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當年就沒預見到《廣場協議》的影響嗎,為什麼當時要籤?如今日本人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貓不韙


這東西的問題要說起來,那隻能怪日本方面貪心。

本身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什麼時代背景之下,就是美國總統里根上臺,結果發現美國前總統卡特,他為了能夠平衡經濟選擇通貨膨脹,這個時候通過膨脹一到了一種不可抑制的地步了,所以被逼無奈之下,美國總統里根只能夠選擇貨幣緊縮政策,減少市場上面貨幣的流通量,這樣的話增加貨幣本身的價值,光對於其他國家來講,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貨幣就形成了升值,升值了以後,美國在海外建設海外工廠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海外資產的時候,將會更加有力。

美國總統里根這麼做確實有好處,但是這麼做的結果就是,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不斷增加,你畢竟貨幣上面只要一塊錢賣掉的東西原先只能夠買30克的麵包的話,現在可以買50克的麵包,這20克的麵包就是從政府的財政上面扣。財政赤字可以說一直都沒有消遣過,因此美國總統里根覺得是時候該限制一下這個貨幣緊縮政策,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通貨膨脹,美元貶值,但是美元貶值不就和之前做的一樣了嗎?

所以美國總統里根選擇讓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比如說最著名的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四個國家貨幣升值,這樣的話,我美元相對於其他國家貨幣,我等於是貶值了。

里根去找了當時的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國的領導人,向他們闡述了貨幣增值以後,你們所能夠得到的好處,所以這個時候日本還有英國,德國,法國一起決定說我們幫你美國。

其他幾個國家說答應美國 幫他辦事情,那至少是留一手的,畢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體系和商業體系,他不會說完全依賴美國。但日本不行,日本一方面美國駐軍就在上面,另一個方面,美國是一直提拔日本經濟的一個推手,一個助力惹惱了美國人沒有好果子吃,把美國人伺候開心了,自己經濟才能夠提升,這是日本領導人當時一致的思想。

所以日本把自己的通貨膨脹,從原先的1:300提升到了1:150,這是怎麼做到的?日本,他把自己的貨幣給量寬了,都說原先我貸款買房子,我需要交納兩萬塊錢的準備金才能夠住進房子,現在不用你們只需要交1萬的準備金,就可以直接注入房子,房子的價值附著在你們身上,這樣的話,國家不需要再去承擔大量的貨幣印刷政策,這樣的話,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將會減少,貨幣減少了,價值提升了,大量的資金流入到房地產。

原先日本人打的如意算盤就是,你看美國自己搞了一個貨幣升值以後,他的經濟提升可以說相當不錯,我如果按照這種方法去做的話,也能夠增加我對於海外市場,海外工廠的一個建設,貨幣升值了,我的國內的工廠去海外建廠的話,就可以利用我的貨幣多買一些東西,多增加些資源,這樣的話我的海外工廠比起其他國家的工廠就更加有競爭力,萬一真的出了事情,我可以找其他國家去互相搞一個貨幣升值工作。

結果真的出事情了,美國確實答應說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一次咱們做事情就自己做一個協定!大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真的到了出事那一天,美國人甩手不幹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其他國家自顧不暇,日本去找誰當下一個替罪羊都找不到,日本人傻眼了。

民眾朝政府貸款,他需要去購買房子,現在房子的錢他付不出來,房地產暫時擱置,接著就是房地產泡沫崩潰,整個日本經濟,這是日本房地產所富含的價值,一瞬間灰飛煙滅,日本遭受了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打擊。

就好像08年的金融危機一樣,日本人這個廣場協定本身就是美國人自己搞出來的事情,最後找了其他國家的替罪羊,替罪,但是日本人一方面自己貪心,另一個方面他又不敢不從,除此以外,他還對美國人抱有幻想,認為美國人之前那麼幫自己,現在自己如果出了事情,每個人不可能放手不管結果沒想到的是,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美國人親自挑起了海外戰爭,國際石油價格飆升,美國人就好像導演一樣,自己親手建立了一個舞臺,讓日本人自己跳上去,然後把這個舞臺給弄塌了,接著日本就被砸死了。

但是如果硬要是從陰謀論的角度來說,美國人這次做事情不公的,我覺得美國人對日本到沒什麼陰謀,純粹就是想背鍋甩鍋而已,就好像現如今的希臘債務危機一樣,美國人就是隱瞞了希臘的債務危機,讓希臘加入歐盟,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國人對希臘現如今他的歐盟債務危機不聞不問。

美國人做這種事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只要能夠符合自己的利益,把隊友給坑死了,那都沒啥問題,這一點美國人是從當年的日不落帝國身上學到的東西。


漩渦鳴人yy


《廣場協議》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首先80年代初,日本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總量的80%,咋眼一看彷彿日本很厲害,但是這其中房地產至少佔到了三分之一。

從50年代經濟騰飛開始,日本政府一直是出口立國,經歷了70年代技術升級之後,日本產品在世界上有了競爭力。

然而這些產品不再是廉價的低級工業品,而是一些高端產品。不過在高端產品市場,一直是狼多肉少。

此時日本國內也確實不太適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附加值產業,因為日本有技術生產更高級的產品,市場自然就會淘汰一些低端製造業。

而當時日本高內過高的人工成本,也使得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外遷,這個時候中國的改革開放還沒有開始,還沒有條件接收大量的日本低端製造業。

日本企業就將目光轉向了韓國,也就是“漢江奇蹟”時期的韓國,日本投資的到來,使得韓國確實那段時期發展迅猛。

日本這些低端製造業,也熱衷於去韓國這種“落後低廉”的地方建設工廠,畢竟賺錢才是第一位。

於是日本這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大力的往外搬,而且誰也沒有想到,當韓國飽和的時候,中國改革大門又開始打開。

這造成了什麼結果呢?日本產業空心化!也就是日本大量的低端製造業離開日本本土,其本土也只剩下一些大型的企業,和一些高科技產品企業。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有一句話說的好,金融永遠是靠實業支撐起來的,日本經歷這麼一遭,其國內就業形勢發生變化,而消費力又提高。

為什麼呢?因為韓國為日本製造了大量低廉的產品,雖然韓國人變相的搶走了一些日本人的工作。

而當時日本國內,沉迷於金融業,政府和民間企業都是如此。因為其他事不用做,日本只要玩玩金融就行。

這個時期日本的房地產隨著金融業一起紅紅火火,因為有錢了都是買房子。

那個時期日本炒房,絕對比現在國內瘋狂,他們炒到了美國。國內更是各種貸款買房買車。

這種經濟過熱的現象,對於當時的日本是非常危險,這個時候又出來個《廣場協議》,說白了就是日元升值。

事實上籤署協議的國家,唯一垮掉的就是日本,因為日本泡沫太多,而且產業空心化嚴重。

簡單來說,本來日本可以生產的產品,但是現在要靠進口,而由於日元升值,日本出口受到阻礙。

這一來一去,日本經濟開始了小規模的崩盤,然而壞就壞在日本這些炒房的,玩金融的,居然一時間紛紛開始了“甩手”。

其實當時日本政府還有控制的能力,但是泡沫一捅就破,房地產崩盤之後,日本整個經濟瞬間縮水,金融上也被美國人割了韭菜。

日本經濟發展,帶給我們的思考十分之多,其中就有十分類似的軌跡,但願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這些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小司馬遷論史


<strong>咱們來看一看日本流傳最廣的關於《廣場協議》的陰謀論。

1985年一年之間總共召開了3次先進國首腦會議,當時簡稱G5,目的都是為了協助美國解決財政與貿易的雙赤字問題。但是1月與6月的兩次G5召開後,卻並沒有取得美國所期望的效果。

西德與法國為了最終擺脫美軍控制,決定加強合作為後面的歐盟打下了伏筆,而日本則陽奉陰違沒有執行美國的日元升值要求。

然後咱們看看在接下來的3個月分別發生了什麼:

(1)1985年7月 法國 彩虹勇士號爆破事件(法國國防部長辭職)

(2)1985年8月 西德 間諜事件(西德總理秘書叛逃東德)

(3)1985年8月 日本 日航飛機墜毀事件(乘客死亡520人)

(4)1985年9月 日本簽署廣場協議 同意日元對美元從240升值到120

當時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到現在都被罵為賣國賊。尤其是1985年8月的日本航空123航班的墜毀事件,死亡人數高達520人,被稱為客運航空史上單體飛機的最大死亡事故。

所以你現在可以理解日本人為什麼要籤廣場協議了吧?


司馬看日本


日本人看中了短期利益,想把壞事變成好事,還為此沾沾自喜,但日本人終究沒能猜對這部大戲的結尾,結果吃了大虧。

1980年代,里根做了美國總統之後,為了解決卡特任期遺留下來的高通脹,採取了強硬的緊縮政策,以抑制市面上的過多熱錢,銀行基準利率甚至達到了兩位數。

政策實行一段時間後,市場上的熱錢大量流入銀行,海外無數美元也蜂擁進入美國,這使得美元不斷升值,逐漸美國出口額不斷下降,進口額不斷增加,出現了鉅額的貿易逆差。

里根政府雖然達到了抑制通貨膨脹的目的,但在不斷升級的貿易逆差影響下,政府的財政赤字也不斷增加,長此以往,對經濟總是不好的。

財政赤字一時半會也很難降下來,里根政府最方便著手的,是解決貿易赤字問題,其實就是降低貿易逆差,最好能順差。

那還是得走美元貶值的路。

但是搞量化寬鬆又會走上卡特的老路,多方思考之下,里根政府把刀舉向了盟友—資本主義世界裡的前幾號經濟大國:英法德日。

里根的做法就是:迫使這些國家的貨幣升值,造成美元相對貶值,從而增加出口。

但盟友們自然不會乖乖上套,里根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使出了殺手鐧:你們若不從,我們就讓美元自由的飛……自由的暴跌……

這可讓盟友們吃不消,一旦作為世界主要兌換貨幣和外匯儲備的美元暴跌,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也會損失慘重,畢竟他們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這可能會讓他們許多年的辛苦付諸東流,一夜回到解放前,畢竟世界主要經濟數據都是以美元計價的。

沒辦法,各國只能同意里根的意見,他們希望美元能“可控的可接受範圍內的貶值”。

而且,他們還把這事兒作為一個大好的機會,一個發大財的機會。

當時,德國日本已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重新崛起,並在1960年代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國,發展到1980年代,他們的製造業也不斷升級換代,已經到了需要把很多中低端產業轉移到海外,降低生產成本的時候,一旦貨幣升值,就意味著他們的貨幣更值錢,他們在海外投資的機遇就大大加強,畢竟他們的貨幣更值錢了,在海外投資建廠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而日本,就是美國最要爭取合作的國家,而日本,也在精心考慮之後,愉快的接受了美國的要求。

說白了,日本戰後的經濟騰飛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2次戰爭的海量訂單養活養大了日本無數製造企業,日本對美國則常年保持高額的貿易順差,為了爭取日本,美國承諾向日本轉移一些諸如半導體、核電等高科技領域的技術,幫助日本培養中高端產業,促進日本到海外擴大投資。

日本人就興奮的認為:升值的日元可以幫助日本大幅強化海外投資、併購,美元援助的技術更可以幫助日本企業不斷產業升級,這實在是大好的事情啊。

於是,日本人主動升值了貨幣,同樣,德國、英國法國也升值了貨幣,但最終出大問題的,偏偏只有一個日本!

為什麼?

因為停不下來的瘋狂!

其他國家升值也就升個20%左右,日本人硬生生在5年間升值了100%。

我們來看看,日本人是怎麼操作的,導致了後來的雪崩。

日本政府升值貨幣後,並沒有相應的調高利率,而是為了防止出現金融緊縮,主動大幅降低了利率。

結果,日本全民就開始進入了瘋狂。

貨幣大幅升值,利率又低的讓人沒有存錢的慾望,於是全民都開始把錢拿出來搞投資,而任何一個小市民,甭管你有沒有房子,哪怕是租的房子,都能隨手貸款個幾百萬日元,利率也低的感人。

按照貨幣的槓桿原理,日元在短期內被各種貸款無形中放大了無數倍,老百姓手裡的錢突然多的花不完……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的時候,日元對美元是240比1,到1988年,已經到了120比1……

最瘋狂的時候,日本人人人出國旅遊,在海外瘋狂的買買買,奢侈品成了爛大街的東西,在美國買房子,眼睛都不眨的大批買進,高爾夫球成了平民的普遍娛樂,許多人拿日元擦汗,房價暴漲,瘋狂炒房……

很美好的年代。

但是,這終究是曇花一現……

很快海灣戰爭爆發,石油價格暴漲,日本製造業企業成本飆升,但是卻缺乏資金,市面上的錢都被投到了飆漲的房地產等行業裡去了。

缺乏足夠的現金流來應對暴漲的成本,日本製造企業開始不斷倒閉,而他們的產品早就在日元飆升的時代裡,出口不斷的下降中,他們還沒來得及走出海外。

製造業萎縮,大量的工人失業或者薪資暴跌,他們的貸款,還有無數日本老百姓的房貸等等開始成為不良貸款。

漸漸地,房地產也開始崩盤

………………

總之,一切都開始崩塌。

然後,沉淪到現在。

至於日本人怎麼想的?

反正許多人還是很懷念當時的美好!


雲中史記


我發現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大多胡扯,所以我決定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也考慮到大部分用戶理解能力,我只能把這個這個問題可以拆成若干個小問題來回答。


1、1945年後美元是世界貿易貨幣


二戰以後,世界分成了兩大經濟組織,一個是以美國歐洲日本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系,另一個則是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由於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人口、資源只佔全世界不足三分之一,所以美國為代表的經濟體系才是世界經濟體系。


當時國際貨幣是美元,最開始美元是和黃金掛鉤的,也就是說表面上世界各國用美元做貿易貨幣,實際是使用黃金為貿易貨幣。這就是所謂的布林頓森林體系。


到了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佈美元和黃金脫鉤,布林頓森林體系瓦解,但是由於世界上找不出第二種貨幣可以替代美元,所以儘管美元和黃金脫鉤,但是美元依舊是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


既然是國際貨幣,那麼美元的升值和貶值對世界經濟影響非常大,所以需要世界貨幣基金組織、G7峰會等國際性會議和組織來協調。


結論:美元是世界貿易貨幣,升值/貶值對世界貿易影響巨大,且沒有替代貨幣。不要問為什麼,這就是現實。


2、1980年代美國經濟形式:必須縮小貿易逆差,美元必須貶值


簡單說里根上臺後為了解決前任卡特留下的“高通脹”,採取了強硬的金融緊縮措施,里根把利率提高到了2位數。


順便說一句目前美元利率3%已經是近十年以來最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2位數利率是什麼概念。


利率提高,貨幣大量流入銀行,貨幣流動性降低,使得美國民間資本投機行為大幅度減少,因為市場內沒錢了,美元利率的升高又使得海外的熱錢湧入美國市場,進一步推高美元。


以美元兌換日元為例,1981年年初1美元兌換210日元,20個月以後已經上升到1美元兌換270日元。


美元升值導致美國出口額大幅度下降而進口額度上升,這就是貿易逆差,也造成當時美國少見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赤字。


在財政赤字不能削減(為什麼不能略過)的情況下,里根政府只能選擇降低貿易赤字方法,而降低貿易赤字方法主要有三個:a、量化寬鬆也就是放水,但這會擴大財政赤字,不能用;b、購買貿易國貨幣,使得對方貨幣升值,達到美元貶值的目的,但是美國要購買貨幣太多,也不能用;c、把主要貿易國召集到一塊開會,人為強制制定匯率或者調整匯率。美國決定用第三種辦法。


大家來開會,但是主題和目的已經確定了,美元一定要貶值。


3、美元貶值損害全世界國家利益,英法德日只能妥協


前面講了,布林頓森林體系瓦解後,世界主要貿易貨幣還是美元,也就是說歐洲和日本等國家儲存的外匯以美元為主,美元貶值對於這些國家也不是好事。


歐洲和日本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和美國談崩,美國刻意讓美元大幅度貶值,那麼意味著世界主要貿易國外匯遭受大量損失,當然可以選擇和美元同時貶值,但這就意味著貿易戰,美國當時是世界最大的進口國,甚至世界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大進口國加起來都沒有美國進口額高,打貿易戰,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對手。


要麼就和美國談定一個額度,相當於做生意賺錢後獲利回吐,就當給美國打一個折。現在做生意,乙方賺多了不也都通常會給甲方打個折什麼的嗎?


最後,歐洲和日本當然是選擇第二條路:和美國商量一個可以接受的美元貶值程度。


4、美國與日本貿易逆差高達1000億美元,美國是日本最大的“甲方”


前面說了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進口國,當然同時也是日本商品最主要的出口國,每年兩國貿易逆差高達1000億美元。朋友們,這可是1980年的1000億美元。


如果日本不能和美國達成一致,要麼貿易爭端之下日本會比美國難受得多,因為日本是賣方,美國是買方。


而且美國還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日本就算想強賣都沒本錢,所以最後妥協的肯定是日本。


這就像做生意裡,甲方永遠比乙方有優勢,是一個道理。


5、日元升值事實上是有利於日本海外擴張,出口也未受大的影響


從1945年開始,經過小40年的發展,日本經濟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此同時,國內市場也日益飽和,急需“走出去”,日元升值有利於大幅度降低日本企業走出去的成本。


另外,由於日本是原材料匱乏的國家,所以日元升值還能造成國內商品價格的下降:日元升值——→原材料購買成本降低——→商品價格下降。1985至1987年6月,日本水、電、煤氣等降價四次,同期工業品降價10%。


事實上日元升值對日本外貿出口的影響僅僅只持續了兩年:1985外貿出口下降2.6%、1986下降14.1%;從1987年開始,日本外貿就開始持續的增長,1987年增長3%,1988年增長12%,1989年猛增21.4%,1990年繼續增長7.6%。


6、《廣場協定》有利於日本,“失落十年”是日本為之前統制經濟還債



大家從上面這張圖就可以看到,《廣場協定》本身最多算得上日本泡沫經濟催化劑,真正造成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的是日本為刺激內需鼓勵消費採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


多說一句:事實上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和日本之前長期實行“統制經濟”有關,日本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實行一種類似計劃經濟的方式,國家對經濟干涉非常厲害,大家可能不相信,從197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一直敦促日本進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日本一直抵抗到1980年代才不得不進行金融改革。


日本直到1984年才取消利率限制、銀行業務限制、外匯管制……簡單來說,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通過人為扭曲匯率和商品價格的方式在外貿領域獲利,尤其是對美貿易,其實是非常不公平的貿易方式。


日本長期扭曲匯率和商品價格保出口的貿易方式事實上也為它自己經濟埋下了大量的定時炸彈,在實行金融改革,讓扭曲的匯率與商品價格恢復正常後,難免會出現報復性泡沫,就像彈簧長期被壓制,一旦壓力解除,彈簧會突然蹦高一樣。


本質上日本“失落的十年”就是在為它從1945年開始長期不正常的經濟結構還債。正如《無間道》裡倪永孝所說那樣“出來跑,遲早要還的”。


最後回到問題本身,日本人總結的“經濟失落十年”教訓“


1、宏觀層面的監管框架不健全,而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市場化,資本市場開放等)放大了這個弱點;


2、日本的儲蓄供給始終大於融資需求,這直接導致供給端的充裕和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性提升;


3、日本金融屆被保護的太好,溫水煮青蛙,學新技術、瞭解新金融模式的速度太慢,最終自食其果。


蘭臺


我覺得中國現在也在準備籤廣場了,股票讓這麼多外國人進來,過兩年就知道嚴重後果了。引用我在日本的弟弟的話,美國當然會覺得在幫日本,20年後安倍還是控制央行把日元貶值回去了。80年代,90年代有太多的經濟增長,電腦,電器,不動產,車子飛機地鐵等運輸基建。一個國家想自己一個人享受這些經濟增長就必須要做好泡沫的準備。就像當初的日本和現在的中國一樣。當然也可以開放市場讓外面的錢走進來,一起分享。 但是從技術積累的角度來講前者絕對好。看看東南亞,他們讓資本主義走進來了,20年了技術沒有一點積累。

但現實呢,經濟被徹底的綁架,大家還是清醒一點吧。


寶寶司機


日本二戰結束時因為戰敗賠償負債累累,整個國家被轟炸到處廢墟。加之日本人身材矮小,領土下狹小,基本沒有任何資源。既沒有技術也沒有市場?因為窮兵黷武,當時的日本連糧食都沒了,大饑荒迫在眉睫。可以說慘到不能再慘。

但就這樣的日本僅僅用了30年就成為了發達國家,現在的日本富裕到連公共廁所抽水馬桶都是智能全自動化的。這些主要的功勞真的就是日本人嗎?

日本人接受廣場協議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能有這一天並不是靠自己,他的安全他的技術他的市場全是靠別人。廣場協議看起來日本吃虧了,但看看日本人民現在的生活,他們吃虧了嘛?

中國確實沒有屈服於蘇聯也沒有屈服於美國,一點虧沒吃。但建國70年了,混得怎麼樣?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了嘛?再給30年能達到嗎?在嘲笑日本人笨的時候先看看自己過得怎麼樣。想一想為什麼1億多日本人能混得這麼好,比日本人還要聰明的13億中國人混得。。。。。。日本人不是笨,而是太聰明瞭!


我愛奶茶375


縱橫大學是學金融的,專業課學是水的一逼,但是對財經方面的問題卻始終很感興趣,在大學的時候看了很多郎鹹平的作品,在他的作品裡面一再提及日本簽訂的這個《廣場協議》,然而細心的縱橫卻發現,在不同的書裡面,他對《廣場協議》的描述和解讀竟然是不一樣的!

《廣場協議》是萬金油,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郎鹹平的這種做法至今還影響著我,就是史料放在那裡,我想要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

要說美國逼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是為了割日本的韭菜,那《廣場協議》就是美國逼迫日本簽訂的,純粹是坑日本的,因此才有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如果調轉一下槍口,認為日本人都不懂經濟,日本的衰落並不主要是《廣場協議》的鍋,而是日本人後來愚蠢的經濟政策導致的。

反正中國老百姓根本就不懂經濟學,即使是經濟專業的大學生都跟我差不多,一天到晚傻吃孽喝,連《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都分不清楚,在西方經濟學的試卷上答“價值決定價格,供求關係影響價格”。

看誰嗓門喊得響,看誰眼睛瞪的大誰說的就有道理,縱橫建議,工資低於個稅起徵點的工友朋友們,國家連個人所得稅都不收你的,你還關心個毛啊!

那些專家天天說陰謀,說真相,自己說的有幾句真話?

《廣場協議》真的是美國遏制日本崛起的陷阱嗎?

《廣場協議》說白了就是讓資本主義的國家接受美元的有序貶值,也就是讓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

為什麼要有這麼一出?就是因為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勢頭太猛,而日本則陷入經濟遲滯,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國的財政赤字增加,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元被高估,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資本主義世界美元的穩定性,並且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狀況,美國和日英法德五國在日本廣場飯店簽訂了一份讓美元有序貶值的協議,因此又叫《廣場協議》。

通常來說,很多人將《廣場協議》看作是美國遏制日本崛起的舉措,實際上這並非是我們看到的割日本韭菜的陰謀,除了日本還有英法德等三個國家,如果真是割韭菜,其他三個國家也不會同意,美國即使再牛逼也不可能一下子幹掉整個世界。

美國人只關心自己過的好不好,不在乎別人過的好不好,不像我們,不管自己過的好不好,都不希望別人過的好!

《廣場協議》說到底是資本主義世界內部的一次自我調整,五方都是積極參與的,當時正是美蘇爭霸的關鍵時刻,美國是不可能跟自己的小兄弟下刀子的。

《廣場協議》對日本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在簽訂《廣場協議》的時候,美國的確給其他四國施加了一定的壓力,但也不是有意針對某一方,而是出於美國自身考慮的同時改善雙方的貿易關係。

讓美元貶值,其他貨幣升值未必就是壞事,而且已經強調是有序的升值,在協議簽訂後的五年時間裡,日元升值了一倍,國民財富增加了一倍,日本經濟還是快速發展,不幹活就賺錢的買賣上哪找去。

據說把當時的東京賣了,夠買半個美國,日本的財閥也在美國大量購置產業,可以說日本是有些飄的,為了抵消日元升值帶來的影響,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溫和的通脹保持經濟的持續高增長,經濟上趕超美國,稱霸世界還是大有可為的,因此,在經濟已經過熱的情況下,降低利率,刺激經濟增長。

最終結果就是造成日本資產泡沫急劇膨脹,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一腳急剎車,日本經濟崩盤,日本爆發金融危機,實際上資本主義國家爆發金融危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別說是日本,美國還不是經常性的爆發。

所以,《廣場協議》不是日本爆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只能說日本經濟政策有誤造成的。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廣場協議》以及“失去的十年”的

日本前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2004 年表示“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並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當時日本政府採取了錯誤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很明顯,日本人還是很清醒的,在日元升值後,日本企業完成轉型和升級,使得日本依然是現在的世界第三強國,當年沒有爆發危機的德國不照樣還是被遠遠甩在後面,日本的經濟體量和競爭力還是很嚇人的,如果不是我們崛起,你以為我們現在用的產品都是哪個國家的。

所以,針對貨幣升值最敏感的就是我們,尤其是2003年人民幣升值以來,國內主流經濟學家就將《廣場協議》當作是陷阱,為避免重走日本的路,堅決避免人民幣升值。

從2003年到2018年,人民幣升值了15年,敢問我們的經濟崩盤了嗎?

我們不是日本,我們有完全的自主決定權,國家上層也都是精英,所以,縱橫還是那句話,沒交個稅的人就不要鹹吃蘿蔔淡操心了,相信國家會蒸蒸日上,給人民一個好的生活。


史論縱橫


日本預見到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的壓力,但是應對策略不恰當,造成日本經濟崩盤,對日本經濟的傷害一直延續到現在,

日本簽署廣場協議之前,日本對美國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日美貿易爭端越演越烈,必需得有個解決辦法,談判的結果就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聯邦德國共同簽署廣場協議,廣場協議不能簡單的說是誰強迫誰,日本大藏省是支持的,因為日元貶值雖然利於出口,但是日元升值會增加日本購買力,事實也證明,日元升值後,日本在全世界買買買,連美國洛克菲勒中心都被日本人買走,給美國人民造成極大的心理衝擊,

但是日本在日元升值後錯誤的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日本房價,股價瘋長,隨後日本政府感覺到房價股價過高會對經濟造成危害,又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是動作過猛,是大幅度加息,結果房價股價掉頭向下,然後恐慌情緒蔓延,日本經濟遭到沉重打擊,

日本經濟衰退不僅僅只是金融方面的原因,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信息技術開始崛起,日本錯過了信息革命,當今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基本上是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公司,

用陰謀論解釋廣場協議不符合事實,日本人自己也把經濟衰退的原因歸結為錯誤的寬鬆政策,簽署廣場協議又不是日本一家,為何其他幾個國家沒有發生金融危機?




萬事皆空70


毛主席說過一番話:要小心敵人的糖衣炮彈。明槍大炮來了可以多,暗箭詭計需要防,但是糖衣炮彈一般都是形勢所迫和自己甘之如飴的吃的。小兒舔刀上的蜂蜜,舌頭被割是正常,以前流行把一把刀倒立在雪裡,再撒上獻血,熊舔食鮮血被割破舌頭,血越多熊越舔,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日本民族是一個奇特的民族,有人認為日本遵從強者文化,你打敗了我,你怎麼對我,我都沒什麼怨言,怎麼安排我都會屈從,有點像狗性。日本被美國原子彈轟炸,軍隊被美國和蘇聯打殺,但日本缺怕和敬畏美國蘇聯,並很聽他們的話,也不是完全的被打怕了。因為日本想像德國一樣做世界的王者,德國失敗,美國絕對的老大地位,日本就一直抱大腿,甘做美國走狗想混出人樣。雖然現在美國還是欺榨日本,但日本很多時候都是屈服,從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被美國控制是一方面,還有就是他願意,他覺得跟著美國有飯吃。

上帝要人死亡,必先使其瘋狂。美國就是轉嫁風險並獲取利息,但是處在老大地位,其它國家不得不從。日本在信任美國,還有美國前期的確幫助日本,日本也覺得此次《廣場協議》有利於國和人民,有錢不賺是傻子,但是貪慾使人瘋狂,全國陷入投資和高額消費,房價瘋漲,無形資產在形勢大好是巨大價值,在形勢不好就是巨大包袱隱患,這就是金融。可怕的不是我開始錯了,而是我對了,當被質疑的人掙錢了,還有多少懷疑,再過一陣還是掙錢,又能有多少堅定的理智派。這就是股市,像索羅斯這樣的金融大鱷開始就是做多一公司或一國股票,推動股價不正常上漲,散戶和小股東也逐漸陷入,後來就把股價拉到高位,索羅斯們就及時售出,賺得盤滿缽滿,再就是崩盤,股價暴跌,股民投入都化為烏有,並且很多股本是貸款借來的,在出現破產和自殺,泡沫破滅,恐怖蔓延擴大,最終導致國家危機。

德國人出哲學家,更加思辨和理性,定立目標和計劃,見好就收。英國和法國本身之前是領頭級國家,國家還有資源和本錢,也不會完全照美國話去做。我們需要考慮更多的是我們從日本案例中得到什麼啟示並且我們以後規避風險,美國和中國剛打貿易戰,並且進一步投入軍事把我國帶入軍備發展,中國的互聯網商業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但也造成了大範圍的破產失業,很多優秀產業和技能流失,互聯網本身只是解決流通和消費便利問題,對研發和增進生產力方面很有效,中國又是一個模仿大國,開放大國,外國進攻更容易,中國抵抗力更弱,我們是時候警醒一點,準備應對巨大危機。中國要更多的走自己的路,跟著美國走,遲早會被帶進坑裡,更多的需要控制風險,降低負債,能夠經受危機考驗不至於大崩盤。

日本是個聰明的國家,中國是個古老和現代的國家,日本已經經受了大磨難懂得適度抵抗了,中國在高速發展還有快速丟失傳統文化,快能縮短髮展的時間,但也會讓問題得到大積累得不到解決。我們現在更需要的不是去找別人的問題和看別人的好東西準備引進,更需要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解決自身問題上,貧富差距擴大,教育問題,高消費問題,高房價問題,社會信用問題,官員貪腐問題和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問題,社會福利問題,傳統文化技能流失問題。國家政策很多都是好的,比如讓一部分人先富,再先富帶後富,但是具體執行和行動中有太多人性因素,比如親戚一起讓一人一家富起來了,富人想的是更富而少回報親人和有效幫助親人,甚至怕是競爭關係打破合作,親人變仇人在中國不少見,雖然也有有人富有了回報鄉里,但很多帶著炒作和被迫如此,結果也是發錢給鄉里人,但人的能力素質沒有提升,授之以魚了,中國又是一個保守的民族,不願太多傳授技能,怕別人搶了自己飯碗。我以此舉例說明,當然也有很多問題得到了改善和化解,但隱藏的矛盾更大更激烈了。

日本是一個學習狂人,以前日本車模仿,現在很多都走出去了,甚至打敗了被模仿者。日本是一個金融大國,但是也是一個教育大國,國家始終沒有減少教育投入,也在進行著很多研究和總結,並且日本在慢慢走出發展困局,日本海外投資在危機爆發時沒用,但從長期來看,打開了日本走出去的枷鎖,讓日本控制了很多海外資產。日本是一個很能隱忍的民族,很有可能日本知道是一個局,但日本還是進入了,因為他沒得選擇,這反而是他破繭重生的機會。日本沉沒,地少人多,資源少,地震等災難多,迫使日本發動戰爭和向外擴張,以前的軍事,現在的經濟。軍事擴張是為了得到土地和資源,但也得到惡名和管理壓力,經濟掠奪更加隱藏沒有太多道義負擔責任也少。也許美國自以為別人傻,其實日本也料到會如此但還是願意如此。你很難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你自認為聰明,危機就在你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