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辦公室》(十)你是公司的老實人麼?

《潛伏在辦公室》(十)你是公司的老實人麼?

你是公司的老實人麼?(3)

你要記得,大部分事情的結果都是可預測的,只要你結合過往的經驗,以前發生的事情,以及有交集的人的性格,就可以大致推斷出會出現的結果。

擁有預測結果的能力,這才是勝利的保障。

4.無關緊要的時候誠心,關鍵時候使詐。

我們在職場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平時看起來總是老實巴交的,似乎連一句謊話都不會說。可偏偏這種人在關鍵時刻永遠都不吃虧,看似沒做什麼,但好事總輪得到他們,陷阱總可以避免。

這種職場高人是怎麼修煉出來的?

其實很簡單,他們只是搞清楚什麼時候該做老實人,什麼時候應該玩心眼。這類人就是上面說過的,能夠看到事情結局的人。

當他們發覺一件事情無關緊要,或者利害不大時,就好好做老實人,任人擺佈任人欺負。使所有人都覺得,他是無害的,是不需要防備的。

可當一件事情涉及重大利益時,他們就偷偷地玩起了心眼。這才令他們既能避開陷阱,又可以收穫利益。

從前說過"十句裡要有九句真話,這樣說一句假話才有人信。"

而高手做人也是一樣,一百件事情裡做老實人,在關鍵時刻才不會有人防備著你。

5.誠心是有目標的。

人們都以為,待人以誠是一種做人的態度,其實在職場高手的眼裡,這是一種做人的工具。

在職場中,你時時刻刻想著詭詐心機,那絕不是高手,真正的職場高手可謂是萬事萬物皆為我所用,任何態度都能夠成為自己的工具。

對人心誠更是如此。

試想一下,在職場中,眾所皆知的陰險小人跟你說話,你必定會思量再思量,生怕他有什麼陷阱埋在裡頭害你。

正因如此,所以陰險小人反倒害人不深,只不過流於表面而已。

但如果是個人人稱道的老實人暗害你,在他誠心誠意的話裡面給你埋了個陷阱,那就很可怕了。因為你壓根就不知道哪裡是陷阱,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

你待人以誠,是可以作為道具的。而別人待你以誠,也切切小心其後是否有陷阱。

案例:

在經歷"金陽計劃"的教訓後,王小峰深深感覺到自己在職場上有很多的不足,於是就找到了大區銷售副總張宇,說要向他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

王小峰此舉,其實是在向張宇表示效忠,意思是要讓張宇做他的職場靠山。

老於世故的張宇怎麼會不懂其中含義,他也不多表示,只是讓王小峰偶爾跟著自己出去談生意,這一來一去,公司上下的明眼人都看出來,張宇已經將王小峰收入門下,從此往後,王小峰也算是有點根基的人了。

但不管怎樣,張宇真正的親信,乃是小東區經理馮暉。

第15節:你是公司的老實人麼?(4)

當初馮暉小時候,在鄉間苦讀,屬於貧困學生,正是張宇暗地裡資助了他,這也讓馮暉一心奮發,最後才能和張宇在同個公司裡共事。

在華東大區幹過一年以上的人都知道,兩個總經理中,鮮于是最陰險詭詐的,而且為人氣量狹小,千萬不能得罪;張宇卻誠懇穩重,做事情很講道理,有什麼難處你提一句就幫你解決了,而且還沒什麼架子。

所以員工們私底下有句話:"寧得罪張副總,莫得罪鮮于總。"

可見老實人總是要吃點虧的。

兩個老總之間,看起來風平浪靜,而其實內裡也有暗湧,只是這種明爭暗鬥是常人察覺不到的。

譬如今天,張宇帶著馮暉、王小峰兩人出門談業務,路過小東區辦公室時,林叢忽然鑽出來殷切地問:"張副總,今天去哪兒啊?"

張宇滿面笑容,揮著手說:"今天要去榮發商行談個大單子,如果拿下來,可得有上百萬啊。"

林叢聞言,興高采烈地和張宇擊了下掌,大有祝人馬到功成的意思。

走出門口,馮暉就納悶了:"林叢平時也沒這麼殷勤啊,今天這是變性了?"

王小峰倒不以為然:"每個人有轉變的可能。"

馮暉冷笑:"誰都會變,可林叢不會。他這麼冷酷的人,從沒見林叢和誰擊掌過。"

王小峰愣了愣:"也是,以前我一天出三趟門,他也不會問一下。"

馮暉提醒張宇:"林叢可是鮮于的人,他這不是在套我們的話,好把我們的行蹤和客戶資料告訴鮮于總經理吧?"

張宇揮揮手,壓根不當回事:"待人以誠,我們以誠心對人,別人自然也會以誠心對我們。"

這件事情,本來說到這兒就了了,可事情發展往往出人預料,這次又被馮暉給料中。

沒過幾天,榮發商行的業務單子倒是談下來了,可惜簽約的人不是張宇,而是鮮于手下的小西區,他們以低過正常五個點的價格,簽下了近百萬的大單。

其實這已經很明顯了,是林叢將客戶資料透露給鮮于,然後鮮于通過小西區壓價搶單,這樣可以有效壓低張宇和他管理的小東區業績,從而打擊張宇的威望。

但不知為什麼,張宇彷彿對此一無所知,他還是每天照常帶著馮暉、王小峰出門談業務,遇到林叢詢問時,還是照實告訴他自己的去向、客戶名稱等等。

於是,鮮于的詭計一次次得逞,看著並不高明的招數,在張宇的身上卻屢試不爽。連續有三個大客戶部被小西區搶走後,馮暉終於坐不住了,他拖上王小峰,一起去和張宇面談。

張宇看到兩人神色嚴肅地走進辦公室,彷彿知道他們想說什麼,只是擺擺手:"安心啦安心啦,沒有你們想象的嚴重。"

第16節:你是公司的老實人麼?(5)

王小峰有點尷尬,這情況,就連他這麼老實的人都看出來了:"張副總,你對人也未免太誠心了,這麼下去,吃虧的全是你,便宜都別人佔,怎麼成啊?"

馮暉仗著自己和張宇關係好,不客氣地說:"林叢擺明了是鮮于安插在小東區的釘子,你不防著他,還對他開誠佈公。現在好了,我們手上一有個像樣的客戶就被他們搶走,長期這麼下去,那還了得?"

張宇點點馮暉的眉心:"你這是庸人自擾。"

馮暉鬱悶了:"你可別忘了,總公司對於大區總經理是有業績審核的,如果你的業績相差太多,鮮于就有藉口把你調走了。上次已經有個黃陵華髮配邊疆,難不成你也要步他後塵?"

張宇淡淡一笑:"林叢是鮮于安插進來的,這個我也知道,可問題是,如果我不告訴林叢客戶資料,難道他就不會去查麼?他恐怕查得更兇,對外透露的機密更多。反倒是我把要去見的客戶告訴他,林叢就掉以輕心,也懶得再花精力去探查消息了。"

馮暉側頭想了想:"這雖然是個辦法,可也太消極了,用客戶資料去填鮮于的胃口,又怎麼能填得滿。再說了,憑什麼我們就該受這種損失,難不成老實人好欺負麼?"

張宇看兩人鼓著嘴,確實氣急敗壞,這才沒有再賣關子,把一份資料遞過去:"你們好好看看這個月的業績統計再說。"

馮暉和王小峰接過來,埋頭一陣狂看,隔了足足有十五分鐘,馮暉才愕然抬頭:"怎麼會這樣?這不可能啊!"

原來這個月的統計報告裡赫然列明著,張宇管轄的小東區業績平穩上升,而鮮于管轄的小西區業績驟然下跌,兩者差距已經拉開到四成以上。

這比從前東西兩區的平均業績差距要大得多,足見張宇管治之下,小東區躍升明顯。

可馮暉和王小峰卻感覺一頭霧水,這個月不說別的,光是被鮮于搶走的那幾個客戶,就能有足足幾百萬的業績額,怎麼可能還差距這麼明顯呢?仔細算來,小西區除了這幾百萬業績外,幾乎沒有做成什麼大單子,這又怎麼可能?小西區的人能力再弱,那也是業務系統裡混出來的精英,多少也該自己開拓一些。

馮暉感覺其中另有文章,於是問道:"張副總,這是為什麼?還真是別有玄機?"

張宇拿回業績報告:"我們比小西區高出幾個層級,業績審核也查不到我頭上,還擔心什麼?"

看張宇賣關子,王小峰也不依不饒了:"張副總,裡面肯定還有蹊蹺,你給我們講講,也當上課了。"

張宇微微一笑:"關鍵就在誠心上面。"

王小峰奇道:"怎麼講?"

張宇道:"你誠心誠意地透露給別人客戶名單,林叢和鮮于當然不會有懷疑,更不會想到這客戶有什麼問題,他們怎麼會知道,這些客戶,都是我故意透露的。"

第17節:你是公司的老實人麼?(6)

"什麼?"

馮暉和王小峰一起大叫。

張宇笑道:"我待人以誠,可也是有尺度和目標的。不會真的把自己當傻瓜,要不然總有一天他們會把我放在砧板上當魚肉給切了。林叢既然想知道客戶資料,那我就大方一點,主動自覺地告訴他。只不過告訴他什麼客戶,那就由我做主了。"

馮暉想不通:"客戶還會有問題?"

張宇點頭道:"我透露給林叢的,都是那些頂頂難纏的客戶。雖然規模不小,卻需要花費大量資源和時間去談。鮮于拿到林叢偷過去的資料後如獲至寶,壓根不會想到有什麼問題,但一接手才發覺客戶很難纏,鮮于又不肯放手,只好安排小西區的人一起上陣,硬生生降低價格把客戶吃下來。"

馮暉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這是在用自己不想要的客戶去拖住他們。鮮于以為自己是在搶你的客戶,所以全組人馬一起上,而實際上,他們為了談這幾個大客戶,都沒有時間做自己的業務。表面上看是鮮于佔了你的便宜,可真實情況是小西區已經被你丟出去的誘餌給拖死了,拖到業績大跌,士氣疲憊。"

張宇點點頭:"就是這樣,別人待我誠心,我對人也是誠心。可別人憋著要害我,就別怪我用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馮暉一拍大腿:"真是太妙了,人人以為你好欺負,到頭來,卻都是你在欺負別人。"

章後疑問:既然張宇知道林叢是奸細,為什麼不利用職權打壓他,反而還照舊用他呢?

第18節:工作不順都會有原因(1)

第四章

工作不順都會有原因

職場潛規則第四條:工作不會害你,只有人才會害你。

我們在職場上,經常會遇到工作害人的情況。譬如做了某某工作,以至於不能賺更多的錢。譬如說在升職的關鍵時刻,卻偏偏要出差。

於是很多人就覺得,自己運氣不好,每到重要時刻,工作就會來害自己。

實際上,工作是死的,職務也是死的,而職場卻是活的。

職場的活是因為,在職場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工作,而是人。所以當一個工作或者職務對你產生作用時,你必須要看清楚,真正在對你下手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背後的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死物是可怕的,因為它們都沒有智慧,沒有頭腦。而人是最可怕的生物,所以人類才能做萬物之主。

對職場高手而言,萬事萬物都可以拿來做武器攻擊人。待人以誠可以攻擊,工作也可以攻擊,只要是有利於自己的,都可以加以利用。

如果說,你在職場上過得不順心,覺得萬事萬物都在與自己作對,無論是工作也好,職務也好,處處都荊棘滿地。

那麼,不需要太過納悶,你遭遇的困境其實很簡單,所有的困難和麻煩,都是有人在製造。所以你只要找到幕後的黑手,就能解決一切的問題。

1.職場式囚籠,任何因素都會影響你。

職場其實就是個囚籠,身處其中日子長了自然會感覺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所有的工作都會在某一天猛然跳將出來,給你致命打擊。

你進入了職場,實際就是進入牢籠,職務就是你的牢房,而身邊的一切,都是鐵鏈和枷鎖。

只有抱著這種思想的人,才能夠對職場中的事情小心謹慎,明白處處可能是陷阱。

新人們往往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以為只有敵人才會害人,卻不曉得,敵人從不親手害人,他們使用的都是你防不勝防的東西。

在職場中,能夠影響到你的因素,是最需要防備的。看起來,一切可能都有利於你,但在關鍵時刻,它們卻有可能被人利用,從而產生反作用。

所以一個職場高手會拆囚籠為房舍,所有禁錮自己的東西,都會成為他們的武器,到緊要關頭能夠攻擊別人。

職場中的萬事萬物都放在那裡,不為你所用,就為別人所用。

2.所有事情背後都有人存在。

職場是工作的世界,更是人的世界。但人們總會因為工作、職位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人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當你感覺到鋪天蓋地的工作壓力時,你會責怪工作,但實際上,這是因為有人在給你壓力。當你承擔著工作失敗的痛苦時,你會責怪職業,但實際上,是有人在規劃你的職業。

你在做的每件事情,源頭都是人在謀劃,過程中都有人在參與,結局都有人在決策,乃至於最後的獎懲也是由人來指定。

所以在做事的時候,千萬不能把目光集中在事情上,而是要放在人身上。做事就是做人。

職場中討生活,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職業上面,更要放在人身上,尤其是你的上司,那才是能決定你命運的人。

只有搞清楚事情背後的人,弄明白這些人的想法和意圖,分析出他們的利益傾向,你才可以遊刃有餘地做好每件事情。

把事情當事情做的人,往往最後會撞一鼻子灰。

3.千頭萬緒總有主謀。

當一個人遭遇困境的時候,一般都是千頭萬緒亂糟糟,會覺得整個職場都在對付你。這種情形,我們稱之為勢。

如果勢不利於你,所有事物都會與你為敵;當勢有利於你,你就像是乘風破浪那樣無往而不利。

只是淺顯地講,可能很難弄明白勢是什麼,但你只要懂得,當感覺到周圍的一切都不利於自己時,那就是勢不在自己這一方。

譬如做業務時,每個細節都表現出競爭對手將獲勝;競聘時,所有人都屬意其他人;論功行賞時,沒有人記得你做過什麼。

看起來是無力挽回的局面,這時該怎麼辦呢?

第19節:工作不順都會有原因(2)

這個時候,就要善用人的原則,要記住,職場中萬事萬物的背後都有人存在。

越是千頭萬緒,源頭越是簡單。

就算幾十個幾百個細節疊加在一起,背後真正的主謀,可能就只有一個人。而你要解決問題,決不能糾纏在細節上,也不能只關心事情的發展。

你需要看清楚,究竟這件事情的關鍵決策人是誰,誰能在事情背後起決定性的作用。

只有找到這個人,才能扭轉大勢,戰勝對手。

4.善用資源才能避開陷阱。

有些人很痛恨自己的工作,覺得每天所做的都讓自己毫無成就感,根本就是瞎混日子過。

而實際上,任何人的任何工作,他們做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是種資源。

聰明人會變廢為寶,將繁瑣的東西都變成為自己的資源。

這些職場中的萬事萬物,你不用,別人會用;在你手裡面是煩心事,在別人手裡就是寶貝,甚至可能是武器。

每個職場人的思想一定要具有發散性,當遇見一樁事情時,要先想對自己的好處和壞處,再想對別人的好處和壞處,最後想它完成或者失敗後,局面能有什麼變化。

只有經過如此這般的考量,你才能看透一件事情的所有可能性,才會明白,你應該如何利用一切。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在職場上,被人害了都不明白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遇事不想,只看表面,所以在他們眼裡,工作只是工作,職務只是職務;但在職場高手看來,一切都是工具和資源,既可以變成別人的陷阱,又可以成為自己的優勢。

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好,千萬別恨自己的工作。因為是工作就會有好處,就看你會不會用了。

5.永遠不要直接與人為敵。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職場對手,有的人選擇被動挨打,有的人選擇主動出擊。

而職場新人往往會犯一個毛病,就是直愣愣地衝著敵人進攻,認為真刀真槍地火拼,面對面地吵架拍桌子才是戰鬥。

辱罵絕不是戰鬥,這隻會讓你的個人形象減分。真正的高手是從不和人正面衝突的,他們往往躲在千絲萬縷的事情之後,利用職場上的資源進攻對手。

就如之前所說,當你要升職的時候卻要出差,那是因為對手安排了出差給你;當你業務快要談成的時候,報價卻洩密了,這也是對手在暗中搗鬼。

他們並不需要拍桌子罵人,因為這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不能令別人承認失敗;只有用工作去打擊人,用職場去攻擊人,那才能起到奇效。

所以你在職場上,切不可公開與人為敵,免得腹背受敵,名聲受損;而應該是將對手置於你佈下的天羅地網中,這才是上上之策。

第20節:工作不順都會有原因(3)

案例:

A公司華東銷售大區的業務,經常會按照市場變化而做一些微調。譬如前幾年時,他們以向醫院提供大型醫療器械的業務為主,業務員就是醫藥代表。這幾年,公司的重心逐漸轉向家用小型器械,所以業務系統轉移到商行、超市和醫藥連鎖店。

在新業務背景下,終端渠道變得很重要,誰能夠談下一家連鎖機構合作的話,那等於保障了每年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銷售額,每天躺著吃都夠了。

而如今,真是天上掉下個大餡餅,正巧落在華東銷售大區的面前。

在華東區域,有一個"好人家"連鎖藥店,一直佔據著市場龍頭地位。A公司的產品在"好人家"每年銷售可達數億元,這還是多品牌競爭下的銷售情況,可謂是公司超級強力的大渠道商。

最近這段時間,行內有風聲傳言,說是"好人家"連鎖藥店準備改革合作方式,把多品牌合作改為單一品牌獨家代理。這對於"好人家"來說是有優勢的,他們能夠拿到更低的代理價格,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這事對於生產企業來說,更是天大的好消息,這麼強力的渠道,如果只賣一家的貨,那等於銷售量大翻好幾番,每年至少有八億以上的業績不說,還能把競爭對手徹底趕出渠道,這一進一出的差距可就大了。

消息一傳出,行業內頓時亂作一團,五六家競爭大企業迅速動員起來,派出大區經理掛帥的團隊,確保自己能夠拿到獨家供貨權。

沒過多久,消息就被"好人家"連鎖藥店的高層證實了,但正式的方案並非單純的獨家代理,而是雙向獨家代理。也就是說,"好人家"連鎖藥店將只代理銷售一個品牌的醫療器材,而這個品牌的醫療器材在華東區也只能提供給"好人家"一個連鎖藥店,在別的連鎖藥店都不能銷售。

這個方案保障了雙方利益,雖然會影響到一部分業績,可對於幾大公司來說,還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若能與"好人家"連鎖店達成這樣的戰略合作,就能確保自己品牌的醫療器械佔領華東區七成市場,這對於尚無龍頭品牌的器械市場來說,簡直是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也恐怕是A公司近幾年來最重要的生意了。

所以鮮于親自上陣,給華東大區所有銷售人員發了郵件,命令各部門通力合作,務必將這個單子給拿下來。

而鮮于考慮到自己能力有所不及,乾脆把權力下放,命令手下副主管以上幹部都要寫一個戰略合作方案。據傳,誰的方案被接受,誰能夠談下這樁生意,集團答應給平地升一級。主管可以升經理,經理可以升到大區經理。集團不惜在華東大區開設一個新的項目組,增加一個大區經理的職務來管理連鎖渠道合作。

第21節:工作不順都會有原因(4)

聽到這個風聲,整個公司的人都行動起來,尤其是小西區的經理和主管們,在鮮于的監督催促下,更是發了瘋似的幹活,路過他們辦公室時就可以看到,壓根沒人打電話做業務,所有人都在埋頭苦幹,趴在電腦前琢磨方案呢。

小東區雖然沒這麼瘋狂,可對馮暉、林叢、王小峰這三個佼佼者來說,這絕對是個難得的機會。他們三人是目前華東大區公認能力最強,最為出色的青年人才,業績總是排列在大區的前三名,如果說A公司有人能拿下這筆大業務來,那必定是他們三人之一。

所以三人放下手中客戶,開始各顯神通。馮暉是學院派,他第一步做的是各種數據分析,合作方案的精算;林叢依仗著本地官方背景深厚,開始大肆活動,每天都和官方領導吃飯;而王小峰是實戰派,他在本城內四處亂竄,幾乎將"好人家"所有連鎖店都跑遍了,力求做出最精細的調研。

時間過去一週,這三人都有斬獲,開始靜下心來寫方案,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時候,所以除了老客戶外,基本上沒空去找新客人。

但偏偏是這個時候,王小峰的事情突然多了起來。也不知怎麼的,最近冒出了很多新客戶,一上來就指名道姓地找王小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