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曉說,對談“六哥”張立憲:你不能用一種貧乏去否定一種豐富

這篇之前漏掉了,今天分享給大家。

《大事曉說》是個我和嘉賓對談的節目,也是一檔我自己折騰出來的視頻節目,自己找攝像團隊,自己找場地,自己張羅嘉賓和確定訪談主題。

以前我的公號都是我一個人在分享,我也不止一次和大家說過,我的認知一定有侷限性的,所以這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就是邀請到更多在各個領域很資深、很出色的朋友們,加入進來一起分享。

在一個辦公樓借的場地,我們自己小打小鬧雖然不專業,但是還是給自己弄了小小儀式感:)

大事曉說,對談“六哥”張立憲:你不能用一種貧乏去否定一種豐富

我始終深信,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是孩子的起跑線。你我都是普通父母,我們也許給不了孩子那些所謂“最好”的硬件和經歷,但是互聯網時代的好處就是把很多學習的壁壘打破了。

因此,我把這個欄目取名為“大事曉說”,就是因為我接下來想把育兒中的“各種大事”,通過和嘉賓對談的方式,“清楚明白“地分享給大家。

這是個自討苦吃和自曝其短的節目,費時費錢不說,而且你們在視頻裡能看到我面對鏡頭和嘉賓的緊張。但這也是個非常有意義和自我成長的過程,每一次的對談也讓我有了新的提升,相信即將收看的你們也一樣。

這第一季(嗯,姑且叫“第一季”,我還是希望接下來會有很多季)我邀請到了5位嘉賓,每位嘉賓都會有2集的對談內容。

剪了一個預告片,大家可以先睹為快,進入個人主頁的視頻版塊觀看。

第一期請來的是讀庫的六哥張立憲,他在06年時創立了《讀庫》。記不得是誰說的了,“《讀書》、《讀庫》、《讀品》是出版界及閱讀界的三個風向標”。我深以為然,《讀庫》以及之後的《讀小庫》都保持了出版和文字的“美”。

然而,“美”的東西總是小眾的,特別是對如今這樣追求流量和銷量的時代來說,讀庫的東西總是有那麼一點點高冷和疏離感。

我很愛讀庫和讀小庫,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書籍的別緻以及拿到手上的質感,更是六哥和他的團隊十幾年來始終堅持選書做書的原則,在這個浮躁的世界可以真正聽從內心做自己所愛,這是非常讓人敬佩的。

我之前沒見過六哥,拍攝之前也沒和他通過電話。見他之前,我自己腦海裡是有很多關於六哥的想象。博學睿智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我還猜測他會是個很自信而且肯定有點固執,甚至蠻霸氣的人。畢竟江湖人稱“六哥”,而且張立憲這三個字在出版界就是”大家“的代名詞啊。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一句話,我非常緊張,訪談六哥於我而言是雙重緊張(面對鏡頭又要面對六哥)。果不其然,那天錄完六哥,我就在工作群裡發了這麼一條信息(吐舌頭~)

大事曉說,對談“六哥”張立憲:你不能用一種貧乏去否定一種豐富

六哥本人和我想象中還是非常有差別的。那天的他穿著一件黑色T恤拎著一個塑料袋就過來了,袋子裡裝著讀小庫的書。

他給人的感覺非常謙虛,非常溫暖。我提問時(即使在後期剪輯時我自己都覺得好傻的問題),他會認真地聆聽,非常鼓勵地給予回應;他回答時也會非常誠懇地表述,即使是他堅信的觀點,也不會咄咄逼人,始終是娓娓道來,像一個智者在訴說著自己的人生智慧。

面對六哥的“整段垮掉”,不是六哥的“霸氣”,而是很多次我都忘記了自己是個“採訪人”的角色。那天和六哥的對談,對我來說是一種思想上的洗禮,只想拼命記住六哥說的每一句話,因為真的很受用很有共鳴。

大事曉說,對談“六哥”張立憲:你不能用一種貧乏去否定一種豐富

那麼我到底和六哥聊了些什麼呢?面對一位資深圖書出版人又是一位爸爸,肯定聊繪本啊。

很多話題你我估計都很熟悉的,反覆被提出,也看過很多育兒文章反覆在寫。

比如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怎麼樣才算是好的繪本?孩子愛跳讀可以嗎?孩子只對某種繪本感興趣需要引導嗎?這些話題我都寫過,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那天六哥的很多分享,讓我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視角。

摘抄一點對談時六哥的語錄:所謂叫不愛讀書,關鍵既不是書也不是讀,也不是愛,主要是那個不字,小孩不是不愛讀書,是向你說不,他在享受那個說不的那個權利。在閱讀中有了不同的情感體驗之後,長大在面對失敗,面對被冷落,自己當配角的時候,他已經有過情緒訓練,就會應對得更好一些你不能用一種貧乏去否定一種豐富。對文字的閱讀體驗,能最簡單但是又最豐富的架構起一個小孩的想象空間,是視聽覺體驗提供不了的。

好啦,不再劇透了,如果你感興趣,歡迎接下來的每週五晚上收看《大事曉說》。

最後介紹下收看方式,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能打開《大事曉說》專輯,新的一集視頻都會在這裡發佈。

如果你有騰訊視頻賬號,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節目後,記得點擊“大J小D“頭像旁的訂閱,這樣就能收到更新通知啦。

大事曉說,對談“六哥”張立憲:你不能用一種貧乏去否定一種豐富

如果想了解更多六哥說了什麼,那麼一起去騰訊視頻看《大事曉說 | 大J對談六哥》第一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