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难道是因为他后脑勺长了块“反骨”?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之中,蜀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有很多优秀的将领,还有诸葛亮这样的谋士。但是,经过夷陵一战后,蜀国的实力大减,自此之后基本退出了三国争霸的潮流,不久就被灭国了。

夷陵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东吴单方面撕毁和平条约。东吴突袭关羽领导的军队,导致整个军队全军覆没,关羽也因此丧命。所以刘备必须前去迎战,不仅是为了对抗东吴,也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难道是因为他后脑勺长了块“反骨”?

但是对于这次战争,诸葛亮和赵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最后也没有跟随出征。而深受刘备信任的大臣魏延也没有发表意见,最后刘备是带着蜀国二线人员前去迎战的。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诸葛亮和赵云没有同行?其实,自刘备建立蜀国登基以来,整个国家的形势就一直不太稳定。在这个时候,刘备想替关羽报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基本要投入整个国家的兵力,会对整个国家造成重创。所以说当时蜀国内部给了刘备很大的阻力,其实当时最适合跟随刘备出战就是赵云。但是刘备没想到一直忠心耿耿的赵云这次完全不同意自己的想法。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难道是因为他后脑勺长了块“反骨”?

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诸葛亮,虽然诸葛亮没有明确反对刘备,但是他在文章里指出“孙权所占领的江东地区,百姓富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为诸葛亮知道关羽对于刘备来说有多么重要,所以他不好出面阻拦。因此,这就是夷陵一战中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和赵云的原因。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难道是因为他后脑勺长了块“反骨”?

第二个问题,刘备为什么不选魏延而选择黄忠?刘备在战前选人时,被刘备一手提拔的魏延并没有主动请战。虽然在刘备争夺益州的时候,魏延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在汉中战争中,黄忠的功劳是最大的。在这次战争中,黄忠砍下敌军将领夏侯渊的首级。虽然如此,但是黄忠年龄毕竟已经大了,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而魏延还是三十多岁,年轻力壮。只是,魏延对夷陵一战很冷漠,刘备不得已选择黄忠。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难道是因为他后脑勺长了块“反骨”?

第三个问题,魏延为何保持沉默?首先,蜀国刚刚建立,如若此时请战,那么自己位置就会空虚,敌人就可能趁虚而入。其次,魏延这个人是很敬畏诸葛亮的,他看到诸葛亮没发表意见,就知道这次战争胜率不大,所以便沉默。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难道是因为他后脑勺长了块“反骨”?

刘备毕竟对魏延是有恩的,可魏延在刘备需要的时候却不给予支持,所以后来诸葛亮觉得这个人不可靠是有道理的。而且魏延这个人后脑上长了块反骨,必定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日后必反。所谓“反骨”,也就是“枕骨”,就是后脑勺的头颅骨比较突出,一些人枕骨突起,侧面看他们的头像,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按照当时相骨之术的看法,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骨相。所以,诸葛亮黑眼白眼看不上魏延,也一直想杀魏延。

读者们,关于“魏延”,你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欢迎转发评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