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和親”“宗教"都是末節,無關大局,緬甸也信佛,照樣把周邊國家乾的哇哇叫。

(有人提劉阿姨,但本文是我幾年前看天涯地緣神貼,查了些資料攢出來的想法,和阿姨想法還有差距。補充劉仲敬的觀點——如果把大草原看作古代的大海,中亞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但航海時代崛起,中亞草原失去了通道功能,蒙古各部失去了商路的收入,也失去了流入資金,衰落在所難免。俄羅斯攜歐洲的制度技術優勢,滿清有從漢人區掠奪來的資源,蒙古各部焉能不敗。劉仲敬的視野格局比我高明啊。)

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民族的優勢,有兩方面—— 1、氣候嚴酷,部族眾多,競爭之下有軍事優勢。 2、可從中亞、歐洲輸入更多的軍事技術、組織技術。也可從東亞、印度等地輸入技術及資源。

3、遊牧民族攻擊農耕民族是搶劫,有收穫。農耕民族攻擊遊牧民族,是損耗資源,虧本買賣。 4、可以流竄。千萬別小看這點。流竄就是可分可合,幾千人的部落融合擴張為十幾萬的部族也不難。

但到了16世紀,滿清崛起時,時代變了。 1、蒙古到了16世紀末已經位於俄羅斯、中亞、明、後金的中間,再長袖善舞也沒什麼機會 。地緣空間被新崛起的俄羅斯、滿清同時壓制。而之前只用是面對西面的中亞穆斯林和南面的漢人。(具體看我從貼吧盜來的圖)蒙古人再也不能從自己的北面、東面補充人口,也不能在暫敗時遁走。 2、遊牧民族面對火器和資源更多的農業國家,軍事優勢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3、藉助土豆、玉米···俄羅斯、滿清的人口更多,耗得起。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蒙古各部大多位於西亞、東亞、北亞的中間,軍事優勢牛叉的時候正好方便擴張,而沒有了軍事優勢,很容易就成了四戰之地。所謂地緣,也沒有那麼邪乎,福禍相依。沒有了地緣優勢和軍事優勢的蒙古,其衰亡是必然的。

工業革命前,地理、氣候基本決定了一定地域的生產生活方式,蒙古高原此地降水不足,只適合遊牧生活。年頭不好聚眾下南方搶農民糧食,而農民除了防守,很難反擊飄忽的騎兵。就算是傾國之力的大反擊也只能摧毀某個部族,不可能改變地理氣候,也不能徹底滅絕遊牧民族。 水草豐美,殺了一批,自然又會有一批遷移補充。而處於高原寒冷地區的牧民先天就對農民有戰力的優勢,一旦農耕民族沒落,很容易就倒大黴。

滿清崛起與北亞,緯度和蒙古高原類似,氣候也一樣惡劣,蠻狠的滿人的戰鬥力不遜於蒙古人。

更無奈的是,遊牧民族維持了數千年的軍事優勢也被科技發展擊破,跑得再快一槍撂倒,衝的再猛一炮打翻。滿清綠營戰勝準葛爾,火炮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作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百炮齊發不是虛構。

滿清對蒙古人的壓制應該放到世界文明發展的大歷史中來觀察,也應該放到更廣闊的地緣格局中看待。(聽起來格局很大,也噙滿雙方的血淚。可歷史又是那麼平淡,無數人的悲歡離合也就匯成這麼幾句話。 唉)

一、遊牧民族的流動、融合、聚集是全歐亞範圍的,這是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無法徹底擊敗的真正緣由。

蒙古、中亞、俄羅斯、東歐、中歐·····在古代這些地方的遊牧民族時而互相攻伐,時而聚團流竄,今天是匈奴,明天叫柔然,後天叫突厥,大後天叫蒙古·······名字換來換去,盤踞點也各不相同,但都不改其本質。這些遊牧民族是可以在整個歐亞大陸流轉。你可以一時擊潰遊牧民族中的一支,但永遠防不住後來者的興起。不僅是古代中國飽受遊牧民族衝擊,東歐、西歐、甚至整個環地中海文明都飽受遊牧民族之苦。(以下圖片是從百度貼吧盜取的)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二、原本蒙古是位於東亞、西亞、北亞的中間,強大時可以方便擴張。沒落時就是四戰之地。東斯拉夫人興起,西亞波斯人復興,中亞各族造反,讓蒙古人在東歐、西亞、中亞都失去了影響力。整個蒙古族少了迴旋的空間。

蒙古人混著混著,和明朝、中亞各國、自己部族間···打打殺殺就到了十六世紀下半葉。形勢又變,隨著斯拉夫俄羅斯的興起,借哥薩克之手,通過半耕半牧的方式,慢慢的消滅了許多遊牧民族,尤其消滅了許多蒙古裔的汗國。越過西伯利亞一路挺進,終於到了蒙古高原。斯拉夫人的持續推進,導致蒙古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而西亞波斯薩菲王朝的興盛、中亞各汗國人民造反,使得蒙古人日益孤立,活動範圍被限定在蒙古高原。

遊牧民族內部的攻伐實在混亂,各路大汗各領風騷幾十年。我也沒能搞清楚誰是誰,但這些無關緊要,看大勢即可。圖中的瓦剌是當年在土木堡胖揍大明的瓦剌後人,有“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韃靼算是內蒙古,他們是還沒有被綠化的蒙古人。而葉爾羌汗國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化蒙古王朝。汗國的統治階級為帶有蒙古血統的維吾爾人,主要居民則是維吾爾人。汗國的政治體制既帶有草原遊牧民族的色彩,又吸收借鑑了南疆綠洲政治體系的長處。和當時許多穆斯林國家一樣,葉爾羌汗國也是靠“歐亞商路”獲得繁榮。(引自百度百科)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三、後金的興起,進一步壓縮了蒙古人的地緣空間。歷史再一次重複,隨著文明傳播,荒蠻中崛起一股力量,北亞迅速崛起了一股“漁獵勢力"——1619年女真人的後裔自立國號為“大金”,後人稱之為後金。與過去明朝被蒙古人騎在上面的被動地緣局面不同,後金基本與蒙古位於同樣的緯度,沒有地緣的劣勢。(北亞森林多,水多,更不利於蒙古騎兵縱橫)在與勃勃興起的後金較量中,蒙古人失去了地緣的優勢。經過十幾年的征伐,到了1636年漠南各部承認皇太極為可汗,內蒙古屬於滿清的了,喀爾喀蒙古(可以算是外蒙)也完全依附滿清。(1636年大金改國號為大清)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四、蒙古人最後的榮光——準葛爾漢國藉助新技術興起。1636年,清立。滿人同時掌握了北亞、東亞的地緣實力,又取得了部分蒙古人的認同,很快就要南下佔領漢人的花花世界。而俄羅斯藉著科技發展和哥薩克人,則又把勢力範圍推進了一步,美麗的貝爾加湖成了東斯拉夫人的領地。 但準葛爾蒙古卻因禍得福,通過與俄羅斯交流,學到了新的技術,成了蒙古人裡最強的一支。(開始經營農業、手工業、有金屬製造工廠) 1680年葛爾丹汗攻滅葉爾羌國,引起清朝重視,1690~1697年間被康熙打的很慘,期間他的侄子造反,葛爾丹汗內外交困,敗亡。繼任的正是他的仇人,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準葛爾再次興盛,1717年奇襲拉薩攻滅和碩特汗國,喀爾喀蒙古迫於準格爾的擴張壓力,更加向清朝靠攏。準葛爾北拒羅斯,東抗滿清,一時志得意滿。

世事無情,一個東南西北都是自己強大敵人的國家,悲劇早已註定。興衰只是讓武俠小說和天朝電視劇添了些許佐料,東北亞地緣格局終究不會為此改變。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70來年攻伐,加上自己的內訌分裂,到了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準葛爾汗國徹底滅亡,驕傲的準葛爾蒙古人幾乎被殺絕。可嘆,如果他們不是這麼倔強,一心追逐過去的榮光,早早臣服,也許還能留下更多的後人。( 準葛爾汗國最大敵人是就近的滿清。為了抗清,汗國對俄多采取聯合、忍讓的態勢。)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五、滿清的統治制度很特殊。

對於順服的內蒙、西藏、新疆、雲貴邊區,基本是統而不治,但華北、江南、華南···等地則負責輸血供養滿清帝國。滿族有藏族、穆斯林盟友,然後有漢人的財物糧食·····蒙古準格爾到最後只能借重俄羅斯。

六、蒙古的榮光隨著馬蹄聲漸漸遠去,滿清和俄羅斯開始了直接的對抗。也許直到這些土地的後人都明白,有了市場經濟,最便宜的貨品往往來自遠方,他們的對抗才會最終消停。。。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