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境内也有路可以进入秦国,为何六国却硬攻函谷关?

张莉


能够进入秦国的路线一共有四条,第一就是函谷关。其次是赵国境内的路线,再其次是楚国境内的武关,最后是翻越秦岭。不是六国傻,而是没办法。<strong>

武关为什么不行?

武关按理来说是可以的,因为刘邦就是从武关进入的关中平原,先一步到达咸阳的。那么为什么六国就不走武关呢?第一点是因为楚国不让。不要以为六国是很团结的,六国要是很团结秦国早完了。在秦国灭六国这种时刻,齐国居然没有给其他五国一丝帮助。

齐国可是老牌强国了,富得流油。但是齐国就是不帮眼睁睁的看着其他五国覆灭,然后自己投降。所以就不用说秦国还不是最强大的时候六国去主动攻击秦国了。

其次就是在六国攻打秦国的时候,楚国最怕的不是秦国,而是齐国。那个时候秦国虽然比较强大,但是楚国有自信秦国不敢主动攻打自己,自己也能击败秦国。但是齐国不一样,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虽说不喜征伐,但是实力让人害怕。

齐国要是在路过楚国的时候突然攻打起楚国来,内外夹击,楚国可吃不消。何况齐国要是和其他五国有密谋呢?岂不是完蛋了。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怎么能让并不是很可靠的队友深入自己的要害呢。

再者武关不能通过大批部队,只能轻装前行。但是面对军事实力最强大的秦国,你派少量部队还轻装前行,这怎么可能是秦国的对手?大部队楚国不让过,少量了梅勇。所以武关走不成。

赵国境内的呢?

齐国是不会主动出击赵国的,因为赵国军事实力很有可能比自己还强大,其次就是齐国与赵国不相邻,攻打赵国自己没什么好处。赵国也确实有可能让六国的部队从赵国路过,因为不怕。但是过不去啊。

秦国在赵国的西南方向,但是赵国一直拼命的往北发展,甚至有点偏东北方向。也就是说赵国要想从自己国境内南下攻打秦国就要路过长达一千多里的不熟悉地带,甚至没有人烟。

其次就是那条路也不好走,山地高原有点多。赵国境内是平原,但是赵国也只要了平原,没要高原。太远了,粮草运送不及时。而且太费力了。等到了秦国也是人困马乏,估计是打不过了。就算是首战告捷,在全民皆兵的秦国几乎就是寸步难行,想要一路打到咸阳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翻越秦岭?

翻越秦岭是不可能的。日本侵华期间也想翻越秦岭进攻重庆,但是失败了。秦岭几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山。李白的《蜀道难》里也提到过从西安到四川盆地有多难走。就算真的过去了,没有内应,很快就会被秦国消灭掉。

所以六国并不是傻傻的进攻函谷关,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况且六国心怀鬼胎,是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去的。历史上六国还真的仔细研究过为什么非要进攻函谷关,有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但是得出的结论是只能进攻函谷关。况且齐国与秦国距离很远,两国之间没有什么仇恨,攻打秦国只是为了获得利益,所以出力并不是很大。

秦国的地理位置确实是得天独厚,与六国相接壤的地方几乎都是高山,不可逾越。坐守函谷关,进可随意入侵他国,退可保自己安慰。而且函谷关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地理条件非常好的一个地方,秦国自然会屯重兵把守自己的门户。


无笔史官


关东六国攻秦确实可以不经过函谷关,当时除了从函谷道入秦之外,至少还有三个选择,并且在历史上都有成功的案例。

第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进入关中;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

第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

逐个来分析可行性


第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当年魏文侯就是这么干的!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随后吴起两度攻秦,将秦军打到洛水以西不敢迎战。

这条通道,表面看正面宽度很大,是最适合进攻关中的。但是黄河在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军只需要守住几个渡口即可。而且从这一通道进入关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个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运城和临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时期有这个条件,所以经此道数次进入关中平原。后来河东被秦军攻陷,这条入关中的捷径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这个成功案例是刘邦。即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后来的诸葛亮也是此路数,只不过没有成功。不过当时巴蜀之地已经被秦国攻陷,此路也不通。

第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后来的刘邦就是这么干的!

走武关道也是一个选择。但是走这条路比较麻烦,因为行军路程太长了(比走函谷关要远很多)。所以走此道,必须要有一定的兵力在函谷关牵制住秦军的主力部队。否则关东六国很难攻克武关。后来刘邦走武关先行入关中,也是借着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他捡了个便宜罢了。所以这条道可以作为备选路线,供关东六国在函谷关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在此地佯攻分散秦军的兵力。



综上所述,入秦的四条道都很难走。首先是函谷关,六国攻不破;河东和巴蜀被秦所占,此两路不通。仅存的一个选择就是走武关道,但是当时占据南阳盆地的楚国又不争气,单挑打不赢秦国(楚国是不可能同意五国从自己家里过的)。因此等于六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秦军养精蓄锐出函谷烧杀劫掠,打了败仗之后就退回去凭坚固守,拿它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后来赵武灵王横空出世,他的军事改革将赵军由传统的步兵和车兵变为骑兵。经此一改,赵军有了远距离奔袭作战的能力。于是赵武灵王破天荒的想出了一条绕过函谷关,从云中迂回灭秦的路线。这个想法在当时来看是极具有想象力的。如果赵武灵王不死的话,他的成功几率并不小。

备注:赵武灵王的策略是率骑兵由云中南下陕北,当时的陕北还不像现在这副模样,环境还不算太差。由于骑兵行军速度快,可以做到速战速决,就算拿不下咸阳,撤退往回跑也能比较从容。至于说后勤,不管打什么仗,后勤都是大问题。从别的关隘进攻,一样有很大的后勤负担。



不过平心而论,赵武灵王这个想法也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赵军的奇袭能力虽然不错,但是未必就能够杀伤秦军的有生力量。因为战国后期的战争,其实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能不能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能不能多杀敌的问题。如果秦军保存实力,即使赵军偷袭了咸阳,也不可能把秦国连根拔起。顶多就是让秦国人难受一段时间,缓解一下秦国对六国的压力。(就像匈奴对汉朝的侵袭一样)

因此就常理而言,赵武灵王的这种战术就类似于现在的斩首行动,偷袭秦国可取,但想灭掉秦国则很难。后来燕国攻齐时,乐毅占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全境大部沦陷,仅存两座城池还在抵抗,结果还是让齐国顺利翻盘了。这也说明在那个时代,想靠奇袭灭国,而且还是大国,成功率不高。(并且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一个朝代或者大国因为被斩首了,然后整个政权就没了的案例)

后来秦昭襄王还在陕北修了一道长城,等于把赵国从云中奇袭的路线给堵住了,断了赵国奇袭的可能性。

其次,长途奔袭的可变因素太多,对统帅的要求也很高。赵武灵王是的能力自然没问题,但是赵国其它的将领未必就有这个水平了。通观赵国历史,有长途奔袭能力的统帅级大将,也就是后来的李牧了。如果赵武灵王去世,他的这个迂回包抄的想法肯定要被无限期搁置。因为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后来也确实被搁置了)

第三,最最关键的一点。六国之间一点都不团结!站在我们后世角度来看,秦国是六国唯一的威胁。但是以当时的角度看,其实六国之中的任意一国也把其它五国当作竞争对手。这六国之间的关系,说句难听的,属于典型的狗咬狗,一嘴毛。

比如说赵国和秦国长平之战时,秦赵双方都打的要崩盘了。最外行的战略家都明白,秦国和赵国互殴时,其它五国只要在秦国的补给线上捅一刀,秦军立马会全线崩盘。但是五国就是没有一家去干这个事,因为五国君主都不希望赵国和秦国能完胜对方,都在翘首企盼秦、赵杀个两败俱伤,他们再去捡便宜。这就说明在五国的眼里,秦国是一号威胁,赵国是二号威胁。这一对大小魔王都不是好东西。然而结果让所有人都傻眼了,大家都没有想到赵国会败的那么的惨。

后来秦国企图灭赵,发动邯郸之战后,其它几国才觉醒过来,认为还是要救赵国。因此在信陵君的操作下,魏军首先赶到战场,紧接着楚国的援军赶到。魏、楚联军乘秦军围攻邯郸之际,对着秦军的背后一顿猛攻,杀得秦军丢盔弃甲。韩军和赵军的加入,这四国组成了四国联军对秦军一顿狂揍,将秦国在河南、河东的势力基本上扫清了。秦军死伤三十万,退守函谷关,不敢迎战。从秦惠文王开始侵蚀的六国领土,损失了一大半。




这个时候如果四国联军加把劲,秦国肯定更加的难受。然而关东六国就是这么搞笑!四国联军在破秦后,迅速开始内讧。首先是魏军临阵反水,从前线调回偷袭韩国;楚国看到魏国反水,它也立马反水,派兵去打魏国,结果就是楚、魏联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而韩国和赵国对魏国也是很提防,不敢信任魏国。(魏国在打退秦军后,在四年之内把齐国、燕国和韩国打了一个遍,小小的中兴了一把。成功的把诸侯对秦国的仇恨吸引到它的身上了)

由此也看得出来,秦能灭六国,除了秦国自身强大之外,六国之间那种狗咬狗,一嘴毛的塑料姐妹花关系也是秦国能吊打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备注:六国之所以要齐集于函谷关,主要原因就是相互不信任。与秦国接壤的赵国和楚国不会允许大批别国军队深入本国腹地。所以关东六国想要集结起来合力抗秦,只能到周天子所在的洛阳集结,因为这是周天子的地盘。然后从洛阳向西进发,先攻破函谷关后,再一步一步的来。


总的来说,关东六国在战果后期与秦死磕于函谷关,无非就是三个原因:

第一、关中乃四塞之地,秦灭了巴蜀,并在陕北构筑长城,六国很难从别的地方绕道进入秦境。函谷关是当时最近,也是最利于后勤供应的一条路。走其它的路线,补给线太长,其实没有函谷关方便。

第二、六国之间不团结。山东六国想要联合抗秦,大队人马不论是在河东突破黄河防线,还是转道楚国翻越秦岭,都要经过赵国和楚国的腹地。赵和楚不信任其它四国,唯有函谷关东面的洛阳(周天子辖地)是一块中立区,比较好协调六国军队。如果关东六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吊打秦国,不需要死磕函谷关,但关键六国没有统一的指挥,那就只能在函谷关想办法了。

第三、归根到底,六国的实力不如秦国。战国早期的魏国,实力强盛,直接从黄河就能西渡关中,打的秦军哭爹喊娘。那个时候的函谷关毛用都没有。战国后期,六国的实力都不如秦国。所谓的六国合力伐秦,其实就是仗着人多壮胆子。六国自己心里都很清楚,伐秦只是个幌子,为自己争取利益才是关键。比如信陵君死后,五国伐秦不利(齐国没去),联军统帅立刻调转枪口对准齐国,把齐国杀的是莫名其妙。这说明六国君主心里都很清楚,灭秦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联合伐秦只是一个幌子,为自己苟延残喘续命罢了。


尾声:其实在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时,关东联军就改变了战术,放弃攻打函谷关的计划,采用当年魏国的办法,就是西渡黄河,直接攻秦的河西之地。结果联军中的楚国战败,其它四国瞬间瓦解,不战自溃。因此所谓的秦国固守函谷关,六国拿它没办法,只是给失败找一个借口罢了。伐秦不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六国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这个关键问题不能解决掉,哪怕秦国没有函谷关,六国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Mer86


不论是秦国东进中原,还是东方诸侯国西进关中,函谷关坐落的豫西通道乃是捷径。

古有“百二秦关“来形容秦地,意思是关中地势险峻,两万军队就可抵挡百万之众。

其中最主要的关隘便是函谷关,函谷关坐落在关中通往中原的豫西通道上,秦国从关中进入中原,豫西通道是条捷径,对于东方诸侯国也必然如此。

函谷关地势险峻,只要秦国关闭,即便东方诸侯国的军队再多,也难以展开,无济于事。

正因为如此,函谷关乃兵家必争之地。

函谷关原来掌握在晋国手中,崤之战后,秦国逐鹿中原破灭,转而西上,即便秦国灭十二国,称霸西戎,依旧二百年不敢出兵东进,原因就在于晋国控制着函谷关。

晋国衰弱后,秦国趁机夺取函谷关。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攻打函谷关不下,秦国出关反击,大败联军。

秦国在函谷关,与东方诸侯国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只在公元前296年被齐国名将匡章,率领齐韩魏宋赵联军攻破,秦国割地求和,函谷关的存亡和秦国安全息息相关。


五味社


诚邀。



在我国秦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秦国在春秋时期称霸西戎,扩地千里,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更加强大,秦国的强大威胁到了关东六国,于是六国合纵攻秦,秦国据函谷关而守。

古人王氏曰:自灵宝以西今河南灵宝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自崤山以西崤山,见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称函谷。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在当时,关东诸国多次合纵攻秦,为何都选函谷关呢,为何不绕道呢?

在战国时期,可以进攻秦国的战略通道,一共有四条:1,崤函通道,从中原地区(河洛地区)攻入关东;2,运城盆地西渡黄河;3,走武关道翻越秦岭,从南阳盆地攻入关;4,在西侧翻越秦岭,从汉中地区攻入关中;或翻越秦岭后先进入陇西地区后入关中。很显然绕道是可以的,那么具体的操作性又如何呢?

首先,崤函通道,从中原地区(河洛地区)攻入关东;


是否迂回函谷关,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函谷关,而是涉及到千余年历史中,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崤函通道。函谷关此处取汉关位置,大概在河南新安位置;此处还有虎牢关等。广义的崤函通道,可以看做西起崤山,东到虎牢关的狭长区域,是关中地区到中原地区的战略通道。

崤函通道是秦国走出关中,称霸中原的必经之路,称为秦国称霸中原、一统天下的咽喉毫不为过。南侧的河洛地区,北侧的上党高地则是扼住咽喉的两只手。崤函通道长度超过100公里,沿途多河多山,容易被从两侧掐断,尤其是上党高地的限制作用尤为明显。这条路是秦国东出的基础,也是最六国最直接的一条路,攻破函谷关,杀入秦国腹地,有很大的可实施性。

其次,运城盆地西渡黄河;


事实上,在历史上也有人这么做过,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临晋(即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

这条通道,表面看正面宽度很大,是最适合进攻关中的。但是黄河在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关中地区并不存在几十上百公里宽的防御正面,守住几个渡口即可。故而实施起来,秦国面对魏国的进攻,只是守住渡口而已,说明这条路不见得好使。

再次,走武关道翻越秦岭,从南阳盆地攻入关;


事实上,武关道比崤函通道更为艰险难行,长度也要长的多。汉高祖刘邦攻武关时,若非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仅凭刘邦的军队很难单独突破武关道进入关中。在漫长的武关道中,防御一方可以凭借的天险不止一处;在通过武关道后,防御一方会有很强的补给优势,这条路其实也不好走。

最后,在西侧翻越秦岭,从汉中地区攻入关中;或翻越秦岭后先进入陇西地区后入关中;

历史上,关中四塞,是函谷关、武关、萧关和散关,再加一个运城盆地西渡,这就是战国时期进入关中的全部战略通道了。翻越秦岭从汉中走,或者进入陇西都不合理,原因是绕的太远了,不符合实际操作。

函谷关(崤函通道)对秦国最重要,是因为秦国的敌人都在东面,而且能通过其他几条通道攻击秦地的对手。那么六国宁可多次“一根筋”进攻函谷关,也不愿绕道,不是不想,而是绕道太远,不如直接进攻函谷关来的简单。


源稚生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赵国的北面就是匈奴!当时匈奴仗着骑射的超高机动性一直是赵国的一大难题,即便强秦也是如此。从北方调动大军越过函谷关袭击秦国,一方面主力部队可能会遭到匈奴的袭击,而在当时除了秦和赵其他国家很少有和匈奴部队的作战经验,另一方面后续的辎重补给部队也会遭到劫掠成性的匈奴人的袭击。真采用了迂回攻秦的战术的话,怕是秦国做梦都会笑出来!因为秦国只需屯兵平原地带等候一支战损疲惫且无稳定补给的六国联军就可以了。且一旦六国兵败秦国将函谷关一关,六国联军只有在投降或饿死或转身直面匈奴人这3个选择而已。这等于是六国用全部的实力去做一场生死豪赌!


大师6692


题目中所谓的【东方六国硬攻函谷关】(其实往往是五国)一共发生了三次,分别发生在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87年和公元前247年,为什么要强调这三次函谷关战役的时间呢?因为在此之前东方六国并没有硬攻函谷关。换言之,在整个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东方六国(五国)有且只有在战国后期才开始硬攻函谷关,在战国中前期并没有。这是就需要结合商鞅变法来看了:

商鞅变法改变战国中后期的东西格局

在公元前350年-前330年,发生了持续整个商鞅变法时期的秦魏西河争夺战,最终秦夺魏之西河(关中平原洛水以东);公元前328年,秦军进一步夺取魏之河东(晋西南)、上郡(陕北),从此彻底改变了秦与东方六国之间的割据形势,形成了一个由关中平原、晋西南平原、崤函古道构成的完整战略地形(见下图)。再加上秦惠文王时期吞并巴蜀,整个秦国的战略形势发生了相对于商鞅变法前天翻地覆的变化。

函谷关后的崤函道相对于上党、洛南的山地更容易通行

在商鞅变法以前,楚国可以从武关道吊打秦国,魏国可以直接在关中平原吊打秦国。但经过商鞅变法期间秦国的主动出击拓张,诸侯们想要打秦国,就必须掂量掂量究竟是通过韩赵领土走上党山地(太行山与太岳山包围起来的一片高原)划算呢?还是通过韩魏领土走函谷关背后的崤函古道划算呢?还是通过楚国领土走洛南山地(伏牛山、熊耳山、秦岭等构成的山区)划算呢。显然都比当年魏国直接在关中平原与秦国开战要费劲地多。而函谷关后面的崤函古道,虽然也很险要,但好歹是一条比上党、洛南的山地河谷更容易通行的河谷通道,往后过了桃林之塞(潼关前身)便能杀入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岂不美哉?

联军形式需要一个居中的集结地

在商鞅变法以前,魏、齐、楚三强任何一家都可以与秦国一对一单打,但在商鞅变法以及秦国领土倍增以后,东方六国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斗得过秦国。那么,联军的形式就必须考虑集合地距离各国腹地都不要太远,那么偏北的上党山地(韩赵领土)、太原盆地(赵国领土),偏南的洛南山地(楚国领土)显然很不适合联军集合,至少对于远来者是不公平的。那么,如此看来,也便只有居中的函谷关更适合作为联军集合后向秦国腹地进发的第一站。

攻破函谷关可以直捣咸阳

秦国的腹地位于关中平原,关中以北与以南的地块完完全全就是秦国半个世纪以来刚刚取得的新领地,一来没有关中平原开发程度好、二来不是秦国军政核心所在地,联军既然搞这么大的声势,自然是“直捣咸阳”的效果更为直接,带来的利益也最大。那么,硬攻函谷关显然要比其他方式更为直接一些。

小结

综上,在商鞅变法以前,魏楚等国攻击秦国确实不走函谷关。但商鞅变法以后,一个秦国的国力逐渐等于东方两三国,并最终达到实力占据天下一半的水平。秦与六国之间逐渐体现为秦国主动东出、东方被动防守的形式,东方六国也便只有以联军的形式才能抵抗秦军。而联军的形式又决定了联军必须在函谷关以东集结、并以秦都咸阳为目标,才能最划算地实现联军的【弱秦】目标。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三次东方五国联军主动伐秦都发生在函谷关下的情形。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哦


寒鲲


战国时期赵国境内也有路可以进入秦国,为何六国却硬攻函谷关?这个问题很微妙,那就要涉及到战国后半程,七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在合纵连横之下,七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暂时的利益合作关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六国军队联合起来,只是一个松散的关系,从后来的攻函谷关过程,我们也能够看到,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作作样子罢了,出工不出力。

不过,当时的各国国君、臣子,没有脑残的,尤其是赵国,所以,赵王不可能答应,六国联军从自己国土上经过,万一,剩下的五国,联合起来作乱,分赵国的钱城人呢?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而唯一大家都信任的,只有攻函谷关这一条路了。

那时节,各国,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都正在一条起跑线上,只是秦国锋刃最露罢了。

没有信任的合作,结果,就是如此。


董江波


确实有,是死路。

赵北邻匈奴。如从北进则需从荒漠中借道匈奴,再从匈奴地界自北向南攻打秦长城。除非与匈奴交媾,否则这条是腹背临敌的死路。

赵南邻秦国。如从赵国南部攻秦则必须越过秦赵边界的黄河天险,此处黄河流向自东转南,九曲十八湾,河面宽广、水流湍急,及是凶险。越过黄河防线即来到秦地特产一一黄土高原,千里渺无人烟,万里风沙尘暴。只有当你越过这座"高"原后,才精疲力尽来到秦地。到了此时,经过前面的自然天险和防线阻击后,强撸之末的联军疲兵懵逼了。前面面对的是以逸待劳的赵骑,后面是高不可攀、荒无人烟的高原,粮草运不进,军队撤不出,成了进退不得的死路。





历史网


任务很难完成:一是路途遥远,赵国云中确实与秦国接壤,但是从赵国本土取道九原再从云中南下攻秦则距离有一千多里,这期间全部是草原山地,没有任何城池,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二是正面秦军并不弱,全部大军都去绕道,也怕秦国开关延敌,来个围魏救赵,如果部分兵力绕道进去,又恐无法战胜秦国。三是对于赵国而言,秦国相比匈奴,远不如后者威胁更直接,毕竟秦国还有其他诸国牵制,赵国也不想以秦国结为世仇,假道灭虢的前车之鉴也不远。四是山东六国各怀鬼胎,很多时候摆摆样子,就像现在的联合军事演习,震慑一下,都未必真想打,更不会当出头鸟。五是大家一起攻关,正好互相监督嘛,谁出力气少,大家一起鄙视他,谁出力气大,大家又偷偷笑话他,呵呵,能赢才怪!要真攻进去了,恐怕还没到咸阳,就会因分赃不均先打起来!


历史的长空


观察中国立体地形图就可以得出最直观的答案。从东方进到西安最平坦最便捷的通道(没有之一),就是出洛阳向西经函谷关、潼关一线,与现今陇海铁路沿线重合。其他通道必须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对古代大部队行军作战来说,大山中道路崎岖难行,特别是后勤运输将极为困难,很难保障军队执行作战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