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提起荔枝湾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呢?

永庆坊、泮塘美食、粤剧……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其实,在荔枝湾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特别是在近现代

还存在着众多事迹辉煌、影响深远的名人

他们在社会各界谱写自身的故事和传奇

汇聚交集成荔枝湾特有的名人文化

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昔日的荔枝湾,荔湾区档案局提供

01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出国留学,归国后为我国修筑铁路的历史故事想必大家都学习过,但又是否知道他原来就住在荔湾一个小小的巷子里呢?

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十二甫西街蜿蜒狭长的小巷中,一间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便是詹天佑故居。1757年,实施“一口通商”的十三行,吸引了詹天佑的先祖从徽州来到广州,并定居十二甫。在岭南文化熏陶,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首批清代官派留美幼童之一出国留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詹天佑西关十二甫家居,纪念馆资料图

归国后詹天佑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的建设,开创了中华民族的铁路事业,特别是他修筑了完全由中国人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今天,詹天佑在全国、全世界仍有着巨大的影响,詹天佑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分别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项目、中国铁路建设的最高奖项。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詹天佑故居纪念馆藏品丰富,有70多件不同时期史料、实物,50多幅图片,展现了詹天佑的家庭和詹天佑年幼出国的情况、詹天佑归国创业业绩、詹天佑的崇高品德,内容翔实,引人入胜。

02

李小龙祖居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走出十二甫西街,走约400米便来到坐落在永庆坊里的李小龙祖居,大厅陈设的木桩和舞狮头立刻勾起你的兴趣,祖居内还有李小龙影像资料、“一代武魁”的牌匾等供人观赏。虽然李小龙并未在此生活过,但祖居的陈设让我们依稀回到了第一次听见“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热血沸腾的时刻。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李小龙祖居为20世纪40年代由粤剧“四大名丑”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所建,早年李海泉曾在此居住,后移居香港,将此屋出租。祖居坐东南朝西北,一正一偏布局,深三进,高二层,总面阔约9米,总进深约23米,占地面积约202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部分混凝土结构,硬山顶,西关大屋式建筑风格,其大门嵌花岗石门夹石,雕花屏风间隔。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李小龙祖居的前世今生,李小龙祖居资料图

据介绍,1940年,被誉为“粤剧四大名伶”之一的李海泉举家从日军铁蹄下的广东逃到香港。但香港危机四伏,李海泉又携妻子去了万里迢迢的美国,逃离战火的同时,他也在异国发展他视为生命的粤剧。

1940年11月27日,儿子李小龙诞生。1941年4月,李海泉携同妻子与初出生的儿子李小龙回港,返回位于九龙油麻地茂林街5号的寓所居住,后来二战时期香港沦陷,李家搬迁至弥敦道218号。李小龙就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直至离港赴美。

03

泰华楼

拐入永庆坊旁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经过红桥,便来到了泰华楼。泰华楼位于广州恩宁路多宝坊27号,是清朝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读书的书斋。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李文田,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勤于治学,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专家和碑学名家;工书善画,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慈禧太后作画时亦常命其为之题志。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1874年李文田乞归故里,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在广州筑泰华楼,藏书丰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泰华楼因此得名。距今已111年的泰华楼,占地300多平方米,两层古旧建筑,园门向东,硬山两坡顶,内进为书斋房舍和庭院,庭院置假山、种植花木。

1885年李文田回京复职,1894年甲午战争,任京师团防大臣,1895年病逝于京城。

04

蒋光鼐旧居

离开泰华楼,穿过多宝街、龙津西路,走约10分钟,便到了蒋光鼐(nài)旧居。旧居建筑风格兼具西关大屋及西式楼房的形式,建筑面积达833平方米,有30多个房间。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上世纪30年代,爱国将领蒋光鼐购得此屋,抗战胜利后他们一家回到广州曾在此住了一年多。后来深感家乡东莞旅居广州的学生入学困难,蒋光鼐就把这处房子借给莞旅中学当校舍,展现了一名爱国将领的无私情怀,这座建筑也因此而成为蒋光鼐的人生丰碑。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旧居同时为“蒋光鼐故居博物馆”,展览内容包括《投身军旅 立志救国》《一代名将 抗日卫国》《北上赴任 克勤尽职》《情系家人尽享天伦》等。

1888年蒋光鼐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一个书香世家。早年,蒋光鼐追随孙中山参加了讨伐北洋军阀的斗争。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蒋光鼐作为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率领全体将士,打响了自甲午以来中国正规军抵抗外侮的第一枪。战争中,第十九路军以三万之师拒敌十万,血战33天,迫使日寇三易其帅,四次增兵,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3年11月,蒋光鼐与蔡廷锴等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建成立了联共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前往香港,继续进行抗日反蒋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共赴国难口号的号召下,蒋光鼐返回大陆,投身抗日救国,在两广地区指挥抗日战争。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1945年,蒋光鼐结束了其多年的抗战生涯,来到广州住进这栋三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里。其由于战争失散多年的亲人也从各地陆续到来,骨肉团聚,度过了一段美好而短暂的幸福时光。在广州的这段时日子里,蒋光鼐与蔡廷锴,李章达组织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号召革命同志团结起来,反对内战,实行民主政治。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1947年,深感家乡东莞旅居广州的学生入学困难,蒋光鼐毅然腾出这栋楼房,捐赠开办莞旅中学,培养莞籍子弟。新中国成立后,蒋光鼐北上赴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等重要领导职位,为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耗尽了毕生的精力,1967病逝于北京,终年七十九岁。

05

陈廉伯公馆

在蒋光鼐故居博物馆旁,便是被枝叶遮掩的陈廉伯公馆,这里有被认为是广州最美丽的楼梯代表的螺旋楼梯。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陈廉伯公馆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清末买办资本家陈廉伯的故居。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民国时期的陈廉伯公馆,陈竞亚提供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现在的陈廉伯公馆,陈竞亚提供

公馆坐东朝西,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用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楼高五层,有法式的半地下室。首层正门入口两侧各设一壁灯。外墙水刷石米,巴洛克风格装饰,有丰富的线脚。地面铺大理石砖,柚木门窗,做工精细。楼南侧设旋转梯直上二至六楼,原有木扶手,铸铁楼梯栏杆。

主楼外观及楼内主要结构保留完好,原来建有庭院,后改建为宿舍楼,现时已清拆。现主楼西北角有西式小亭,与公馆的凉亭相对。顶层为四檐滴水的中式大屋瓦面装饰,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名人故居

不单是一间简单的屋子

它们同时还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通过它们,可以一窥使人们

当年名人的生存状况、思想状况

进而看出一个时代变迁中的

历史人文风貌及发展轨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趁着羊城春色甚好

街坊们不妨去荔枝湾走一遭!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利民生:荔湾首批3宗加装电梯项目各获10万元补贴

●赞好人:他专注公益几十年,捐赠物资达9000万

●听故事:为什么说西关大屋是真正宜居之地

●品粤剧:这个粤剧学校只有一个老师

●赏美景:荔湾文艺小众景点盘点

●找好吃:西关新四大“老字号”

詹天佑、李小龙、蒋光鼐……荔枝湾原来藏着这么多名人故居!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