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平之戰中趙國沒有換將,廉頗對白起,最後誰會贏?


怕是會兩敗俱傷敗的更徹底。

長平之戰之所以成就了白起“軍神”的稱號,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白起坑殺趙軍45萬——古代中國歷史上斬首數萬、浮屍十幾萬的戰役多的數不勝數,單純靠殺人總數來封軍神,這軍神來的未免也太廉價了——白起之所以一戰封神,更大的因素是他頂著巨大的壓力去解長平這盤死局,而且還解開了,解的還不錯——當時的戰略情況我們之前已經說過,秦趙兩國在長平死磕,互相啃不下來對手的野戰強固工事,魏、楚在背後磨刀子,一個隨時準備對著態勢更好的一方背後捅刀,一個隨時準備揮刀泗上甚至叩關藍田。齊、燕在背後打醬油,玩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把戲。在這種戰略態勢下,實際上秦、趙兩國都已經敗了,再不從戰場上迅速抽身,地裡的糧食收不上來,第二年兩國都得變成砧板上的肉去任人宰割。

趙孝成王先換將,換下來了廉頗換上了馬服君之子趙括。這一政治動作很值得玩味,要知道,廉頗一向是主張聯秦擊齊的,此時換上一個堅決要同秦國血戰到底的馬服君之子,到底是打算一波梭哈?還是通過表現自己的強硬態度逼迫秦國坐下來談判?不得而知。大家唯一瞭解的情況就是,趙括掌軍後出現戰略失誤(很有可能是防線前移的時刻未能保持綿亙戰線),然後白起迅速抓住機會,完成了對趙軍的戰略包圍,為最終全殲趙軍打開了局面。從外線打內線還能打出戰略包圍,僅此一條,白起的軍事眼光就非同尋常,把握戰機的直覺更是超一流的,更不愧為軍神的稱號。

但趙軍依然是廉頗掌軍,繼續同秦軍依託工事死磕?白起尋找戰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最好的結果是耗到前260年秋後雙方“河內大飢,人相食”不得不撤軍,然後第二年被魏、楚兩國各種捆綁PLAY,最差的結果,那可就真的不敢想了。

以上是《軍武次位面》為您解答,贊同回答的話,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_^以上是《軍武次位面》為您解答,贊同回答的話,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_^


軍武次位面


歷史沒有如果,但若是真的要考慮如果的話,那麼如果趙國沒有換將,趙國很有可能會提前滅國,為什麼這樣說呢。

廉頗劇照


首先我們要清楚趙國為什麼要換將,難道真的只是中了秦國的離間之計?趙國上下軍臣又不是傻子,如果廉頗真的對付秦軍有望,那為什麼要換將,換將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廉頗的戰法不適合趙國,趙國沒辦法耗下去,糧食不足已經就是硬傷了,廉頗當時二十多萬人馬的消耗已經使得趙國勒緊褲腰帶再給前線運糧了,而且還持續了近三年,趙國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在這樣下去要麼這二十多萬人餓死,要麼趙國陪著一起餓死,而當時趙國的外交已經被自己作死了,不然還可以問諸侯國借糧,所以說面對必死之局,換將決戰已經是不得不為的事情了。

另外,對於換將後的趙括,紙上談兵確實對他是有點不公平的,因為他接手的局面以及趙王的命令就是讓他儘快決戰,而雖然最後他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但是一來他不知道對手是白起,二來他也有著一鼓作氣擊敗秦軍的想法,如果最後不是秦軍的大營修建的過於堅固,秦軍銳士過於強大,一旦攻破,那歷史的結局就會被改寫,另外從戰後的戰損來看,秦趙共投入約105萬人馬,秦約60萬,趙約45萬,最後雙方共傷亡約75萬人馬,趙國我們知道坑殺了40萬,秦國亦損失了約30萬人馬,這是不是相當於趙括用45萬人馬在中計的情況下硬剛秦國60萬人馬,以損失5萬左右的人馬造成秦軍30傷亡,當然這個數字可能不精準,但也可以從側面證實趙括的能力,至少不是那麼無能,趙括之敗說白了還是缺糧,如果不是缺糧就算被困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因為到最後趙軍都到了同袍相食的慘狀了,另外趙括一死,趙軍就崩了,而在之前即使到了絕境,趙軍的戰鬥力依舊還是很強悍的。


而對於秦國來說,他也耗不起,雖然他的國力比趙國要強,但是長久下去也受不了,秦國也迫切需要決戰,這也是為什麼一聽到趙括出兵,秦昭襄王立馬動員全國青壯前線運量,真正的把它當作是一場國運之戰,所以說趙國即使不換將不決戰的話,必死無疑,秦國雖然也會國力大損,但是還是有可能直接滅了趙國的,畢竟趙國無糧,怎麼抵擋。

最終趙國之所以沒有滅亡原因有二,一是白起殺俘天下大驚,各諸侯國的援助。二是秦國自身實力大損,使得秦王猶豫了,加上丞相的勸諫,召回了白起,錯過了最佳的時機。要不然趙國很可能會在其餘五國救援之前被滅,當然了,此時的秦國也守不住,畢竟實力損失太大了。


故而,趙國之敗,不在於或者說不僅限於換將,換個人不一定比趙括做得更好,他只是輸了,他要是贏了足可以封神。


Y一花一世界YB


沒有這種可能,因為不是換將,而是把廉頗撤職查辦。一共才2個月的時間,廉頗丟失了空倉嶺、2衛城堡,西壁壘,整個丹河以西全部陣地。不但陣地沒了,而且損失了近一半的趙軍,1校6尉也沒了。趙軍只能龜縮在丹河以東的堡壘裡,士氣低落。趙軍岌岌可危,一旦白起抄了趙軍後路,結局只有全軍覆沒,而且秦軍不會有多大損失。


對於廉頗來說,免職已經是最輕的處罰了。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去假設分析。

長平之戰影響了整個戰國的走勢,也是整個戰國的轉折點,此役之後東方六國就再也沒有能力去抵抗秦軍了。那麼當時來說如果趙軍一直是廉頗來領軍,秦軍是白起來領軍的話,誰能夠取勝呢?

白起和廉頗都是戰國四大名將。但是我們現在很多人排名的話,一般都是把白起排在第一位,廉頗是排在最後一位的。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會覺得白起能夠取勝,而且當時來說秦軍對於趙軍來說也是優勢的。那麼秦軍取勝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綜合各個方面來說的話,秦軍確實是佔據了優勢的,秦國的綜合國力是要比趙國強很多的,而且長平之戰本來就是一場持久戰,對於趙國來說根本就不適合打持久戰。

當然趙國其實完全有機會去取勝的,當時秦軍攻佔韓國野王的時候,其實趙國就應該意識到秦軍是志在上黨而不是野王。那麼這個時候趙軍就應該馬上大量的集結在趙韓邊界,一旦秦軍異動趙軍馬上出擊,這個時候趙軍取勝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畢竟秦軍剛剛經過了野王之戰,又開始進攻上黨。加上這個時候的秦軍大概就在二十萬左右。所以如果是趙軍早有防備的話完全可以取勝的。

但是歷史不能重來,而且我們都知道長平之戰,秦趙兩國都是慢慢增兵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意識到會爆發這麼一場大的戰役,決定了兩國的命運,更決定了整個戰國的命運。

廉頗擅守,但是我們都知道秦軍是擅攻的,特別是白起,白起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戰役太多了,基本上是沒有敗績的。廉頗和白起一起對峙的話,結果真的很難說。

但是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秦軍撤退。當然趙軍也不會追擊的,其實趙國當時全國上下都沒有想過會打贏秦軍,他們要得就是逼迫秦軍自己撤退,一開始廉頗的堅守政策就是想逼迫秦軍撤退的,但是卻沒有想到秦軍越來越多。

但是我們都知道廉頗在一開始的時候卻是連連失去陣地,第一第二道防線都已經被秦軍佔領了,這個也是為什麼趙王會換下廉頗的原因之一。但是隻要是廉頗來繼續堅守的話,而且趙國國內有源源不斷的糧草送來的話,那麼廉頗守肯定是能守住的,當時來說只要是雙方都不主動出擊的話,其實誰也沒有勝算。

但是奈何趙國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全國上下都在希望這一場戰爭早點結束,但是廉頗知道打肯定是沒有勝算的,所以只能是堅守。那麼廉頗被換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趙括一上來就是主動出擊,結果被白起全部包圍。全軍覆沒。


中國歷史研究所


長平的對決,不僅僅是秦軍士兵和趙軍士兵,秦國統帥和趙國統帥的對決,更是兩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競技。兩個國家經過自己內部的改革,慢慢的從七國之中脫穎而出,一決高下,你死我活只是時間問題。就算沒有上黨這個導火索,最終也會死磕。統帥有些時候確實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擊敗對手。但是,國力,財力,民眾的凝聚力,向心力,政治開明,上通下達,這些才是決定戰爭勝敗最關鍵的因素。

先看秦國,秦昭襄王雖說能力比他老爹,比他爺稍微遜色,但是,對付趙孝成王已經綽綽有餘。秦國廟堂上下一心,都為長平之戰努力著。而趙國廟堂大多是些見利忘義之徒,秦相范雎用錢都能把他們買通。買通的結果,就是這些大臣給趙孝成王進讒言,要換掉前軍統帥廉頗。然後就是兩國國力的比拼,關中之地,沃野千里,能為秦國生產出大量的糧食。秦惠文王時期,也已經把號稱天府之國的巴蜀收入囊中,這些都是趙國所不能比的。廉頗做主帥時,也只能和秦軍相持,因為廉頗深知,秦軍剽悍異常,那絕對是屠夫一般的存在,一旦離開防禦工事和其野戰,勝算不大。所以,廉頗堅守不出是非常明智的。但是,這一招有個不小的漏洞,第一,幾十萬大軍每天的消耗巨大,如果沒有強大得國力支撐,很難長久,第二,你的王必須毫無保留的相信你,如果不是那麼相信你,一旦有人說你畏敵不敢出戰,那麼你非常危險,輕則撤職,重則滿門抄斬。而此時,秦昭襄王接受了丞相范雎的建議,持重金到趙國賄賂趙國的大臣,而趙王果然就範,撤了廉頗的職。更可笑的是命令一個小毛孩去統領四十萬大軍。說到這兒先撤點別的,趙括此人不管有多優秀,但是之前終究沒有過任何帶兵或者實戰的經驗,這是個致命傷,他根本不知道戰場有多殘酷,多兇險。大家可能會問,其父趙奢也沒啥經驗為啥能打敗秦軍,當時秦軍主帥是一個叫胡陽的人,此人絕對是一個赳赳武夫,面對面廝殺是把好手,但是要讓他做主帥,他能力遠遠不行,如果這個時候讓趙括帶兵打,估計也能打贏。而此時趙括面對的是一個叫人屠的統帥,打了一輩子仗,無一敗績的戰神。說到底,就像一個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第一名,當上了集團軍總司令,帶著全國的兵力去和N戰N勝,老謀深算的白起打架去了。

說到這兒,高下立判,趙國國力不如秦國,廟堂運籌不如秦國,軍隊戰力不如秦國,統帥才能又不及秦國,所以,長平的結局,已經定型了。


小平頭001


個人認為沒有換將的話,可能戰國四大名將就該換人了,秦趙在長平對峙三年,但是兩國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趙國已經只撐不住了,秦國雖然戰線長導致補給苦不堪言,國內也消耗巨大,但是就算戰敗秦軍也能全身而退,無法對秦國造成致命的創傷,可是反觀趙國就完全不同了,長平一旦戰敗,就再無險可守,而且國內已經彈盡糧絕,從這點來說廉頗難辭其咎,對峙的策略是他想出來的,對峙三年把國家給耗空了,即使不換將,也得強行出擊了,再對峙不等秦軍攻過來自己就要發生譁變了,趙王幾次催促出兵廉頗都不聽,而且廉頗在攻堅戰上並不突出,這也是換將的主要原因,趙王換趙括領兵應該也是認為他出擊更有把握。

再者,長平之戰前期是兩國軍事的比拼,但隨著時間推移已經不單單是純粹的軍事比拼了,更多的是秦趙兩國國力的較量,廉頗雖然讓趙國沒有戰敗,但是卻成功的把比拼從軍事上轉移到了國家國力上,也讓趙括背了軍事的鍋,趙王背了國家的鍋,自己反倒成了名將,還有個負荊請罪的故事給他長臉(藺相如結局很慘,廉頗跟他關係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好,藺相如最後慘死廉頗也沒有替他求情說一句話)個人認為歷史上的廉頗相對刻薄傲慢自大。

即使趙軍主將是廉頗,趙軍依然會完敗,可能還不能以五萬重創秦軍二十萬的壯舉,再者當時秦國推行範睢的攻人策略,還是會想盡辦法殺光趙軍主力的。






喀吱丶咯吱丶翠


微風陣陣吹來,站在城頭的廉頗望著城外的秦軍,憂心忡忡,雙方已經僵持了這麼久,卻難分勝負,再想想自己的糧草已所剩無幾了,於是對身邊的警衛員說:給老大發電報吧,讓他趕緊打工程進度款,不然工程就得停工了。

收到電報的趙王,呆呆地坐在沙發上,沒說一句話顯得很平靜,但心裡卻是萬馬奔騰,家裡值錢的東西都給你了,老子都快當褲子了,哪裡還有餘錢給你。於是趙王給廉頗拍了電報:抓緊工期,趕緊完工!廉頗依然如故,一再拖延工期。趙老闆受不了了,查了查自己的賬戶,餘額已經為零了。再這麼下去公司就得申請破產了,得想想辦法了,不能再這樣讓廉頗這樣乾耗著了,再這樣下去,即便是把公司耗死,工程也幹不完,是成是敗來個痛快。

於是官二代額趙括走進了趙老闆的視線,趙括的工程方案恰好符合趙老闆的心意:主動出擊,速戰速決。於是趙老闆換了工程包工頭,把趙括換了上去。趙括當上了包工頭後,果然雷厲風行,帶著兄弟夥風餐露宿,發揮不怕辛苦,連續作戰的優秀革命傳統。但由於太過激進,中了競爭對手白起包工頭圈套,最後整個工程以虧得一塌糊塗,以趙國大敗告終。白包工頭雖然最後贏了這個項目,但也是損失慘重。

據說前線失敗消息傳來時,趙老闆正在開會,聽到消息後,他放下了手裡的文件,喝了一口茶,然後點燃了一支香菸深深的吸了兩口,心裡默唸道:終於還是失敗了,但總算是有個結果了,心裡終於踏實了。然後跟參會人員說:秦國勝利了,肯定要向我們要補貼的,大家商量一下吧,我們該賠償秦國什麼呢?賠償多少呢?不然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然後自己走出了會場。

對於這個工程,趙老闆是很明白的,如果讓廉頗一直承包下去,那最後公司會被拖垮,到時候工程一樣是失敗。如果讓趙括承包,讓他去賭一把,沒準還能贏,即使輸了,賠償(割地)對方一點損失也就過去了,但至少公司還能開下去。但照廉頗那個搞法,最後不光工程失敗,連公司都得倒閉。



我的兄弟叫醬爆


還是白起勝,因為國力的問題,特別是糧草的問題!在僵持數年後,到大決戰前,趙國已經糧草耗盡,對其他國家借糧也沒有了。

打,基本打不贏,撤,又撤不得,如果撤了,秦軍會尾隨,乘勢追擊(實際上,還是少了類似白起的誘敵深入的謀略和膽量),直逼邯鄲,所以,基本就已經是騎虎難下,只能拼死一搏(你說廉頗拿什麼再耗下去?廉頗也是根本沒辦法了,沒糧草了!!!守,不成了,攻,談何容易?其實當時開頭廉頗對陣的只是白起的老部下,後面秦國偷偷換帥變成白起,這個難度又高了幾個等級,廉頗要是知道,根本不敢出招)。

因此,即使不換將,廉頗也是打不過白起的。

說實在,也是白起才能夠玩轉的一整波“神操作”,才能把趙括的軍隊整個圍起來,偌大的一個戰場,四面八方那麼大,怎麼圍困的住,而能夠做到一直不讓趙軍突圍,這個誘敵入甕的戰場選點的佈局就已經千古難遇。

總體上,我記得這個操作是非常大和犀利的佈局(具體忘了怎麼分兵),趙國外面救兵也被分割和消滅,連續42天困住都無法進來。

白起戰神,不是浪得虛名的!



神秘烙劍許建鋒


長平之戰之所以趙王換將就是因為廉頗,廉頗善守,但長期的戰爭消耗趙國早已經不堪重負!秦國之所以能縱橫捭闔逐鹿中原有兩大優勢,一是軍隊戰鬥力強,二是擁有足夠的戰爭資源!打仗表面看是戰士勇猛,實際上發的是兵馬錢糧,是戰爭的消耗能力!最典型的就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的勝利了!

秦國在戰國之初並不是最強大的,但是知恥而後勇的秦國進行了著名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獎勵耕戰,所以秦並不是簡單的軍事力量增強了,而是綜合國力增強了!

後來,秦佔領了一塊別人不願佔的土地——蜀,就是今天的四川,這個地方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蜀守李冰修築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這一水利工程可以為秦軍多養活幾十萬軍隊!這才是致命的!

長平之戰打下去,趙軍已經無糧可調,連趙王都開始減少飲食,但秦軍並不太怕這個,所以趙王被迫替換了善守的廉頗,而換上了趙括!假如繼續使用廉頗,最終的結果就是徹底拖垮趙國,不要說前線失利,就是國家估計也會被各國分掉!所以趙國用誰為將意義的確不大,國力耗盡才是失利的根本原因!


聖瑞思商務服務


趙不換將的情況下,廉頗面對秦國左庶長王齕的進攻也是屢戰屢敗,這才龜縮不出。根據比較公認的記載,王齕是在公元前261年4月進攻上黨的,到公元前260年夏趙括接替廉頗,總共有1年2個月左右,都是王齕與廉頗對陣。而在相持階段,一直是秦軍保持攻勢,而以野戰著稱的趙軍卻取守勢,廉頗對於王齕就沒有退兵之策,而當時雙方的兵力都是20萬左右。也就是說,廉頗對陣王齕都一籌莫展,更何況對抗白起。

趙王換將,固然有秦國實施反間計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趙國缺糧,耗不下去了。趙雖然是在靠近本土的地方作戰,但除了軍力強之外,綜合國力與秦相去甚遠,特別是封建時代決定國力根本的農業相差很大。

原因一是趙國土地遠不如秦國肥沃,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說秦的土地質量高,“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穀,地重,重為邪。”商鞅變法之後,秦又吞併了巴蜀,獲得了廣大的成都沖積平原這樣的肥沃土地。而趙國的土地就比較差,其所擁有的適合耕種的土地是冀州的河北平原、山西大部分地區和河套地區。但山西除了太原盆地和大同盆地以外,其他地區都不適合大面積耕種。河套地區雖然能進行大面積農耕,但這裡卻是對匈奴作戰的前線,而且開發較晚,農業生產也不行。後來趙國吞併的中山國土地就更貧瘠。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到“中山地薄人眾,猶有沙丘紂婬地餘民,民俗懁急,仰機利而食。”

原因二是秦國當時普及了牛耕,而趙國當時還是人耕,糧食產量、儲備量高下立判。

原因三是秦國在變法之後,實行的是國家授田制,即普通庶民士伍只要在秦國立戶,便可享有國家定期授予的田宅。土地不是私有財產,百姓對授田不得進行買賣、典質和抵押。並且秦督促百姓好好耕田,獎勤罰懶。秦國的土地制度保證了生產要素的最大集中和優化,又同時刺激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充盈了國庫、限制了土地兼併。而趙國當時還是封建經濟下的領主土地制度,土地大都集中在貴族手中,國家很難對糧食集中徵收。長平之戰時,趙國缺糧,卻難以從本國貴族那裡索取,只能向齊國借糧。

趙國當時有清醒之人,就是平陽君趙豹。當馮亭向趙私獻上黨郡時,趙孝成王和平原君都認為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必須要,但是平陽君趙豹卻指出趙國的農業與秦國相差太大,不能為圖利而引火燒身。《史記·趙世家》記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糧蠶食,上乘倍戰者,裂上國之地,其政行,不可與為難,必勿受也。”事實證明趙豹的看法是正確的。

而在糧食向前線的運輸方面,秦雖遠卻很順暢,趙雖近卻異常困難。《史記·秦本紀》記載“困趙長平,將請粟,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關中相望至長平。舫船載卒,一舫載50人,與3月之糧,下水而浮;裡數雖多,不費馬汗之勞。”也就是說,秦國的補給線雖然看起來長,但船運成本很低而且快捷,路上消耗很少。據“雲夢秦簡”記載,一個秦軍士兵一個月的口糧大概在40斤左右。由此推算,當時秦軍每艘船能運3噸糧食。實際上,秦國於春秋時期就在渭河和黃河上設有大量船隊。長平之戰期間,秦軍運送糧食、物資的船隻從秦國雍城(今陝西風翔),通過渭河、黃河、汾河到達河內絳邑(今山西翼城)。所以,秦軍在長平戰役期間,一直不存在缺糧問題,而且糧食供應相當充足。再加上早在長平戰役之前數十年,秦國就已經奪佔了河西之地,建立了比較穩固的東進根據地。後來數十年的征伐,尤其是範睢的“遠交近攻”之策,使秦國又相繼出兵攻佔了今河南、山西大片土地。因此,長平之戰時期的秦軍既能速戰,也能持久。

至於長平之戰的決戰階段,史料中存疑太多,比如秦到底是不是全國動員,現在就有很大質疑。史書記載的是“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這個河內,應該是指秦國新徵服的河內郡,而不是黃河以西的秦本土。再如在決戰開始後,白起以25000人切斷從石長城出擊的趙軍退路,另5000騎兵遮絕留守石長城的趙軍與出擊的趙軍主力之間的聯繫。這個實在是難以想象,冷兵器時代,25000人的兵力就能斷40萬趙軍的退路。

秦軍的傷亡數字疑問更大,趙軍總兵力45萬,竟能殺傷秦軍30餘萬,自身只有5萬傷亡,然而卻衝不破2萬多人的切後路秦軍。如果這麼兇悍,那麼廉頗又何至於對王齕連連失敗。更重要的是,從當時兩國人口來看,秦約500萬,趙約400萬,雙方要湊出百萬規模的大軍,而且還對峙數月乃至半年以上,不顧農耕,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陽之戰(也稱藍田之戰),楚軍損失將領70餘名、士兵8萬,就已經元氣大傷。公元前273年,魏趙聯軍與秦的華陽之戰,魏軍被殲10萬,也是元氣大傷。可想而知,趙何以先後湊出45萬大軍。同樣,當時的秦要湊出60萬大軍也不可能。

此外,秦軍對趙軍的“坑殺”,《史記》的記載也和考古發現對不上。這點,之前就有學者,如錢穆等人提出過質疑。(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