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常吃、最喜歡吃的街頭小吃是什麼?

時尚一週刊


我最愛的街頭小吃當屬烤豆皮。

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還不太理解豆皮是什麼?就如同小豬佩奇電影宣傳片中老爺子對‘啥是佩奇’的疑惑一樣。

烤豆皮也叫烤豆腐皮,是源自遼寧本溪的一種街頭小吃,鬆軟的豆皮刷上豆油架在炭火上烤制,再配以孜然粉,辣椒麵,鹹鹽,花椒麵以及特製的醬料,吃到嘴裡透著滿滿的燒烤味和豆香味。

烤豆皮做為街頭小吃,其價格也非常親民。即使是在瀋陽最繁華的商業街中街,也只需要五元就能買十二串。

老瀋陽都知道第二百貨商店(如今的何氏眼科),而我常去的一家烤豆皮就在這第二百貨商店旁的衚衕裡,每次去到那裡,買烤豆皮的人都有很多,碳烤架前付錢的,拿串的,吃串的,永遠擠滿了人。

過去,推車賣烤豆皮的攤主有很多,每到夕陽西下,瀋陽的小路口,小衚衕裡都會看到賣烤豆皮的攤主和吃烤豆皮的食客,只不過最近幾年管的嚴,推車賣的攤主漸漸減少,但只要你有一顆吃貨的心,找到烤豆皮還是不難的。

尤其在夏夜,街邊和朋友就著啤酒吃一把烤豆皮,看著夜晚出行的人們,遛狗的,遛彎兒的,再感受著夏日裡熟悉的氣溫,真會從心底更愛這座盛京城。

是的,愛它的古老,也愛它的美食。



以上文字皆為原創,謝絕任何形式的抄襲。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吃貨ty,這裡不僅會為您分享最簡單的美食做法,還會為您分享最真實的探店經歷。


吃貨ty


中國之大,沒想到我媳婦說:去杭州,東北人最大的收穫不是小吃!

我家這裡最好吃的最常吃的,就是“油條小米粥外加鹹鴨蛋”,偶爾早餐沒來的及做,就去附近的早餐店,點幾根果子,在來碗小米粥,或者點一個小菜(海帶絲、蘿蔔絲、朝鮮鹹菜等),平心靜氣悠然地吃著,再普通不過的小吃陪著我越過每一個朝陽。

自己家裡經常做南北小吃,像油潑面,獅子頭,錦上添花等,都是媳婦的拿手絕活,她知道我不吃麵食,飯就感覺吃不飽,所以她學了好幾種小吃,而且都是有面的那種,我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吃各種小菜,必須有餅,方能算是一頓美餐。

和妻子去杭州旅遊,妻子在一次吃飯的時候,發出了一聲輕嘆,問她為什麼?她指了一下起身剛要走的幾個年輕女子,說道:看見她們的皮膚了嗎?沒有畫妝,臉上的皮膚清白可見,是真正的白!我隨即看去,果然這幾位美女的膚色超好,不是白而是清白的那種,特別的自然舒服,我媳婦是內行,說的特准。我知道了江南出麗人不是傳說!

我半真半假地對媳婦說,等我們都退休了,一定去江南,選擇江浙兩地,因為女兒未來的理想工作居住地就是江浙,那裡適合東北人居住,溼潤宜人的氣候,會讓媳婦變成西施。





吻我的陽光


對於很多人來說最忘不了的可能就是小時候的時光吧,無憂無慮的,不管是城市的還是農村的對於兒時的懷戀都是最多的。

上小學的時候家裡是農村的,還是比較窮的,那時候就在農村上,所以也沒有吃過什麼小吃。一般就是去城裡了買油粑粑,那時候我們這邊炸油粑粑的人是非常多的,也很喜歡吃。要說到吃路邊的小吃還是在初中之後。每次一到週末的時候就可以出來了,那時候校門口就有一家臭豆腐的小門面,那個時候也是開始喜歡上臭豆腐了,在這之前其實沒有吃過臭豆腐的,但是每次都聽很多同學說臭豆腐又香又臭的很好吃。所以也是吃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了,直到前幾年去了初中看見那個臭豆腐的門面還在。

對於自己來說最忘不了的,也是經常吃的小吃就是臭豆腐了,小編是湖南人,臭豆腐在湖南來說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長沙地區,大街小巷的很多賣臭豆腐的。臭豆腐慢慢的也已經成為了長沙的代表小吃了吧,還有小龍蝦等等。

現在自己工作了,也經常去外地出差,旅遊,但是自己每次到了一個的地方之後,只要看見有賣臭豆腐的基本上都是不會錯過的。


中國美食研究所


說我的家鄉吧 呼和浩特,街頭小吃其實相比南方來說比較少,好多都是從別的城市傳過來的,我比較愛吃的街頭小吃是辣焙子,焙子 是我們這裡特有的餅,有好幾種味道和形狀的,最愛吃的是叫牛舌頭,因為 比較長一點,像牛舌頭;

辣焙子 就是在焙子裡面放炸過的串串、火腿腸,再加點鹹菜;還有一種是加煮過的串串,還有煮過的雞蛋,不是白水煮的,是特製湯料,焙子完全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吃起來特別有層次感 ,尤其在冬天的早上吃,特別香 ,感覺吃到整個世界,什麼都有


紅桃妖


最喜歡吃的是在清晨時分,踩著輕快的步伐走入社區外圍的小吃店,點一碗熱氣騰騰,綿滑爽口的鍋邊糊。

這是閩南地帶的一種特色小吃,也屬於清晨早點的一類。

個人認為最正宗的當屬漳州鍋邊糊。

一口大鍋,主廚拿瓢從旁邊的米糊桶舀一勺,沿著被幹柴燒得火熱的鍋內輕盈一轉,瞬間凝固,而後再用鐵勺速度一掀,把那些糊片全扒拉在中間,倒水,放香料,好吃不貴的鍋邊糊便誕生了。

鍋邊糊很便宜,但重點吃得卻是湯頭,湯頭好不好是考證這家小吃店的買賣做得旺不旺的基礎分。

老饕們就是憑著舌尖的感覺尋找美味,而這個美味正是湯頭味道。

這時候得說說那些歪門邪道和贗品。

不是漳州地區的鍋邊糊,要麼就是偷懶,如福州鍋邊糊,一袋袋的,切片齊整,不難想象,這是機器製作,沒有手工作業的痕跡,果斷棄之。

要麼就是湯頭搞鬼,譬如什麼海鮮味,天然氣燒煮,這些怎麼及得上古法炮製,柴火烹飪,棄之。

當然啦,為了鼓勵店家可有信心,可持續性經營,除了品味湯頭之外,我們還得買些配料,畢竟良心店家全指望出售配菜進行經營,多得不要,譬如來顆滷蛋,剪些豬大腸或者燙些鴨腸子,粉肉、腱子肉等等。

個人推薦是豬血、油條+肉。

豬血清腸胃,油條是早餐必備,肉是鼓勵店家努力。

還有就是一個小秘籍,宿醉的人值得嘗試,暈暈沉沉,頭昏腦仁疼,進入店內點上一碗,狠狠加辣,配芝麻的辣椒油和胡椒粉別停,一口氣猛吃,頃刻神清氣爽且不傷胃。


鴻哥iouyh福小鋪


粿條湯、麵湯;灌粿條、灌麵,吾此生最愛!

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每天出門討生活,中午,經常來一碗灌麵,一碗粿條湯,或倒過來,一碗這,一碗那。從起初的湯二毛,灌三毛,到後來的湯、灌皆一碗五毛。

兩碗五毛錢的時候,我每天可掙10~20元,我填飽解饞畢,剩下的錢,足夠養家,略節餘,投資養豬養三鳥。年底,嫁豬賣禽,現錢千來塊,妻笑子女樂。春節的熱鬧到來,閤家的安泰祥順,讓我滿意得對天地神明多叩了幾個響頭。

我最愛的之上的湯、灌,已經在我的強戒下漸行漸遠。戒的原因,不是因為越來越貴,貴至每碗五至十元,而是因為甲醛的出現。

米漿做成的粿條,夏天極易變質,通常情況下,酷熱天在不冷藏時,半天即變酸。但如今的粿條,可隨便放一整天,好好的。夏天,清淡粿條湯本為至佳飲食,我卻無可奈何地強戒了,就連買粿條自己煮,也儘量避免。只在冬天,偶爾買來一點,輔以板筋肉,沙茶醬、芝麻花生醬、芹菜、蔥花,模仿飲食店師傅手藝,弄一大碗灌粿條,二三兩米酒,撫慰失落許久的美食慾念。


飄向樂樂


我在街頭最喜歡吃的當然非烤小肉串莫屬了,即可以充飢,又可以解饞,還不用有太大的壓力,站著也行,拿個小板凳坐著也可,可一人吃,也可以群吃,可喝點酒,也可幹吃。小肉串,一般在街頭都是碳烤,而非機器所為,這樣的肉串更具煙火氣息,同時火候夠了之後,有一種碳烤的香味在其中,這遠非機器能比分了的。街頭烤串,價位想對較低,可以放開了吃,自由,充滿江湖氣息,在夏天尤其舒爽,我就在小時候曾經一個人吃了一百多串,那個時候一塊錢6串,也只不過才幾十塊,這種童年記憶很難抹去。








春城才子


最常吃西多士、米糕、煎餅果子一類能飽腹的乾糧,而且通常會留到後半夜吃。

因為現今的人,多是亞健康,得到23:00-02:00才睡,到了後半夜,肚子餓的咕咕叫,已經洗完澡,不願再粘上油煙味開鍋煮,叫外賣從點到做到送,得要一個鐘左右才能開始吃,拉的戰線太長了,明天還得上班呢。

所以白天路過時就可以備著點。

1、西多士

傳說:女人比男人多一個胃,專門用來吃甜點。

連著買了4天,始於顏值,終於美味,上面淋的醬是煉乳和巧克力。(請注意顏值,刀叉隨意扔的,知道擺錯,無需在意。)

2、米糕

新晉網紅糕點,現場黃牛和打卡黨共水天一色,排十來分鐘隊拿號購買,部分糕點還限量購買,好一個飢餓營銷,估計背後老闆是小米。

不過好吃、耐放,飽腹感強。買!




3、煎餅果子

《舌尖上的中國》有一檔煎餅果子火了,新聞說攤主已被廣大吃貨徹底盯上了,目前已淪陷失守了。廣大吃貨坐飛機的坐飛機,坐火車的坐火車,2天內就趕了過去。住附近的群眾見此情景紛紛扁起了嘴。


我就不去湊那個熱鬧了,正不正宗不知道,反正它沒火時,我就開始吃了,第一次是在廣州火車站,後來見到有就會買一個,從來沒失望過,就沒有不好吃的!

其它的臭豆腐,香豆腐,烤牛油,烤豬蹄,海鮮腸粉,大湘西泡菜,哎呀,太多了,實在說不完!

一般遇到裝修不太好的店,外面還排滿長龍,去吃,一定沒有錯。

裝修不錯的店,就不要看排隊了,打開一些類似大眾點評,美團之類的App,搜店名試試看,點開評論,也不會出大問題。


擁有蝸牛殼


要要要,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對於煎餅果子毫無抵抗力。不管是山東煎餅果子,還是天津煎餅果子,或者是本土化煎餅果子,都是口味大開。

我在西安,當然最長的街邊小吃,必須要拿出幾個鎮地之寶。

老陝三秦套餐:老潼關肉夾饃+涼皮+冰峰。絕對的經典街邊小吃。酥脆的烤餅,可以流出汁的臘汁肉,肥而不膩,咬一口,掉渣燙嘴,口感極佳。此時再吃一口酸辣爽口的麵皮,韌勁十足,如果此時感覺略辣,喝一口冰峰,一口入魂。

寫的我都想吃了,今天中午必須來一份老陝套餐。

胡辣湯+牛肉香餅。胡辣湯也是我經常吃的小吃,可以是早餐,也可以是午餐,可以是小肉片胡辣湯,也可以是大牛肉丸胡辣湯。湯味濃郁,香辣可口,冬天寒冷的時候,喝一碗熱乎乎的胡辣湯,溫暖一整天。此時,再吃一口香噴噴的牛肉香餅,一口下去,酥綿的肉餅,香味十足。

鐵板烤麵筋,路過燒烤攤忍不住想吃一串,有時候心急,都可以燙到嘴。

油炸春捲。香脆,綿軟,裡面配著土豆絲,咬一口,香辣爽口。

各種滷肉製品,麻辣串串,炒麵,炒餅絲,還有好多好多。

話不多說,如果你來西安,我帶你一路逛吃逛吃!


小強大嘴


最愛的必須吃的臭豆腐。鐵板魷魚!

街頭巷尾會看到一檔檔小販檔攤賣的是一串串的魷魚、魚蛋、煎釀三寶、雞蛋仔、砵仔糕、炸蘿蔔絲餅、碗仔翅、炸魚皮、魚肉燒賣、沙爹串燒、煨蕃薯,有滷味、油炸的,有甜的、有鹹的。

喝的就是布丁奶茶。

主食就是煎餅果子來一套。再加火腿腸。辣條,雞柳。歐耶。

不說啦。我太能吃了,每次帶我家的小可愛都把整個街吃個遍,不說啦,晚上再去吃,

燒烤一類,蠍子。茄子,五花肉,韭菜必須吃的,生蠔扇貝啥的。羊腿,豬腿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