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用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后台回复“看经典”,即可获得英语启蒙资源

刚刚过去的周末发生了一幕惨剧:

东莞一女子,在单手抱着自己3、4个月大婴儿乘坐商场扶梯时,因重心不稳导致孩子脱手从3楼坠落,婴儿经120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警方证实女子是婴儿的妈妈,悲剧瞬间的画面,看得太揪心,好心疼这个小婴儿: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很多人留言质疑,为什么这位母亲会如此失职,3、4个月大的孩子,单手抱还站在扶梯外侧,还有人以阴谋论揣测,这不像失手……

这不是我想讨论的重点。我难过的是,这样的悲剧,竟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相信很多人,对2016年发生在上海吾悦广场的这起事故还有印象:

一个奶奶抱着仅4个月大的孙子,妈妈带着大女儿跟随其后。不料,刚走上3楼的自动扶梯,奶奶的身体突然倾斜失控,一下子跪在了电梯上,孩子脱手从3楼坠落死亡……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这个画面,我看一次揪心一次,就不放视频了,更会引起不适,但为什么我还要特地写篇文章?

因为悲剧本可以避免:有的人是不知道安全常识,有的人是觉得不至于发生这么低概率的事件。

可是,孩子有几次生命,能让我们随便去赌呢?

我自己就是一直记得这个上海奶奶失手的画面,每次去商场,都会对带着孩子乘坐扶梯非常敏感,十次有九次都是转去做直梯,剩下的一次必须坐扶梯时,也一定是做好安全措施的。

而且,乘扶梯还有卡手、夹手、盖板翻转等可能的危险,相关新闻比比皆是:

2015年7月,向女士带着孩子乘上6楼至7楼的手扶电梯,在登上7楼的电梯盖板时,盖板翻转,向柳娟被卷入电梯内,不幸遇难。在遇险的瞬间,她双手奋力向前,将不满3岁的幼子托举而出。


2015年1月20日,赵女士抱着年仅1岁的儿子在湖北蕲春某商场逛街。在乘坐手扶电梯到达扶梯底端时,由于没站稳,孩子不慎从妈妈手里跌落,右手不幸卡入扶梯底端的卡口,仅一秒的功夫,他的整个手掌已经完全被电梯吞噬。消防员将其救出后,他的右手几乎完全被绞断,只有手腕处一点点皮肤相连。


2014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凤岗油甘埔村一商场中,一名三岁的儿童趁其父母不注意,跑到电梯玩耍,不料小手被自动扶梯夹住,半小时后被消防队员救出。

……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电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交通工具,到底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如何带宝宝安全搭乘,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我觉得再叨叨多少次,都不为过。

电梯安全须知之扶梯篇

1、对小婴儿来说,不要将孩子放在婴儿车或购物车中上下扶手梯,你可以选择搭乘升降电梯或将孩子抱着,但,千万不要单手抱!尤其要避免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干别的。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2、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第一次乘扶梯前,家长要教会孩子第一步如何踏上扶梯,如果发现孩子不能契合扶梯的速度,还是由家长抱着比较好,人多走楼梯更安全。

3、不要让孩子单独乘扶梯,自动扶梯有时可能发生断裂或倒转,缺齿的自动扶梯容易卡住小孩的手,乘扶梯要有家长看护,家长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让他的脸向前,不可背对电梯运行方向,且要紧紧拉住孩子,这样更安全。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4、搭乘扶梯时一定不要拥挤,最好与上下台阶的其他乘客保持一到两个台阶的距离。

5、将孩子手套、围巾、鞋子等服饰上松散的细绳拉带等东西移除,以避免它们被夹在自动扶梯中。材质很软的凉鞋,容易被卷入扶梯,而且卷入后,电梯的安全装置可能无法及时启动使电梯停运,因此5岁以下孩子乘电梯时尽量别穿洞洞鞋。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6、不允许孩子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玩耍或坐在上面,教会他们不要踩在黄色安全警示线以及两个梯级相连的部位,更不要在扶梯上走或跑,不要用脚踢扶梯带板,以免摔倒或跌落扶梯发生危险。

7、教会孩子不能将头部、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以免受到障碍物、天花板、相邻的自动扶梯的撞击。

8、如果出现危急情况,在电梯进口处靠近地面的地方有一个红色按钮,是紧急制动按钮,万一发生小孩子手卡住等情况,可以按一下这个按钮,电梯会停住。

9、不要蹲坐在梯级踏板上,随身携带手提袋等不要放在梯级踏板或手扶带上,以防滚落伤人。

10、不要在乘扶梯时玩手机和平板电脑。

扶梯急停按钮的位置

一般来说,在手扶电梯的上方或下方不易被行人碰到但醒目的位置,都有一个红色急停按钮,在电梯卷入人员或异物后,可使用这一按钮紧急按停电梯。

紧急按钮均安装在不会被轻易触发但又容易发现的地方,通常在这样几个地方:

1、电梯入口扶手处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2、电梯内侧盖板底部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3、大型电梯中部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发生电梯事故如何应对?

1、紧急时刻第一时间按紧停按钮

在每台扶梯的上部、下部都各有一个紧停按钮。一旦扶梯发生意外,靠近按钮的乘客应第一时间按下按钮,扶梯就会在2秒内缓冲30-40厘米自动停下。

2、如果无法第一时间按下紧停按钮

万一没办法第一时间按下紧停按钮,乘用人要用双手紧紧抓住手扶电梯的扶手,然后把脚抬起,不要接触到手扶电梯,这样人就会随着手扶电梯的护栏移动,不会摔倒,但有一个前提是电梯上的人不能太多。

3、遇到拥挤伤害事件时

遇到拥挤伤害事件时,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颈椎,可一手抱住枕部,一手护住后颈,身体屈曲,不要乱跑,就地保护。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

4、遇到扶梯倒行时

遇到扶梯倒行时,迅速紧抓扶手,压低身姿保持稳定,并和周围人大声沟通,保持冷静,切忌拥挤踩踏。在北京地铁事故中,一位女士就这样保护了自己。

电梯安全须知之垂直升降梯篇

1、不要让孩子单独乘电梯。孩子年龄尚小,天性调皮、淘气,喜欢玩危险性的游戏,甚至喜欢玩恶作剧,这些天性,会使他在单独侯梯、乘梯时,带来安全隐患。

2、不要随便去按垂直电梯旁边的按钮,因为你不知道那些按钮的作用,一旦按错了,就可能给自己或别人带来很多麻烦。

3、不要在电梯里跑跳纵跃,这可能使电梯突然停运。

4、不要将手放在垂直电梯门旁,防止电梯门开启时,挤伤手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5、不要随意触摸,出入轿门时不要故意迟缓,小心被电梯门夹住。

6、爸妈要以身作则,当电梯关闭过程中避免使用手臂去阻挡电梯门。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带孩子出门时要用的装备

另外,这几次悲剧,都和有些家长出门嫌累赘,不愿意携带婴儿车等用品,过分相信自己的双手有关,结果发生惨剧。事实上出门前用心准备行装,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安全问题。例如:

1、一辆安全轻便、质量过硬的婴儿伞车。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有些妈妈说我自己带孩子出门,甚至不开车,婴儿车太笨重,不方便。那不是婴儿车的问题,而是你买错了车子。除了新生儿用的推车,还要准备一辆能够单手收放的轻便伞车。

至少在一岁半以前,带娃出行时尽量携带婴儿车。婴儿车上必须有五点式安全带并给孩子扣上,决不能贪图方便不系安全带或者只配有扶手,一旦孩子因震荡或惯性跌略,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这次悲剧时,我忍不住想,如果妈妈推着婴儿车,恐怕根本不会走扶梯而是该走升降梯了,这次意外就不会发生。

2、避免让“手滑”变成惨案的新生儿背带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抱孩子不靠谱,还是把孩子背在身上比较放心。慢成长曾经分享过一篇《背宝宝比抱宝宝好处多多,你知道吗?》,和大家讲过背带的种种好处,例如:

开阔宝宝的视野,提高宝宝的空间认知能力;


宝宝两腿的自然伸展方式就是呈M形的姿势伸展,而使用背带能让宝宝双腿适度自然分开,使宝宝的身体不受束缚地自由活动、生长,还有利于预防髋关节脱臼;


背宝宝让宝宝看到更多的景物、感受与妈妈的亲密接触,刺激宝宝的感官和好奇心,妈妈与宝宝对话还能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些都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3、妈咪包用双肩包,解放两只手

双肩妈妈包是特别实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双手。

虽说孩子会走路以后只要一只手牵住就可以了,但你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突发状况,不是吗?另一只手要时刻准备着啊!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新闻中的家长有的是分心大意了,有的估计是自己没站好,我肯定一心一意注意力集中在娃身上,不会出问题的。

但事实上在生活中充斥着意外,我们谁都难免有遭遇电梯机械故障、接临时电话或者只是路面不平的情况——你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强大。

宁愿我们此刻敏感,也不要万分之一的几率,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希望咱们的孩子,都能平平安安健康长大。

(参考资料:妈咪爱婴网、人民日报、中关村在线母婴频道、新浪微博)

—END—

更多国外课堂内容:

  • 这样给孩子讲因果关系Cause & Effect,开启孩子逻辑思维!

  • 美国幼儿园都用文氏图教孩子,难怪能越玩越聪明!

  • 美国从幼儿园就培养孩子的Map Skill,好处竟然这么多!

  • 国际夏令营里的孩子们打架,老师竟然这样做…

  • 德国观察:为什么外国幼儿园里,都爱这样给孩子上课?

  • 美国教孩子从小区分Needs&Wants,给我也上了重要的一课

  • “你怎么竟给孩子上公立幼儿园?”公立VS私立怎么选,可能和想象完全不一样哦!

  • 仅剩两个月,孩子进幼儿园必需的School Skills有哪些?

  • 孩子马上要进幼儿园,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这份checklist快看看吧!

  • 生活习惯好不好,幼儿园里见分晓…但谁替孩子买单呢?

  • 让孩子不抵触上幼儿园,这一点很关键!

  • 孩子一进幼儿园就哇哇哭?这些“止哭”手段把我都震惊了!

  • 我把孩子教得很乖,但被抢玩具、总吃亏,怎么办?

  • 孩子怎么说都不听,和抽象思维有关?

  • 怕玩具太多孩子不懂珍惜?幼儿园孩子竟这样自己做规划

  • 我和孩子用简单十个数字,画出一整个动物园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鼓励作者,请点“在看”或转发,谢谢你

难过!孩子从妈妈手中坠亡……乘电梯的安全须知,再看1000次也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