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对此你怎么看?这是教育的谎言还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yaochenyan


观点:“寒门难出贵子”是现实存在的现象。而且还会进一步加深。



小编今天来说说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小编第一次听到同事说到“寒门难出贵子,当今985名校中的农村子弟越来越少”时,语气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什么错觉呢?现在的社会对穷人有歧视,名校也是势力眼,名校对穷人的孩子关上了大门,教育公平岌岌可危。也许是我脑袋瓜不灵光了,不知诸位读者是否有过此种错觉。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小编还是坚持认为,高考是当前中国最公平的制度,没有之一。穷人的孩子考了高分,985名校一样是敞开的。关键是:穷人家的孩子普遍学习越来越差,考高分、上名校的孩子越来越少。因此,才流传出“寒门难出贵子”,这种挑动底层民众敏感神经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呢?这里要说明的是,我认为现在像那种赤贫的寒门是很少很少的,我觉得中西部农村可能最契合这句话。我以我所在的农村为代表说说。

一、大背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增多。

现在的农村最大的问题是缺人,缺年轻人,有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

年轻人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前往他乡谋生、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孩子的教育成长、孩子的学习成绩,全部扔给了父母和老师。

小孩教育是要付出巨大心血的系统工程。要想小孩的学习成绩好,不仅要学校老师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监督,共同完成小孩的教育。哪位家长配合呢?爷爷奶奶吗?不要说现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辈大多不识字,就是识字又怎么样呢?俗话说“隔代亲”。当父母时再严厉,面对自己的孙子,也只有疼爱,宠爱,溺爱的份。

那让年轻人回来?回来喝西北风?一家老小的生活怎么维持?谁不想过的好点,谁不想多挣钱,让家庭过更好的生活?老家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就业岗位,也没有较高的工资。所以,年轻父母们也很为难。

二、底层父母的教育理念。

还有的小孩的父母没出门,能力较强,在家日子也过的很红火。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问题。其实,“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要说的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有很多的著作探讨“教育”这个话题。那么,农村父母们的教育有些什么问题呢?简单说,就是无原则溺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例如:给小孩买手机,让小孩沉迷于网络的世界;面对小孩的胡闹,没有原则性,轻易让步;不断满足小孩的物质需求,觉得自己小时候没享受的,现在有条件了,绝不能亏待孩子。等等,不胜枚举。大家想想,这种父母的教育下,小孩的学习能好吗?能考上名校吗?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需要为人父母者不断学习,紧跟社会环境的变迁。父母不仅要监督小孩的学习过程,保证他学习进步;还要塑造小孩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还要培养小孩的情商,让他能顺利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这方面,城市的父母要做的好的多。

世上最悲哀的事是什么?是“别人比你富有,还比你努力”。

三、周边环境的影响。

受社会中个例的影响,受农村人们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辩证看问题的能力不足。农村总是经常出现“读书无用论”。殊不知,只有傻子才相信“读书无用论”。

据小编观察,在小编的农村老家,普遍对读书持无所谓的态度,隔壁三家在一起总是出现诋毁教育的言论,总是说一些泄气话。诸位读者想想看,在这种环境中能学习进步吗?所以,近些年,能考上全县前两名高中的小孩都是寥寥无几,能考上一本大学的更是没有。

写在最后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实际上是折射深层的农村问题。就现在的状况看,农村只会被城市越甩越远,越来越“寒门难出贵子”。诸位读者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高中地理课堂


我不知你说的贵子是有多贵?

我讲一个农村亲戚家的真事。

我的表姐,今年60岁左右,夫妇都是农民,两口子出来一起在城里打工。有三个孩子,老大儿子考上重点大学,当时上学时就能拿到很多助学金和奖学金,听他妈说,几乎够他自己学费和生活费。(这孩子生活还是很简朴的)毕业找了月入上万的工作,很快二线城市买了房子,现在还在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娶了一个研究生女生做老婆,生活那过得那是蒸蒸日上。

老二儿子也是重点大学,当年上学就勤工俭学,既培养了能力,又赚到学费和生活费。现在在成都找了也是很好的工作,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小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

老三是个闺女,也是上了一本大学,毕业自己找工作,而且找了一个城里独生子男友,有车有房,现也是结婚生子,婆婆公公老公对她都非常好!

这几个孩子一直发展下去,生活会越来越好吧!他们早已脱离原来农村那种贫困生活了吧!如果他们再好好教育子女,下一代应该会更优秀吧!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之说!这就像说穷人永远是穷人,穷国家永远是穷国家一样。我们古人早就说了,“英雄不问出处”,“从来纨绔少伟男,自古英雄出寒门”

现在的社会,都是公平竞争!有的人会说,明明有好多不公平,我承认绝对的公平那是有时候没有,但相对的公平还是很多的。比如高考,比如公开招聘会,比如很多就业机会。看看现在很多成功者,比如马云,比如刘强东、比如牛根生,还有很多政界、军界、演艺界他们出身都是平民百姓,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所以,怎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说这些话的人,只不过想给自己懒惰消极找个借口罢了!


东方咏春


我就是所谓的“寒门贵子”,我老家是农村的,我上的是top2,毕业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买了房,如今生活得还挺富裕的。

如果你问我,现在寒门是不是很难出贵子?我的答案是,是的,阶级在固化,我估计以后会越来越难。

如果你问我,出身寒门,孤身一人在一线城市打拼,有何感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先说一下为何“寒门难出贵子”。我上大学是十来年前了,在我们那个穷乡僻壤,能考上北京的好大学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嗯,没错,我也一直是状元,我觉得挺骄傲的。但是我到了北京上学后才发现,其实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挺少的,应该是10%左右吧。我拿一组数据说话: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 1978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05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而根据2016年的数据,全国有54.63%的中学生来自农村。该年,北京大学新生中来自农村的仅占16.3%。

嗯,就是10%左右,跟我的感觉差不多。

现在,招生政策和教育资源的倾斜,加重了对农村学生的不利局面。尤其是自主招生,更是将农村学生排斥在外,进一步加剧了他们进入重点大学的难度;其次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由农村向城市高度集中,“超级中学”像抽水机般吸干了当地和周边县城里最优秀的学生和老师。

所以以后,农村孩子想上好大学会越来越难了。

我的同学们,大多数也是城市中产阶级家庭,读的都是重点高中。对于我们这种农村的孩子来说,也许考上清华北大就是一件特别了不得的事情了。但对于我的同学们来说,他们很多同学上的都是国外名校,哈佛耶鲁之类的,北大清华并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你看,差距就出来了吧。

我挺自卑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调整好心态,才走出自卑的阴影。

以前我爸妈也老向我灌输,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学习不好,也不努力上进。可是事实教育了我,其实是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我觉得我跟那些城里孩子差距挺大的,我上大学前都没见过电脑,也没有什么才艺。我后来觉得农村人喜欢打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别的休闲娱乐。更加不会、也没钱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其实有兴趣爱好还是蛮重要的,可以让你更有质量地过好休闲时光。

扯远了。

我毕业找工作时,现实又一次狠狠地教育了我。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大家都是在同样的教室上课,听同样的老师教导,容易让我们产生误解,觉得同学之间,都是差不多的,让我们忽略了背后家庭的巨大差异。

找工作时才发现,非常好的单位,是要看你家庭背景的。有些单位可能因为申请的人多,居然还会看你就读的小学、中学。说实话,因为我的大学是非常不错的,我一直还是有一点点骄傲的。找工作那年,可以说是我的骄傲被一点点地击碎。我那时才明白,好的家庭出身,比上一个好学校,重要得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而我的同学,有的因为家庭关系,早早就安排好了工作,早早就开心地毕业旅行去了。我毕业前忙着租房的时候,人家家里早就给买好了房子。看,这就是差距。

参加工作后,见识得更多了,虽然很残酷,但是我觉得,阶级是在固化,以后农村的孩子上大学会越来越难,跨越阶层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我感觉,我的老家,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和十几年前,我上学时,没有多大区别。还是依赖孩子自身的天分比较多。但是在大城市,高知父母对教育的投入,颇为惊人。孩子刚生下来就早教,幼儿园开始就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我看到一些名小的入学面试,觉得挺难的啊。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不惜重金买学区房。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假期各种出国游。现在的情况,我感觉跟我们那时已经不太一样了,现在留在一线城市的,很多都是高知,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而农村的孩子呢,不少还是留守儿童。就算不是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也是指望不上父母的。父母本身就认识有限,你又能指望他能教给你多少呢?

我一在小县城当老师的同学说,一线城市的父母在加班和辅导孩子之间纠结,而我们那种小城市的父母,是在打麻将、看电视和管孩子之间纠结。说真的,如果你只知道打麻将、看电视,自己也没取得过什么成就,又怎么好意思,让你的孩子,一定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呢?

北京这边,好点的国际幼儿园,学费一年都要三十来万了。我去参观过。很是高大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英文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道出了真相。

他的原话是: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一个应试教育的状元在18岁之年能有这样对自己刚刚参与的考试的思考和见解,比我当时是强多了。

我写这些,只是想说,寒门是真的越来越难出贵子了。但是呢,作为寒门学子,你除了奋斗,别无选择。所以还是好好读书吧。虽然很多人痛批高考,说高考有各种弊端。但我觉得对于普通人而言,高考还是比较公正的,是唯一一个,能让你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连高考都没有了,那才是真的惨。阶层上升的通道,就会被堵死了。

真的,除了奋斗,我们别无选择。



清泠的后花园


是的,寒门再难出贵子。

比如,衡水中学,教学楼上,密密麻麻的是铁栏,外面贴着人们耳熟能详的高考标语。虽然学校还没有出面表示铁栏是为何用,但“衡水二监狱”、“衡水二富士康”这些绰号已经出笼。

但这其实是很多穷人家孩子最好的出路。

更多穷人家孩子根本连学都上不了。

而富家子弟的孩子呢,我们看这个典型:

精通三四种语言,钢琴、管乐都是专业水准;两年时间搞定哈佛本科的所有课程;

25岁拿下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老爸是前财政部副部长、前中金公司董事长、现亚投行掌门人——金立群”。

差距,在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形成了,而且越到后来差距越明显。


冯起升


寒门难出贵子,其实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假如古代信息传播跟现在一样通畅,假如古代人有这么多表达渠道,我想,对这个问题肯定会更关注。

所谓的寒门,应该是物质上赤贫,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一族吧。

我们所熟稔的那些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文人,有哪个是真正的寒门出身?至少他们有书读能识字,这在古代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才能做到的。能读得起书,只是一小部分人借此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但这些能读得起书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寒门。

那些王侯将相,更不是寒门,即使他们不学好,也可以靠家世、靠祖宗功劳荫补,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寒门无上品”,曾经门第是选拨人的唯一标准。

所以,寒门历来难出贵子,古今同理。

相比较而言,现在的状况应该比以前宽松很多。

至少,义务教育读完九年书没问题吧?

至少,大学的门向所有人敞开吧?

至少,招聘岗位面向所有的人吧?

所以,寒门难出贵子,不是教育的谎言,而是现实就是如此。出身,从古至今都是一条跨越阶层的红线,向上流动本就很难。


飞飞飞飞的鱼儿


千禧一代之后,寒门难出贵子变得越来越现实。

在这里讲个真实的故事: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刘强东先生发迹之后,在自己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可是,在该基金设立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无一人去申请。刘强东曾经感慨道:“寒门是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寒门学子,特指家庭贫困、出身普通的一类人。

寒门难出贵子,在教育界指的是寒门学子考上名校的机会越来越少。

那么,造成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城镇地区很少存在高级中学。

在教育改革中,大部分城镇地区的高级中学都被拆分。只有像县市地区才存在着高级中学。

这样的后果是,原本可以接受高中教育的城镇学子现在只能与城市里的孩子争抢名额。

无形之中,城镇、农村里的很多学子就丧失掉了就读高中的机会。

差别化教育

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都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除了去学校就没别的事了。

但我们都明白的一件事是,那些城市的孩子他们却可以额外的接受教育,或是奥赛补习班、或是钢琴培训班、或是书法练习班……

很多地区的高级中学都会分类,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这些重点中学只存在于城市里,能够接受高级中学教育的孩子也基本上都来自于城市。

而这些重点中学往往都分配着最大化的师资力量,像优秀教师、高级教师……也基本都只存在于这些学校。

城市里的孩子享受的可以说是精英化教育,而我们寒门学子只能挣扎在平民教育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在寒门学子越来越难以有出人头地的今天,我们依然要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识,去努力争取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AIphaQi


因为写了一篇寒门难出贵子的爆文,毒鸡汤女王被封杀。这个话题还不能提了吗?寒门难出贵子,自古以来如此,全世界如此,古今中外向来如此。穷人家的孩子,由于经济、教育资源、成功几率等原因,本来就比富贵人家出道难很多。英国有一句名言,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请问穷苦人家几代能培养出贵族?如果非要传递正能量,那么,就要反着理解这句话,寒门难出贵子,所以,寒门更要拼命努力改变命运,是不是更励志?

寒门难出贵子。这不是什么负能量。难出,说的是一个概率问题,而不是一票否决的意思。寒门出贵子的难度很大,概率很低的意思。这个概率,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啊。怎么用数据说话:

坐标北京,北京的高中升学率全国最高,达到55-60%,许多偏远地区的高中升学率不超过35%,什么意思?偏远的穷地区的初中毕业生,有65%的人根本与高中无缘,对了,他们没有高中可上。也就是说,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他们就被放养了。要么去社会打工,要么去职业学校学技能再出去打工。每年春运大军,候鸟一样的打工族,都是他们的身影,请问他们中有几个人能成为贵子?

再说能上高中的那35%-50%(偏远穷地区),高考升学率刷掉一大批吧。北上广大城市的大学升学率达到了80%以上,偏远地区的升学率能到50%左右就不错了,这里面的一本升学率更低了。那么,在大城市找一个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起步门槛已经是本科了。又有多少穷孩子拿到了二本、三本或者大专的学历,也被挡在高薪职业的大门外。

所以,寒门难出贵子,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落后地区的穷人家的孩子,考进一本的概率是比较低的。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一本升学率可能达到80%以上,可是许多穷地区的整个高中一个本科都考不出来。

寒门难出贵子,难道穷人就不奋斗了,就提倡读书无用论了?错了。记得一句高考标语,如果不拼高考,你还能拼过谁?有人责备高考是精英考试,要考进名校,需要花很多钱参加培训班,那些名校的自主招生更是靠才艺和实力。穷人孩子是落后于富家子弟的。但是,高考又是最公平的机制,成千上万的穷苦孩子,鲤鱼跳龙门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进入社会之后,目前的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其实给寒门提供了更为公平的平台,这是相对以前体制的,因为现在的民企私企蓬勃发展,有些民企私企的待遇非常好,而且这些企业里是拼本事吃饭的。比如,某为平均年薪高达80万。越来越多的企业,不论出身的,只要你有本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由于能吃苦能加班能拼命,成长为高管拿高薪的并不少。

所以,寒门难出贵子,从大概率上来讲,这是客观现实。但是这个时代,越来越好,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是寒门,越要努力奋斗,这一代成为奋斗者,他们的下一代就摆脱了寒门。就像一句话,往上推三代谁不是农民。相信几十年过后,往上推三代谁不是寒门?


职场火锅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教育的谎言,寒门解释就是穷苦人,穷苦人出贵子也确实很难,但不是不能出,寒门就是用现代一述语说没钱,没门路,没关系,象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有能力的孩子也不是没可能的,贵子就是既聪明,又有学问,又有出息的孩子,我认为是寒门的孩子懂事的多,以前说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知道自已的家里穷,没有富贵人家的优越条件,他们加倍的努力,如社会抗争,使不优越的条件下,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能力的有用的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那些富人家出的贵子不一定是个个有出息,败家的玩艺也不少,依仗着自家的富足花天酒地,不务正业能出贵子吗?依本人的观点看寒门才能出贵子,民间出圣人。朋友们我说的对吗?


王永y


“寒门再难出贵子”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下面,我们重点来谈谈“寒门贵子”的概念、现实状况和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2017年,身为外交官后代的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曾忧心忡忡的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份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很多外地的或者农村地区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第一次看到报道,我为这样有社会忧患感、社会良知的未来的精英,感到高兴!

一,“寒门”“贵子”概念辨析

但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辨析几个概念——要知道,如果概念不清楚,那就是各说各话,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

但查阅词典,并没有“寒门”“贵子”这个词语。但成语词典中,对成语“将相出寒门”中,对“寒门”的解释是“贫寒人家”。形象一点来说,寒门,就指的是门板很薄,天气冷的时候,关上门都会让人感到寒冷。说白了,就是穷人家嘛!

我们一般认为,所谓的“寒门”也就是“贫寒人家”指的是家庭收入处于中产以下,按照2019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所说的“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也就是年收入2.4万到6万(该说法的网友广泛批评,后来解释说只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大部分网友认为中等收入者年收入应为5万-10万。

据此,我们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基本上可以如此界定:寒门,指的是家庭经济收入较低、文化知识较差的群体。如果非要具体一点的话,大部分农民(大城市周边可能不在此列)、城市里的无业、无劳动能力以及企业失业下岗人员,应该都属于寒门。

其实,在历史上,魏晋时期,世家大族把握朝政,比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就是魏晋时有名的大家族。那个时候,以察举制选官,士族子弟无论才能都有高官做,是为士族,与之相对的为寒门。后来也用“寒门”来形容出生低微。

“贵子”,字面意思是“日后当显贵的子嗣”。这个词语,往往是一种敬辞,比如“早生贵子”。比如,唐朝时著名的女性秘书长上官婉儿,出生的时候,占卜的人就说“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

现在,我们在现实的语境下,“贵子”指的就是“考上好大学,比如985、211,或现在的双一流,有收入高、稳定的工作”,具体一点,就是“考上公务员,有一官半职”或者在大公司大企业工作,也就是所谓的金领!

二,当前“寒门贵子”的现状

如果从历史上来讲,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人才选拔机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从此之后,普通平民,也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前面提到过一个成语“将相出寒门”,讲的就是这种现象。为什么呢?因为,穷人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那就只有拼命的读书,一旦通过科举,那就是“昔日龌龊不足跨,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想想《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吧——多么的现实!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曾经有几年,为了让劳苦大众的子弟,能进入大学,招收了不少的“工农兵大学生”,似乎,就解决了“寒门出贵子”的历史难题。事实上,这些大学生,在技术上,能做出一定的社会贡献,但在学识上,很多人是没什么作为的。我大学的辅导员,就是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给我们讲“比较文学”——那那里是上课,是要人的命啊!

据有关统计,从1978年到1998年,农村和非农村大学生的比较,还是非常明显的。在1985年达到一个基本平衡点后,就开始分道扬镳,到现在,这种趋势越发明显!

那进入顶尖大学的情况如何呢?据报道,2013年,北京大学招收本科生3154名,农村生比例14.2%,较2012年还增长了1.7%。该数据本来的意图是想说明,农村学生比例上涨,结果,大众对此纷纷议论:

北大清华农村生源仅一成,寒门学子都去了哪”、“北大等名校农村娃所占比例缘何越来越少”、“农村孩子还有多少能考入北大清华”等类似的疑问,引发“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此后,北大未再主动公布农村生源的比例。

而另一所老牌名校,复旦大学的情况如何呢?据有关报道,复旦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基本上在10%左右徘回,最高峰2014年,也不到20%!

说句实在话,在网络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找到这些统计数据,都是困难的——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公平,喊了多少年啊!

三,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三水三心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从根本上结局问题。请注意,我这里罗列出的部分原因,都是从整体上思考的,如果拿出一些个例,是可以轻松反驳我的观点的。

1.遗传因素——不少孩子真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很清楚,这一点,一定会被人痛骂。但我更清楚,在人生际遇中,遗传因素真的是很重要的。

我们知道,决定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智商,而智商,首先是来自于遗传的——也就是说,在精子和卵子汇聚的时候,我们的基础,就已经决定下来了!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钱氏家族。据有关统计,自吴越王钱缪开始,钱氏家族名人辈出,仅仅是近代,就有人概括为是钱氏家族“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前些年,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到处都一块“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标语。为什么会提出“优生优育”?不就是高度关注遗传因素吗?你看看姚明的女儿,6岁,1.6米——为啥?

我这里不是鼓吹遗传因素决定论,而是说,在先天资质上,我们的寒门子弟,可能就比那些所谓的中层以上人群的孩子,有了差距!

很多时候,起跑线,真的不在幼儿园,也不在小学,而在娘胎里!

(7岁的姚沁蕾,已经1.6米)

2.环境因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

我们不能否认,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遗传因素固定的情况下,环境的影响,可能非常重要。比如,从小在诗书环境里的孩子,和从小在泥巴堆里长大的孩子,会一样吗?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化学家,他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看着他做实验,慢慢的,喜欢上了实验并逐渐沉迷其中。到了高中,每年假期,当其他学生四处补课的时候,他却钻进大学的实验室,和那些专家教授一起,研究新物质。你说,这个差距大不?

前面的钱氏家族,将“子孙虽愚,诗书须读”作为家训,一个家族的人遵守,都读诗书,小孩子耳濡目染,岂不会效仿?

这是家庭的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寒门,大多数人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特别是现在,一年到头,孩子连父母的面都没见几次。还有不少寒门,本身也有一些劣根性,比如酗酒嗜赌,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可想而知?就是现在,你看,那些成天抱着手机发朋友圈、刷抖音的,有多少高知,又有多少低收入群体?

社区环境,也会对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古代的孟母三迁,就是在选择环境啊。我这里只谈一点,同伴的影响。俗语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大神”,是不是这个道理。

3.资源因素——资源占有量的巨大差异

硬件资源。不可否认,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差异是巨大的。我曾经到北京的一所小学去参观学习,一所小学,竟然建有天文馆——据说,花费近10亿!走进去,就会学到不少的天文知识,如果再有专业人士的讲解,那就更不一样了。而我们不少农村地区的孩子,哎,什么都不说,上一张图片吧。

软件资源。教师是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的群体,但城乡之间教师配备极不合理。可以说,农村的薄弱师资也限制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我曾经在边远地区援助过几年,那里的教师水平之低,简直是超乎想象!这样的老师,又如何给孩子们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4.个体因素——主观上可能起不了决定作用

三水三心来自于偏远的农村地区,自认为学习还算刻苦努力,走进大学,才发现,跟城市里长大的同学比较,我们真的是太“井底之蛙”了!

所以,基于以上的一些因素,个体的努力虽然至关重要,但要想完全彻底实现逆袭,主观上的作用,真的不难以起到决定你工作用。

四,着力于改变,我们可以改变寒门的际遇

“寒门难出贵子”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想想当年的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吧!前面我们分析了那么多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从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法——批评很重要,但策略更为关键。但限于篇幅,只能是浅尝辄止,因为,每一个话题,都可以是长篇大论的。

1.国家层面——实实在在推动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喊了很多年,但说实话,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客观广泛存在。去年“一块屏幕”刷屏,热闹的背后,隐含的是资源配备的严重差距!其实,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已经不存在问题,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依然严重阻碍了老百姓特别是边远贫苦地区老百姓的获得感。

2.家庭层面——家长履行好第一任教师的责任

家庭,特别是父母,要以身作则,曾经有句告诫父母的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做什么样的人”,虽然很苛刻,但并不是没有道理——你在打麻将,你叫孩子怎么安心学习?你动辄拳脚相加,你叫孩子怎么理性处理问题?

3.学校层面——尽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作为学校,作为老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争取更好的资源,特别是老师,如何利用现在各种技术条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修养,扩大自己的视野,转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是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惟其如此,才能在现有条件下,为寒门的孩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打下基石的基础。

4.学生层面——唯有更加的努力

前面说了那么多,是否意味着努力也没有用处呢?完全不是,改变命运,改变人生的际遇,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努力改变一点,我们的后代在努力改变一点,终有一天,我们这些寒门出生的孩子,凭着一股子干劲,完全能够成功逆袭!

五,不要总之埋怨,未来的路在自己的脚下

做为寒门的孩子,我们现在,远没有到埋怨的时候,因为,埋怨,除了让我们意志消沉之外,将不会有任何的价值和作用。正如海明威所说: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前些年看过一篇刷屏的文章,里面有些话,让人非常感动,也非常受启发。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奋斗的路上最可怕的是什么?是各方面条件都比你优越的人却比你更努力。这中间隔的不是几条街而是整整一个太平洋。

当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而有的人连脚都没有,但这些没有脚的人却比你率先到达了目的地。


三水三心


寒门难出贵子某种意义来说是种讽刺,第一,穷人家条件有限,当今中国都把教育作为商业模式在运营,只为赚钱,所以你们没有钱很难培养孩子,第二,也是最具有讽刺的,穷人家条件,人脉,社会资源,关系等都极为有限,而当今中国的潮流主向是没钱别出门,没人别办事,即使孩子大学毕业,你也根本不能给他提供一个奋斗的平台,好工作,好单位,好岗位等都让有关系的人站了脚,即使有晋升的机会也是有关系的人先上的,像我经常说的一句话,监狱里面关的基本都是穷人,招聘会上找工作的群体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家孩子,就像有人问我家里给你提供了什么好工作,我说就现实意义而言,我父母没有给我搭建一个很好的奋斗平台,也没有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社会人脉,唯一给我的可能只有一个温馨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