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过抑郁症的人为什么都容易变胆小,害怕恐怖的东西?

牛顿的崇拜对象


我来回答一下。患过抑郁症的人会有些可能有伴胆小等情况,这些可以考虑是抑郁症的残留症状。肯定不是全部会这样,部分可以恢复到病前水平。约有25%-35%患者有残留症状,如残留有:总感觉疲劳、焦虑、高兴不起来、失眠、性冷淡或者性功能障碍、一些认知方面的问题、残留的内疚感、残留的罪恶感等等,胆小的症状可能是认知方面的残留问题或者内疚、罪恶感的表现。



而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因为心理社会功能和核心临床症状消失是不同步的。经过治疗后,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缓解,但是心理社会功能还需要一个更为长的慢慢改善过程。其实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考虑,比如有些患者,在抑郁症发病的时候,家人、亲戚朋友任何的安慰疏导起不到作用,而在抑郁症状缓解后,家人、亲戚朋友再试图对病人进行安慰疏导,这时的安慰疏导会起到一定作用,正是因为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的滞后性问题。正因为心理社会功能恢复比核心临床症状滞后,导致患者通过住院,或者通过药物治疗后,显著的抑郁症状改善了,但也会依然感觉自己没有恢复到病前的最好状态。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根据一些研究资料,在出院一年半后,会有约60%-85%患者能恢复到病前的心理社会功能。


因此,不需要过于纠结自己状态为何没有病前好,在抑郁症康复期更需要强调的是在药物治疗、或者合并心理治疗基础上的自我调整。简单说,患者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那就更需要坚定意志,克服面临的困境。比如胆小怕事,那就更需要大胆的走出去;有睡眠问题,那就加强体育锻炼,做好规律作息;身体主观不愿意活动,更需要强迫自己活动起来,通过这样的心态调整会让疾病恢复得更加理想的。


一盏茶的恬静



刘亦威他舅妈75



所以,因人而异,心态放宽些,严重的一定配合医生吃药,心情好一切才会好起来!


微笑向前smile


抑郁症患者不会都变得胆小,只是自卑。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巨大生活工作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青年)患上抑郁症。今天我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抑郁症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水平出现问题,或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而导致的。抑郁症是一种让人感到悲伤,或对生活失去兴趣的情绪障碍疾病。

抑郁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果有以下几种表现的话,那就要小心了,好大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

1:无缘无故感到难过,几乎每天都以泪洗面或空虚寂寞。



2:每天对于自己曾经十分喜爱的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快感。


3:几乎每天都感觉自身没有存在价值或者内疚,担心自己不受欢迎而感到自卑。



当抑郁症患者产生了自杀念头或试图自杀,就要马上向医生求助。

自杀念头或试图自杀的迹象有那些:

1:感觉不由自主地想伤害自己或别人

2:已经决定如何自杀,如使用武器或药物

3:已经确定自杀的时间和地点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是不会变得胆小的,但是会自卑,他们连自杀都敢,又怎么会胆小呢?


医学派出所


这是一种类似于触底反弹的原理。抑郁症是一场噩梦,毫不夸张的说,得了抑郁症就像是到“地狱”走了一遭。

得了抑郁症是不幸的,但抑郁症好了又是幸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决定了我们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到我们在应对各种情况时,会作出怎样的反应。挫折是会使人成长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成长和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



作为成年人,有时候我们无法满足童年期、幼儿期、婴儿期缺失的需求。所以很多人在遇到并非绝望,只是不够圆满的处境时,也会陷入抑郁心境,无力改变。但是,当绝境出现时,人的生存本能就会起作用,这时候即使他体验到整个世界都是迫害性的,也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事实上也就是被迫把自己还原到婴儿的状态去重新适应外部环境,先建立起新的应对模式,再反过来影响防御机制。所以,求生的欲望迫使抑郁症患者去寻求帮助,一旦治疗成功重获新生之后,抑郁症患者就会促使自己去寻求改变,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活明白了”,因为谁都不愿意再到“地狱”走一回。



抑郁症好了,人就会明白,人活在世上,健康最重要,其他没什么可怕的,“胆子”自然越来越大!


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触底都会反弹,人也一样。如果“弹簧”拉得过猛,就会失去弹性,所以有的人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自身不具备触底反弹的力量,遭遇绝境会被慢慢淹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坚强地从谷底爬出来,看着自己一点点地变好……


我爱布加迪之成都美食


不是专业的心理专家,只是凭借着身边有类似的患者和搜集资料来回答。

我朋友去年得了轻微的抑郁症,但是我能感受到她不是胆小,而是对外人的漠视,她几乎是不愿意外出的,人多的地方也绝对不愿意去,不想说话,会经常发呆。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 你觉得她变得胆小了,心理学家说:抑郁症不仅吞噬着人的精神和灵魂,也会对身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食欲减退、神经衰弱、身体眩晕呕吐、记忆力严重下降、特别容易犯困却经常失眠等等。但比病痛更可怕的是,是周围人的不理解。而周围所谓开朗的人们,会指责抑郁症的病人们只是自卑懦弱、胆小无知。

他们只是在患病的时候变得更加的敏感了,心更容易碎了,也许不仅仅害怕的是恐怖的东西,也许害怕的是任何周遭会伤害自己的东西。

所以对他们,我们要加倍的呵护,不要觉得是他们胆小了,只是,他们变脆弱了而已。


胡TOOYOUNG


我的回答是会的,因为抑郁症所带给人本身的就是更大的恐惧,所以你想他的胆子能大的起来吗?

我曾经就患过抑郁症,感觉这世界都没有爱了,自己就像一具死了的驱壳一样活着,万念俱灰,甚至会想到结束生命。

这过程中最折磨人的就是心里的斗争,整天活在胡思乱想之中,闻不了一丝的风吹草动。

怎样活都不理想,怎么做都不放松,神经时刻在紧绷,而每天都在恐惧中!害怕这个、害怕那个,甚至害怕面对一切。

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因为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所以每天带给自己的都是痛苦。

直到慢慢的克服自己,克服恐惧,到摆脱抑郁。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摆脱抑郁后也留下了怯懦的后遗症,就是所谓的胆小,而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心里反应,

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根深蒂固。



姜姓小宝


抑郁症与胆小没有必然联系。

首先患抑郁症的人有这样的表现,在生活中兴趣爱好、社会交往减少,闭门不出,不与人交往;其次,患抑郁症的人,一般而言,性格都比较内向,不主动与人交往,属于被动性社会交往,又由于有不喜欢交往、闭门不出,给人一种胆小的印象;再次,抑郁症患者一般都自我评价低,有自卑心理,害怕别人说自己,担心别人不接纳自己,因此在言行比较谨慎小心,所以也会给人一种胆小的感觉;第四,如果说患过抑郁症的人胆小,那可能与他/她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生活环境不安全,受到过伤害等,形成缺乏安全感的自我防卫心理,凑巧又患了抑郁症,给人造成胆小的印象。


老左心理工作室


抑郁症和胆小没有因果关系。胆小的人不一定患抑郁症,患抑郁症的人不一定胆小。

只是抑郁症的人在发病期是会出现胆小的倾向,但是这是病理原因,随着病情好转胆小的情况就消失了。康复良好的甚至比之前还胆大了。

胆小与早年扶养方式和创伤有关,如果很小没有母乳喂养,或者频繁更换扶养人,或者很小扶养人给讲鬼故事等等有关。又或者从小被家暴和语言攻击,或者送养等等。


星期五心理


唉,只是经历特殊事件,刺激大脑病变,使病人在经历情绪困扰时比常人严重很多倍!然而消极情绪在大脑内不断循环蔓延、发酵,加上外部刺激(家人朋友的不理解、歧视、疏远),他们当然会没有自信,疏远朋友…… 个人认为家人如果有了情绪上面的不舒服,一定要给她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许她自己就走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