轻骑摩托车厂生产出来,这条路才有了名字。1978年的济南市老地图都标上了和平路,只是那时的和平路向东才到山大路,而1994年的济南地图上和平路已经东延到二环东路。最近,随着和平路东延工程的再度推进,和平路已与东边的浆水泉路连接。


济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是三条路也是一条路


和平路东延路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最开始还是比较独立的,只是随着济南的发展,才慢慢地被贯通,成为济南一条重要的东西通道。


济南经七路、泺源大街、和平路是三条路也是一条路


经七路

至于将这三条道路合而为一,其实济南曾规划过,当年泺源大街与和平路都差点被经七路“吞并”。

资料显示,1959年,济南城市规划总图诞生,当时,规划中的经七路作为济南的东西大通道,从南辛庄经十路路口向东一直延伸到二环东路,包括了当时的经七路、杆石桥街、西青龙街、趵突泉街、红墙街等一系列老街老巷。不过,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原因,这一计划被搁置,由此泺源大街、和平路才得以“幸存”。

林彦银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